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正文

2024年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12篇

时间:2023-12-29 18:16:03 浏览量: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不知不觉中,又临近年底了,在近2年的就业援助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耐心细致的为求职人员做好求职登记、就业指导以及相关政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12篇,供大家参考。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12篇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1

不知不觉中,又临近年底了,在近2年的就业援助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耐心细致的为求职人员做好求职登记、就业指导以及相关政策的解答和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关心下,我始终围绕着“宣传、调查、拓岗、维权”这八字方针,立足本职工作,为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在实现就业之余,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回顾这一年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做好政策宣传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及时张贴劳动保障报、在一点通上发布政策信息,发放各类关于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村民了解更多更新的关于劳动保障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于前来咨询的村民,耐心地解读各种政策,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二、开展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做好应届生的跟踪服务。

继续跟进劳动力资源的摸底调查,及时准确的更新劳动力资源的信息,摸清本村无业、失业、征地镇保等劳动力人员的各种情况,建立好台帐,今年调查走访了200多人次。截止目前今年本村劳动力年龄段人数有1411人,其中就业劳动力人数xx00人,在校学生111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有29人,除了1人还在求职,其余28人已实现全部就业。

三、收集信息,拓展就业岗位

今年,我推荐了共计22人参加保育员、家政服务类、蔬菜园艺培训以及化妆等培训班。就业是民生之本,关注就业弱势群体,为他们想方设法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是我们做就业援助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像今年的春秋两季招聘会以及近期小型招聘会,我在村内积极宣传,及时通知本村的失业无业人员准时参加招聘会,并进行必要的陪同。密切关注各种招聘信息,为本村失业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为止,我一共推荐了近25人就业。

四、认真做好各项台账记录,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根据上级要求,做好劳动力资源动态调查、宣传维权、工作会议、小结等分类台账。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通过报纸、网络、劳动部门发培训等,努力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增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做一些事情。更好地发挥了就业援助员的职能。

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就在眼前,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的人们,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在接下来新的一年中,我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请允许我代表地直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对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大家光临指导我社区充分就业工作,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

地直社区所辖区域,东起地直街中段,西到蔺家河东岸,南邻英雄大街中段,北至公园北路西段,辖区总面积0.13平方公里。现共有五层以上居民楼20栋,90个单元,二层独门独院居民楼14栋。实有居民1440户,3686人。其中,特困家庭153户,304人。辖区内原有失业人员147人(含无工作能力5人)。在142名有工作能力人员中,现已有135人实现再就业。其中,有72人被单位招用;有31人自谋职业;有32人实现灵活就业;实际失业人员仅7人;辖区就业率达95.2%。下面,我从以下四方面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超前谋划

按照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街党工委、办事处、劳动保障所《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创建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依托劳动保障服务站,充分发挥“服务型”社区优势,为辖区居民就业创造机遇,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搭建就业平台。

1、召开专题会议。为保证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召开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相关文件,与会同志还就如何做好该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场气氛活跃,发言踊跃。通过学习和交流,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日后全面做好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由社区总支书记、主任任组长,劳动保障站站长任副组长,劳动保障协理员、全体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我们又对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3、制定工作方案。结合社区实际,我们确定了以构建和谐社区、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从解决居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最大限度地挖掘用工单位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失业人员就业意愿,全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引导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失业人员发挥特长实现灵活就业等指导思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性的工作方案。

4、纳入重要日程。我们坚持把创建工作列入到社区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中,做到了与经济、党建、精神文明、环境整治等涉及民生工作同策划、同安排、同落实,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利用“服务型”社区优势,确保创建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要求,为构建和谐社区夯实基础。

二、广泛宣传,深入调查,掌握实情

为确保辖区内失业人员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再就业工作,社区能准确掌握失业人员相关翔实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开展了地毯式的排查,掌握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资料,为全面落实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提供保证。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保证失业人员全面了解相关情况,我们在辖区内悬挂了“大力推进社区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宣传条幅;在社区门前宣传栏内张贴“工作是等不来的,只能靠自己”、“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等宣传标语;在楼栋、单元口张贴了《下岗失业人员信息采集通知》;社区自愿者、楼长、“五老”等还进行了家庭和“一传十,十传百”等形式的宣传,社区还在一楼显著位置布置就业信息专栏(简单口述布置过程),以确保创建工作达到家喻户晓。

2、加大排查工作力度。由为保证入户走访、信息采集、供求状况调查等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统一部署,并结合实际,创新了调查方式和方法。在环境整治包保楼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做出适当调整,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所包保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比较熟悉,基本保持不变;根据辖区内4——5栋楼房为改制企业家属楼,工作量大、情况特殊等实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加强了力量;根据辖区内居民素质、休养、文化等,对入户走访工作人员数量上、性别上进行合理调整,在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班时间大多居民家中无人或只有老人、孩子在家,不敢乱开门等普遍现象,牺牲休息时间,利用“上班前、下班后”入户走访最佳时间段开展调查工作。采用以上措施,经“地毯式”排查后,收效显著。

