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课堂改革应该怎样做

时间:2022-07-26 12:30: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堂改革应该怎样做,供大家参考。

课堂改革应该怎样做

 

 课堂改革应该怎样做

 作者:

 梁秋玲 (初中语文

 广西浦北县初中语文一班 )

  评论数/浏览数:

 4 / 986

 发表日期:

 2011-11-17 21: 29:03

  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增大学生的参与度, 便于学生动口交流、 思维碰撞、 分享观点, 便于生生互动, 便于老师分别指导, 从而打破教师“一言堂” 、 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 , 实现教师“主导课堂” 、 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目标。

 因此, 课堂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如何!

 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首先教师的教学观念要改变 “新课程、 新理念” 是我们常常挂在口头的词语, 如何全面把握“新” 、“旧” 理念, 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改变? 似乎是觉得司空见惯, 可又一时说不清、 道不明。

 下面就课堂教学的观念简单谈一下我的观点:

 1、 怎样备好课 (1)

 备好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引导学生如何学;

 (2)

 充分研究学生特点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努力找到师生契合点,真正把教育与结合起来;

 (3)

 过去着眼于将知识分成小块呈现, 对教材的知识点进行强化设计。今天着眼于学生的不断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2、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 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 批判性、 探究性的实践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 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3、 教学转向的核心是什么 是教学本质的转向。

 具体而言:

 (1) 教学观念从“单纯传授知识” 转向“知能并重” ; (2)

 教学目标从“以知识为主” 转向“以方法为主” ; (3)教学方法从“单纯的授、 受” 转向“合作参与” ; (4)

 教学特点从“生为教而学” 转向“师为生而教” ; (5)

 教学过程从“重结论” 转向“重过程” ; (6)

 教学对象从“关注部分学生” 转向“关注每一位学生” ;(7)

 教学方式从“单、 双向交流” 转向“群体、 多向交流” 。

 4、 实现教学转向应把握好哪几个关键 (1) 凡是学生能探索的老师绝不代替; (2)

 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去暗示; (3)

 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思考时间、 活动的余地。

 5、 进行教学课堂变革, 首先弄清教学的结构是什么

 教学结构不清, 自然是盲目乱改、 乱变, 无的放矢。

 简单的说, 教学结构包括知识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 学生认知结构三个部分。

 知识结构包括同化结构和顺应结构(同化、 顺应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师、 生、 教材、 教法; 认知结构是指内化了 的知识网络

 体系。

 进行教学变革就是对教学的构成进行合理摆布、 优化、 改造, 使教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体现学科特点。

 二、 教师如何组织教学

  这是大家谈得最多的问题, 几乎把新课程理念局限在了这一方面(其实, 学校把握教什么, 老师研究怎么教, 这就是学校实现以教学管理为中心向以课程管理中心转变)

 。

 但往往又是停留在表面现象上, 出现“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的尴尬局面。

 老师的“角色” 是引导、 参与; “方法” 是研讨不是回答; “形式”是演绎而不是归纳; “手段” 是组织而不是指令。

 具体一点说, 就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脉络设计教学过程, 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动口、 动脑、 动手)

 , 给与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做中学” ; 我们都知道: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实现两个转变:

 (1)

 从教师行为转为学生行为——不是老师怎么教而是学生怎么学; (2)

 从感觉效应转为运动效应——体验才有价值。

 三、 实践新课程靠的是什么

  一句话, 开展“行动研究” 。

 从一个一个的教学课例开始, 不断积累。不断积累经验、 教训就会距离成功越来越近, 除此之外, 别无选择。

  课堂教学, 学生是主体; 实践新课程, 老师是主体。

 因此, 实践新课程需要老师们创新的智慧、 辛勤的汗水, 必须全心全意相信老师、 理解老师、 依靠老师。

 教育需要三个东西:

 知识掌握、 思维训练、 经验积累。

 从总体上讲,我国教育需要学生掌握“四个基本”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基本经验。

 温总理强调:

 “学思结合, 知行统一” 。

 四、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显著特征 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 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在发现学习中, 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 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 忽略了发现和探究, 学生学习成了 纯粹被动地接受、 记忆的过程。

 这种学习压抑了 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 探究、 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

 强调发现学习、 探究学习、 研究学习。

 五、 在深化改革的今天, 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 紧紧围绕新课堂教学的要求, 作了 如下几方面工作:

 1、 精讲多练

 本学期我们文科组基本改变了 以往“以讲代学” “以讲代练” 的现象,“讲” 为“学” 服务的意识有所提高。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 我们首先把精力放在备课上,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 课程标准对本学段本学科的要求, 确定出贴近生活, 符合学生实际的实用性目标。

 然后围绕教学目标, 认真分析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找出重点, 精心确定教师要“讲” 的内容。

 2、 优化练习

  我们结合洋思经验及杜郎口中学模式, 改革了课堂上的“精英” 教学设计, 努力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用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

 预习内容、 学案及练习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掌握, 影响到本节课目标的达成率。

 所以我们围绕这个“课题” 先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然后教师之间互相研究、 探讨, 写出心得。

 最后, 由各年级主备人负责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总, 得出各学科不同课型分层设计练习的模式, 并根据各学科模式进行尝试, 教师围绕本节内容,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分别设计基础性练习、 提升性练习、 能力性练习, 分层达标。

 3、 生命课堂

  开学初, 我们分学科、 分年级对学生、 学情进行了 分析, 出台了《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要求》 , 分学科制定出了 教学计划, 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目标与培养措施等。

 结合改革内容, 自己课堂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教师进行大胆的尝试。

 如语文课堂上努力尝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模式,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 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采用多种方法积极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

 为了进一步强化课堂学习氛围, 教师们精心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 课堂测试等, 让学生感到“课堂像考试一样紧张” 。

 通过测试, 既可以了解、 掌握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又可以使学生改变课堂拖拉懒散的现象,同时还可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 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4、 激励性评价 传统的教育在于局限, 僵化于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操作模式, 致使教师、 学生、 家长一古脑儿围着学生的成绩转, 常常“一俊遮百丑” , 而忽视了 学生能力的培养、 个性的形成、 特长的发展。

 我校针对这一现状, 为一年级的小朋友开设了 闪光奖, 让每一位孩子都树立自信心, 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们除了 设立“三好学生” 奖外, 还设立了一些素质奖, 如乐于助人的学生发给“爱心奖” , 学习、 劳动等各方面进步明显的学生发给“小孔雀奖” 、 “金画笔奖” ; 学习刻苦, 作业认真的学生发给“好学奖” , 讲卫生, 服装整洁的发给“形象奖” , 我们还设置了十星级评选活动。

 总之, 我们要以课堂改革为契机, 来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定要立足课堂,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这个有限时间里充分发展自己。

  发表评论

推荐访问:课堂改革应该怎样做 课堂 改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