3、加大信息采集工作力度。要为确保入户采集的第一手信息翔实、准确、完整,我们加大了信息采集工作力度,要求工作人员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做到“三细”,即:“问细、验细、记细”。“问细”就是要详细询问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个人具备的特长等;“验细”就是要认真查验就业困难人员手中所有证件和相关手续,以备日后能够顺利更换失业证、下岗证等相关证件;“记细”就是要逐项真实、清楚、明细得记录就业困难人员的所有个人及家庭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为日后联系工作做好准备。

4、加大换证工作力度。在全面、准确了解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后,对于符合条件的、有劳动能力的,并且有就业愿望的人员进行分批分期更换失业证。为保证不漏掉一人,我们坚持做到了每天办公室至少有三名以上的专职人员在岗,对前期因漏登及“户在人不在”等人员进行答疑解惑,经补充采集后,分期、分批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分类认定,然后通过电子版和文字版两种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通过审批后,由社区将证件发放到本人手中。截止目前为止,已先后三批次,为146名就业困难人员更换了新证。

三、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收效显著

为了保证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在认真做好相关基础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型”社区优势,进一步加大服务工作力度,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立体式、跟踪式服务,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突出特点,建立服务档案。

为使所有的第一手资料更加的规范化,我们通过分门别类的方式建立建全劳动用工管理台账、劳动输出管理台账、就业困难人员培训管理台账、“十种人”等基础性台账,将重要的数据材料录入微机,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数据库。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层次,我们为辖区内所有更换新失业证的人员建立了个性鲜明的跟踪服务档案。档案中除设有本人及家庭情况、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跟踪服务等记录外,特别突出了性别、年龄结构、职业技能、就业意愿、专业特长等方面内容,并根据行业、专业、特长等进行分类。这样建档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掌握失业人员所具备的特点和相关情况,便于查找,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如,某单位想聘用一位35岁左右的男性的电焊工,我们就可以直接到50岁以下、男性、工种为电焊工的档案中去查找,而不必逐一查找。倘若无符合条件的人员,我们则可将该信息作为一条用工信息,在社区内外发布,为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就业机遇,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

2、引导就业,带动失业人员。为了扎实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利用鼓励一个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后,去带动多个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或是临时就业,在辖区内倡导“自帮自助、就业有路”理念,通过社区优质服务,打消了用工单位与社区失业人员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的顾虑,为失业人员和“互利、互惠型”就业模式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如:李航海,缪自力夫妇,20xx年在四平市植物油厂下岗在家待业后,几年里,都未能找到合适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随着孩子逐年长大,靠打零工已无法供孩子正常上学,不得不到社区为孩子开信,证明家庭困难,请求学校减免学费。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后,就为他们出谋划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夫妻俩听后很高兴,回家商量后就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钱,从租摊位,卖水果、卖菜做起,到开小吃店、烧烤生意,生意一步步的做大了。

后因扩大经营,需要增加雇员。社区得知后,立即与他们商量,建议他们雇用本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可以提供符合要求的用工,且社区对用工人员的情况熟悉,省去诸如考察、试用期等环节。二人由于亲身得到过社区的帮助和服务,对此深表赞同,当即表示不再外请用工,经过社区筛选,先后有8名失业人员到店中工作,更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还优先聘用了一名残疾人,为其提供了一个十分珍贵的就业机会,更增强了其自信心。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夫妻二人不但自谋职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而且还能主动帮助与其有相同经历人员就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了社会,影响并带动了失业人员群体实现了再就业,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和其他失业人员学习,其做法值得推广。

3、晓之以理,引导就业。调查摸底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本来有劳动能力的人,但因为懒惰,不愿意出力挣钱。遇到这种情况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往往是苦口婆心,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其自食其力。如:家住政府6号楼3单元3楼的马X,50岁,离异,有一儿子在外打工,家里还有多病的老母亲,所有生活来源都靠儿子打工挣的几百元钱维持,其本人身体状况不错,就是好吃懒做,不愿意出外打工挣钱。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我们曾多次打电话与其沟通,但没有任何作用后。后因有用工信息,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其到社区登记面谈,马某根本就不屑一顾,他明确地告诉工作人员,这是他自己的事,不用社区管。为使其能自食其力,我们主动到其家中进行多次走访,与他交流思想,帮助他分析家庭现状及其将要面临的严峻现实,老母亲体弱多病,需要很多医药费,儿子尽管年青但却能勇敢面对现实,你身为父亲,却在逃避,推卸责任,对上你对不起年迈的母亲,对下你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而且还会影响到儿子的婚姻大事等,劝其权衡利弊,切实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马某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非常惭愧,当即表示愿意接受社区为他介绍的更夫工作,并承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家庭,回报社区,回报社会。

4、动之以情,鼓励自食其力。家住政府1号楼的失业人员李X,55岁,无工作,妻子在很多年前就因为不能忍受其酒后殴打自己,带孩子而离家出走了,现在就只身一人,终日无所事事,靠年迈父母的工资生活。社区几次为其介绍工作不接受,问他为什么,也不说,就是不干活。后来有一天到社区去申请低保,说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好,但却不能出示诊断,在他的话语间明显听出就是不想干活,想套取政府低保金。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向他明确说明:政府设立低保,是为了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是为了养懒汉。你身体没有毛病,而且体质还很好,不符合条件。像你这样年纪的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还是可以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的,如果你愿意,社区可以为你提供这样的岗位。李某听后,自觉理亏,便放弃了申请低保的想法,看看自己又没有什么技能和特长,只能从事简单的轻体力劳动,便接受了社区为其介绍的洗浴的清洁工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5、真心实意,尽职尽责。家住政府4号楼1单元1楼的全X,家庭困难,因为要照顾残疾的丈夫和生病公婆,精神压力大,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她曾参加过两次公益性岗位考试,但因不是4050人员没有被录取。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是中,她便更加没有了就业的愿望,家庭也就因此成为“零就业家庭”。社区走访调查时发现这一情况后,当即她进行耐心细致的开导,并多次到其家里做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她解决实际困难。经过多次协调,终于在家居住附近,为她找到了一份既缓解了她家的经济压力,又便于她就近照顾丈夫和公婆,做钟点工的工作,彻底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我们还通过成立由主任助理、委员、有交流能力的协理员组成的专门的“思想疏导小组”,对劳动能力相对较强并且愿意就业的人员,优先介绍与职业技能或是就业意愿相符的工作,让其实现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对那些有一技之长也有就业意愿,但是找不到对口岗位的人员,尝试为其介绍相近的新岗位,让其在新岗位工作的过程中,等待、寻找能够让本人发挥特长、且薪水更高些的工作岗位;对于那些曾经有职业技能,现在也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就是不愿意去就业的人员,充分发挥社区“思想疏导小组”的作用,鼓励引导其就业。我们还选派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人力资源市场用U盘拷贝最新用工信息,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实现最新信息与社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对接。将适合一些失业人员求职,但社区暂时没有合适失业人员的信息张贴在社区一楼门口处设立的“就业信息专栏”上,让更多失业群体知晓最新、最全面的用工信息。类似以上的事例还有很多,在此方面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成功的、及时的为辖区内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就业服务和职业介绍,为今后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区、街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过程中,经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充分发挥“服务型”社区特色,突出亮点、狠抓重点、解决难点,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达到了辖区内有劳动能力的各类失业人员充分就业的目的,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至今为止,共为146人更换失业证;为53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鼓励7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组织12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计算机培训;组织5名失业人员参加家政培训;预报三名大学生参加区共青团组织的“创业青年”培训班。

四、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继续努力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辖区内失业人员还未能实现全部就业,有些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的再就业人员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们工作的位置,我们的服务还存在着盲区和死角,还有很多工作不尽人意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不断改正。为此,我们下步准备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工作:

1、加强管理,完善服务队伍。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细化分工,加强责任落实,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争取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队伍。

2、结合实际,发挥社区优势。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利用社区自身优势,发挥“服务型”社区特色,使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有效的开展。

3、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调动一切力量,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与各大用工单位加强联系,收集用工信息;采用把用工单位“请进来”的方法,召集就业困难人员,共同到社区面对面进行交流招聘,以提高就业机会。

我们相信,有上级的正确领导,有相关部门的鼎立支持,有各位同仁的无私帮助,有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地直社区一定会进一步发挥“服务型”社区特色,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广开渠道,更好地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3

根据唐山路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安排和要求,为稳定就业局势,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帮助他们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这次活动以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为重点,华岩东里社区通过调查摸底,并根据实际情况在辖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的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行动迅速,宣传到位

“就业援助活动”是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社区高度重视,组织劳动保障协助员认真学习了文件精神,在思想上形成合力,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周密部署活动安排。在社区公示栏张贴活动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结合实际,采取送培训、送观念、送岗位、送政策等形式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就业援助活动顺利开展。

二、活动形式多样、成效明显

1、开展入户家访。对长期失业人员,历年积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中登记失业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开展入户家访活动,分发有关惠民政策的宣传材料,做到慰问一户送一户。切实掌握每一位就业困难对象目前的就业失业情况,并及时做好登记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基础台账,达到就业援助对象更明确、就业援助需求更清楚、就业援助措施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援助服务。

2、落实扶持政策。将《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再就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宣传到每一位被援助的对象,内容包括失业证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办微型企业优惠政策、免费提供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政策,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办理办法等。使每一位被援助对象了解适合自己的就业优惠政策和办理途径。也对帮助他们实现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援助活动具体成果。共组织了x次专场招聘会,摸清辖区内尚未就业困难人员x人,其中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x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x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x人,为全面实施各项就业援助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不少就业困难人员都找到了生活的支撑点,对未来的生活又多了一分坚定,这也是对我们社区工作者的又一次肯定。活动结束后,我社区认真检查了工作完成情况,并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之处,以便以后继续开展此类援助活动,让就业困难人员进一步感受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4

为深入贯彻党的__届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月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地高度重视今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按照统一要求,深入基层摸查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和就业需求,确定援助对象,宣传政策、落实援助措施、进行跟踪帮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71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6.8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组织1万多场专场招聘会;帮助39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66.6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5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2.2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5万多人实现就业。

二、主要做法

各地在认真做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组织专场招聘会、实施岗位援助等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援助活动,加强就业援助精细化、长效化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方面的建设。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宣传模式,强化宣传力度。

各地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就业宣传中的作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同时积极采用新手段、新方式,加强与援助对象的联系。

山东省东营等市将寄发贺卡与宣传政策相结合,根据援助月活动正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特点,把政策宣传寓于祝福贺岁之中。按照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分别设计印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零就业家庭援助政策、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求职登记指南”六种明信片,并在上面注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方式、劳动监察举报电话等相关事项,在春节期间寄发就业困难对象及求职者手中。

湖南沙、株洲、常德、衡阳等市专门组织召开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援助月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收集就业困难群体对援助月活动的看法和要求,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此外,各地还充分利用短信台发布相关信息。山西省晋城市利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消息9万余条,使当地招聘单位和各类求职者都能广泛了解到就业援助月活动的主题和目的,了解援助月期间各项主要招聘活动,即吸引招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又吸纳就业困难群体能够有针对性的参加招聘活动。河南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当地移动公司合作共建“12580就业直通车”,搭建了全天候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台,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即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各地针对长期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较低的实际问题,始终把提高职业技能作为实现再就业的“催化剂”来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针对性培训。如湖南省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组织有培训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二是开展短期灵活培训。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就业训练中心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援助月活动期间增设了深受下岗失业人员欢迎的面点制作、电焊专业培训班。山东省泰安市分别就十字绣、缝纫、食品加工等简单易学、受益高、见效快的小技能进行了综合培训,并结合培训学员的所学专业,及时为他们联系就业岗位。

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山东省菏泽市结合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确立培训项目,设置培训专业,上门组织报名,为每一名有创业愿意的就业困难人员广泛征集创业项目,通过落实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后续扶持等服务,帮助其成功创业。

(三)注重个性化帮扶,提供精细化服务。

各地按照就业援助精细化的要求,加大了对援助对象提供个性化帮扶的力度。

北京市丰台区开展“三进六送”活动。对每位就业援助对象家庭入户三次,即:“一进摸底,二进援助,三进跟踪”; 为每位援助对象提供“六个一”个性化服务,即:对每个援助对象进行一次职业规划,制定一份个性化援助计划,签订一份服务协议,进行一次个体职业指导,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赠送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全力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

上海针对援助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及共同需求,注重就业岗位和援助服务的针对性。黄浦区将新退工的世博服务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列入了重点服务对象,通过政策扶持和多方奔走来拓展他们在后世博时期的就业渠道。卢湾区针对贫困家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制作发放“就业服务台历”,开辟站应届生就业导航,向其推介“青年就业绿色通道”、实习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就业政策和服务措施。

广东省广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就业援助社工辅导与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项目,重点对“涉亚”志愿者,特别是单亲、低保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四专”就业援助服务,即专人就业指导、专人岗位配送、专人动态跟踪、专项就业补贴,引导失业人员正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应聘技巧,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跟踪服务,建立长效化管理。

在今年的援助月活动中,各地纷纷加强了对援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基本实现了长效管理。

辽宁省抚顺市建立了《就业援助跟踪走访制度》,对已经接受就业援助的人员进行跟踪基本情况问询,前期为每个月问询一次,情况基本稳定的一个季度问询一次。通过跟踪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接受就业援助人员在享受就业援助后的基本状况,全面记录就业援助过程,全面跟踪援助者被援助后一年内的基本状况,把发现的一些问题记录在案,逐一解决,并探究新的工作方法。

江苏省无锡市对就业困难较大的援助对象和在援助月活动中已经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均指定专人负责,分类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沟通联系,动态掌握援助对象就业状况的变化,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对生活、就业非常困难的失业人员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变“集中援助”为“常期援助”。对这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就业对象,将实施 “一对一跟踪帮扶”,进一步做好台帐管理,对其就业愿望、要求进行分类登记,一旦有合适岗位及时联系,确保第一时间帮其解决就业。

重庆市对活动期间难以直接解决就业困难的`援助对象,针对其实际困难,量身定制援助计划,帮助他们在后续就业服务活动中实现就业。对已经就业的,特别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援助对象,积极开展“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的“三回访”活动,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及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对在回访中发现再次失业的`,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到“随时出现、随时帮扶”,确保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在1个月实现就业。

陕西省榆林市在对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逐户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区(县)、街道、社区的专项基础台账,完善专项统计制度,同时开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算机管理应用子系统,及时将就业困难人员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实名制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了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身体状况清。

(五)探索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今年就业援助工作的一个亮点。

浙江省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乡镇(街道)、县(市、区)活动,加强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力度,把就业援助工作作为充分就业乡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督查就业援助月开展情况,并将就业援助活动月开展效果纳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绩效考核中,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加强对就业援助工作的综合评估,鼓励争先创优,进一步推动援助活动向纵深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就业援助等工作流程;桂林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制定了《桂林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规范运作考核标准》,完善了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开展就业援助工作的积极性,使就业援助工作有了更新的发展。

宁夏结合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国家级、自治区级星级示范社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工作制度,并以此为抓手,逐步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就业援助工作进行综合评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使就业援助工作有更新的发展。

(六)加强部门合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针对残疾失业人员这一特殊就业困难人群,各地加大与残联的合作,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天津市将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残疾人开展政策咨询,推荐具体项目,提供资金、场地扶持。在就业援助月期间,共帮助31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残联为其中6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

贵州省开展了“公益岗位助残就业”活动,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用,通过重点开发社区服务业和社区残疾人事务工作等适合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公益岗位,帮助一户多残、零就业残疾家庭和重残无业等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实现就业,及时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了企业接受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在活动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协调,加强了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和家庭状况的摸底调查和就业后扶持政策的落实。在掌握残疾人就业技能和愿望等基本情况后,通过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向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推荐等就业服务,帮助残疾人尽快实现就业,并积极落实了残疾人就业的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同时还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后的走访慰问活动,到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了解残疾人就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5

为深入贯彻党的__届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月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地高度重视今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按照统一要求,深入基层摸查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和就业需求,确定援助对象,宣传政策、落实援助措施、进行跟踪帮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71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6.8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组织1万多场专场招聘会;帮助39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66.6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5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2.2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5万多人实现就业。

二、主要做法

各地在认真做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组织专场招聘会、实施岗位援助等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援助活动,加强就业援助精细化、长效化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方面的建设。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宣传模式,强化宣传力度。

各地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就业宣传中的作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同时积极采用新手段、新方式,加强与援助对象的联系。

山东省东营等市将寄发贺卡与宣传政策相结合,根据援助月活动正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特点,把政策宣传寓于祝福贺岁之中。按照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分别设计印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零就业家庭援助政策、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求职登记指南”六种明信片,并在上面注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方式、劳动监察举报电话等相关事项,在春节期间寄发就业困难对象及求职者手中。

湖南沙、株洲、常德、衡阳等市专门组织召开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援助月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收集就业困难群体对援助月活动的看法和要求,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此外,各地还充分利用短信台发布相关信息。山西省晋城市利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消息9万余条,使当地招聘单位和各类求职者都能广泛了解到就业援助月活动的主题和目的,了解援助月期间各项主要招聘活动,即吸引招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又吸纳就业困难群体能够有针对性的参加招聘活动。河南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当地移动公司合作共建“12580就业直通车”,搭建了全天候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台,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即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各地针对长期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较低的实际问题,始终把提高职业技能作为实现再就业的“催化剂”来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针对性培训。如湖南省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组织有培训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二是开展短期灵活培训。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就业训练中心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援助月活动期间增设了深受下岗失业人员欢迎的面点制作、电焊专业培训班。山东省泰安市分别就十字绣、缝纫、食品加工等简单易学、受益高、见效快的小技能进行了综合培训,并结合培训学员的所学专业,及时为他们联系就业岗位。

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山东省菏泽市结合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确立培训项目,设置培训专业,上门组织报名,为每一名有创业愿意的就业困难人员广泛征集创业项目,通过落实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后续扶持等服务,帮助其成功创业。

(三)注重个性化帮扶,提供精细化服务。

各地按照就业援助精细化的要求,加大了对援助对象提供个性化帮扶的力度。

北京市丰台区开展“三进六送”活动。对每位就业援助对象家庭入户三次,即:“一进摸底,二进援助,三进跟踪”; 为每位援助对象提供“六个一”个性化服务,即:对每个援助对象进行一次职业规划,制定一份个性化援助计划,签订一份服务协议,进行一次个体职业指导,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赠送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全力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

上海针对援助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及共同需求,注重就业岗位和援助服务的针对性。黄浦区将新退工的世博服务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列入了重点服务对象,通过政策扶持和多方奔走来拓展他们在后世博时期的就业渠道。卢湾区针对贫困家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制作发放“就业服务台历”,开辟站应届生就业导航,向其推介“青年就业绿色通道”、实习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就业政策和服务措施。

广东省广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就业援助社工辅导与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项目,重点对“涉亚”志愿者,特别是单亲、低保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四专”就业援助服务,即专人就业指导、专人岗位配送、专人动态跟踪、专项就业补贴,引导失业人员正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应聘技巧,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跟踪服务,建立长效化管理。

在今年的援助月活动中,各地纷纷加强了对援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基本实现了长效管理。

辽宁省抚顺市建立了《就业援助跟踪走访制度》,对已经接受就业援助的人员进行跟踪基本情况问询,前期为每个月问询一次,情况基本稳定的一个季度问询一次。通过跟踪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接受就业援助人员在享受就业援助后的基本状况,全面记录就业援助过程,全面跟踪援助者被援助后一年内的基本状况,把发现的一些问题记录在案,逐一解决,并探究新的工作方法。

江苏省无锡市对就业困难较大的援助对象和在援助月活动中已经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均指定专人负责,分类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沟通联系,动态掌握援助对象就业状况的变化,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对生活、就业非常困难的失业人员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变“集中援助”为“常期援助”。对这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就业对象,将实施 “一对一跟踪帮扶”,进一步做好台帐管理,对其就业愿望、要求进行分类登记,一旦有合适岗位及时联系,确保第一时间帮其解决就业。

重庆市对活动期间难以直接解决就业困难的`援助对象,针对其实际困难,量身定制援助计划,帮助他们在后续就业服务活动中实现就业。对已经就业的,特别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援助对象,积极开展“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的“三回访”活动,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及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对在回访中发现再次失业的`,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到“随时出现、随时帮扶”,确保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在1个月实现就业。

陕西省榆林市在对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逐户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区(县)、街道、社区的专项基础台账,完善专项统计制度,同时开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算机管理应用子系统,及时将就业困难人员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实名制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了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身体状况清。

(五)探索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今年就业援助工作的一个亮点。

浙江省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乡镇(街道)、县(市、区)活动,加强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力度,把就业援助工作作为充分就业乡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督查就业援助月开展情况,并将就业援助活动月开展效果纳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绩效考核中,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加强对就业援助工作的综合评估,鼓励争先创优,进一步推动援助活动向纵深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就业援助等工作流程;桂林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制定了《桂林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规范运作考核标准》,完善了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开展就业援助工作的积极性,使就业援助工作有了更新的发展。

宁夏结合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国家级、自治区级星级示范社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工作制度,并以此为抓手,逐步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就业援助工作进行综合评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使就业援助工作有更新的发展。

(六)加强部门合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针对残疾失业人员这一特殊就业困难人群,各地加大与残联的合作,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天津市将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残疾人开展政策咨询,推荐具体项目,提供资金、场地扶持。在就业援助月期间,共帮助31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残联为其中6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

贵州省开展了“公益岗位助残就业”活动,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用,通过重点开发社区服务业和社区残疾人事务工作等适合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公益岗位,帮助一户多残、零就业残疾家庭和重残无业等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实现就业,及时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了企业接受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在活动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协调,加强了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和家庭状况的摸底调查和就业后扶持政策的落实。在掌握残疾人就业技能和愿望等基本情况后,通过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向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推荐等就业服务,帮助残疾人尽快实现就业,并积极落实了残疾人就业的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同时还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后的走访慰问活动,到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了解残疾人就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6

为深入贯彻党的__届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月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地高度重视今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按照统一要求,深入基层摸查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和就业需求,确定援助对象,宣传政策、落实援助措施、进行跟踪帮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71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6.8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组织1万多场专场招聘会;帮助39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66.6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5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2.2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5万多人实现就业。

二、主要做法

各地在认真做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组织专场招聘会、实施岗位援助等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援助活动,加强就业援助精细化、长效化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方面的建设。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宣传模式,强化宣传力度。

各地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就业宣传中的作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同时积极采用新手段、新方式,加强与援助对象的联系。

山东省东营等市将寄发贺卡与宣传政策相结合,根据援助月活动正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特点,把政策宣传寓于祝福贺岁之中。按照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分别设计印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零就业家庭援助政策、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求职登记指南”六种明信片,并在上面注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方式、劳动监察举报电话等相关事项,在春节期间寄发就业困难对象及求职者手中。

湖南沙、株洲、常德、衡阳等市专门组织召开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援助月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收集就业困难群体对援助月活动的看法和要求,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此外,各地还充分利用短信台发布相关信息。山西省晋城市利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消息9万余条,使当地招聘单位和各类求职者都能广泛了解到就业援助月活动的主题和目的,了解援助月期间各项主要招聘活动,即吸引招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又吸纳就业困难群体能够有针对性的参加招聘活动。河南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当地移动公司合作共建“12580就业直通车”,搭建了全天候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台,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即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各地针对长期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较低的实际问题,始终把提高职业技能作为实现再就业的“催化剂”来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针对性培训。如湖南省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组织有培训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二是开展短期灵活培训。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就业训练中心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援助月活动期间增设了深受下岗失业人员欢迎的面点制作、电焊专业培训班。山东省泰安市分别就十字绣、缝纫、食品加工等简单易学、受益高、见效快的小技能进行了综合培训,并结合培训学员的所学专业,及时为他们联系就业岗位。

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山东省菏泽市结合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确立培训项目,设置培训专业,上门组织报名,为每一名有创业愿意的就业困难人员广泛征集创业项目,通过落实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后续扶持等服务,帮助其成功创业。

(三)注重个性化帮扶,提供精细化服务。

各地按照就业援助精细化的要求,加大了对援助对象提供个性化帮扶的力度。

北京市丰台区开展“三进六送”活动。对每位就业援助对象家庭入户三次,即:“一进摸底,二进援助,三进跟踪”; 为每位援助对象提供“六个一”个性化服务,即:对每个援助对象进行一次职业规划,制定一份个性化援助计划,签订一份服务协议,进行一次个体职业指导,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赠送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全力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

上海针对援助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及共同需求,注重就业岗位和援助服务的针对性。黄浦区将新退工的世博服务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列入了重点服务对象,通过政策扶持和多方奔走来拓展他们在后世博时期的就业渠道。卢湾区针对贫困家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制作发放“就业服务台历”,开辟站应届生就业导航,向其推介“青年就业绿色通道”、实习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就业政策和服务措施。

广东省广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就业援助社工辅导与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项目,重点对“涉亚”志愿者,特别是单亲、低保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四专”就业援助服务,即专人就业指导、专人岗位配送、专人动态跟踪、专项就业补贴,引导失业人员正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应聘技巧,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跟踪服务,建立长效化管理。

在今年的援助月活动中,各地纷纷加强了对援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基本实现了长效管理。

辽宁省抚顺市建立了《就业援助跟踪走访制度》,对已经接受就业援助的人员进行跟踪基本情况问询,前期为每个月问询一次,情况基本稳定的一个季度问询一次。通过跟踪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接受就业援助人员在享受就业援助后的基本状况,全面记录就业援助过程,全面跟踪援助者被援助后一年内的基本状况,把发现的一些问题记录在案,逐一解决,并探究新的工作方法。

江苏省无锡市对就业困难较大的援助对象和在援助月活动中已经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均指定专人负责,分类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沟通联系,动态掌握援助对象就业状况的变化,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对生活、就业非常困难的失业人员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变“集中援助”为“常期援助”。对这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就业对象,将实施 “一对一跟踪帮扶”,进一步做好台帐管理,对其就业愿望、要求进行分类登记,一旦有合适岗位及时联系,确保第一时间帮其解决就业。

重庆市对活动期间难以直接解决就业困难的`援助对象,针对其实际困难,量身定制援助计划,帮助他们在后续就业服务活动中实现就业。对已经就业的,特别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援助对象,积极开展“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的“三回访”活动,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及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对在回访中发现再次失业的`,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到“随时出现、随时帮扶”,确保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在1个月实现就业。

陕西省榆林市在对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逐户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区(县)、街道、社区的专项基础台账,完善专项统计制度,同时开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算机管理应用子系统,及时将就业困难人员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实名制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了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身体状况清。

(五)探索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今年就业援助工作的一个亮点。

浙江省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乡镇(街道)、县(市、区)活动,加强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力度,把就业援助工作作为充分就业乡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督查就业援助月开展情况,并将就业援助活动月开展效果纳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绩效考核中,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加强对就业援助工作的综合评估,鼓励争先创优,进一步推动援助活动向纵深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就业援助等工作流程;桂林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制定了《桂林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规范运作考核标准》,完善了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开展就业援助工作的积极性,使就业援助工作有了更新的发展。

宁夏结合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国家级、自治区级星级示范社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工作制度,并以此为抓手,逐步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就业援助工作进行综合评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使就业援助工作有更新的发展。

(六)加强部门合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针对残疾失业人员这一特殊就业困难人群,各地加大与残联的合作,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天津市将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残疾人开展政策咨询,推荐具体项目,提供资金、场地扶持。在就业援助月期间,共帮助31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残联为其中6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

贵州省开展了“公益岗位助残就业”活动,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用,通过重点开发社区服务业和社区残疾人事务工作等适合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公益岗位,帮助一户多残、零就业残疾家庭和重残无业等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实现就业,及时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了企业接受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在活动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协调,加强了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和家庭状况的摸底调查和就业后扶持政策的落实。在掌握残疾人就业技能和愿望等基本情况后,通过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向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推荐等就业服务,帮助残疾人尽快实现就业,并积极落实了残疾人就业的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同时还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后的走访慰问活动,到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了解残疾人就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7

半年来,在区劳动局、区就业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乡劳动保障所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引导下,社区充分就业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这半年是极其不平凡的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在全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形下,通过我们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全体工作人员稳扎稳打,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工作,很好地完成了社区充分就业的各项指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的指导思想

自从劳动保障站在社区成立以来,社区就至始至终把这项工作当作社区内头等大事来抓,把就业与再就业看成是确保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由社区主任负总责,并确定了劳动保障专职人员,做到了年初有工作规划,季度有小结,工作人员有工作职责,年终有总结。

二、全面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结合社区实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方位开展各项业务工作,使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普遍得到加强,再就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具体情况如下:

1、进一步加强了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扶持。根据本社区再就业工作的实际,再就业工作的重点是积极的就业意识的引导和主动的工作态度。针对他们文化水平较低、技能单一、市场择业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在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安上则偏向于主动对口关心这部分人。我们经常主动联系区就业局领导,收集用工信息,并及时有针对性地推荐给登记失业人员,确保他们失业不过“月”。

2、以促进再就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区始终把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工作,作为当前社区建设的目标,围绕这项工作开展以下服务:

①、根据社区人员居住分散的特点,开展上门免费服务。上门对下岗职工提供免费职业指导、免费求职登记、免费介绍就业、免费提供职业培训。

②、开展专门服务。社区经常收集岗位,及时定向向下岗失业人员发布岗位信息。

③、社区平台发挥作用强。今年社区投入大量资金完善了劳动保障办公场地及办公用品,以健全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为基础,以开发岗位、扩大就业为目的,以健全功能、实现“人性化”服务为目标,紧紧围绕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有力地推动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全面开展。

3.特色工作,在工作开展中我们不断创新“四种服务模式”:

(1)“窗口式”服务。劳动保障站工作人员每天轮流“坐台”,不断强化窗口职能,实行工作重心前移,能在窗口办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业务工作,坚决放到窗口办理,决不让群众和下岗失业人员多跑路,体现了服务的统一性。

(2)“一站式”服务。建立起劳动保障绿色通道,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只须进入一个门,所有业务可基本办结,体现服务的连续性。

(3)“登门式”服务。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为企事业单位和下岗失业人员提供上门服务,能现场办公的现场办公,能简化手续的简化手续,体现服务的方便性。

(4)“全程式”服务。建立对服务对象跟踪式全程服务,落实回访制度,定期走访服务对象,及时了解他们的状况,听取他们对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服务的延伸性。

4、全面加强自身建设

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社区十分重视自身建设,一是深入开展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二是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了党风党建工作,各项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并建立了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全面提升了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服务水平。

三、存在问题:

1、经过我们宣传教育,目前仍有部分劳动者的就业观念陈旧(存在着挑岗位,不愿吃苦,怕受累的现象),给我们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不大,需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督促经营户与员工的劳动合同的签定这一项工作也存在不少的困难,他们对劳动法认识不够深,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以上是我们社区半年来的工作,这期间的不足之处,今后我们还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工作上大胆创新,力争在下半年的工作上会更上一层楼。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8

为深入贯彻党的__届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于20xx年1月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温暖”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重点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地高度重视今年的就业援助月活动,按照统一要求,深入基层摸查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和就业需求,确定援助对象,宣传政策、落实援助措施、进行跟踪帮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统计,活动期间,全国共走访71万余户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登记认定56.8万多名未就业困难人员;组织1万多场专场招聘会;帮助39万多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帮助66.6万多就业困难人员享受了政策;认定近2.5万户零就业家庭;帮助2.2万余户零就业家庭中2.5万多人实现就业。

二、主要做法

各地在认真做好大力开发就业岗位、组织专场招聘会、实施岗位援助等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援助活动,加强就业援助精细化、长效化等工作制度和工作机制方面的建设。主要做法有:

(一)创新宣传模式,强化宣传力度。

各地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在就业宣传中的作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活动,同时积极采用新手段、新方式,加强与援助对象的联系。

山东省东营等市将寄发贺卡与宣传政策相结合,根据援助月活动正值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的特点,把政策宣传寓于祝福贺岁之中。按照困难群体的不同需求,分别设计印制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零就业家庭援助政策、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自主创业扶持政策、求职登记指南”六种明信片,并在上面注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方式、劳动监察举报电话等相关事项,在春节期间寄发就业困难对象及求职者手中。

湖南沙、株洲、常德、衡阳等市专门组织召开了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零就业家庭成员、“4050”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对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援助月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收集就业困难群体对援助月活动的看法和要求,促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此外,各地还充分利用短信台发布相关信息。山西省晋城市利用手机短信的形式发布消息9万余条,使当地招聘单位和各类求职者都能广泛了解到就业援助月活动的主题和目的,了解援助月期间各项主要招聘活动,即吸引招聘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又吸纳就业困难群体能够有针对性的参加招聘活动。河南省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当地移动公司合作共建“12580就业直通车”,搭建了全天候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台,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即时有效的就业服务。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各地针对长期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较低的实际问题,始终把提高职业技能作为实现再就业的“催化剂”来抓,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一是开展针对性培训。如湖南省制定培训计划,落实专项资金,建立责任制度,组织有培训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特别是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组织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质就业与开发岗位同时并举。

二是开展短期灵活培训。如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就业训练中心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援助月活动期间增设了深受下岗失业人员欢迎的面点制作、电焊专业培训班。山东省泰安市分别就十字绣、缝纫、食品加工等简单易学、受益高、见效快的小技能进行了综合培训,并结合培训学员的所学专业,及时为他们联系就业岗位。

三是开展创业培训。山东省菏泽市结合就业困难人员的特点,确立培训项目,设置培训专业,上门组织报名,为每一名有创业愿意的就业困难人员广泛征集创业项目,通过落实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场地安排、后续扶持等服务,帮助其成功创业。

(三)注重个性化帮扶,提供精细化服务。

各地按照就业援助精细化的要求,加大了对援助对象提供个性化帮扶的力度。

北京市丰台区开展“三进六送”活动。对每位就业援助对象家庭入户三次,即:“一进摸底,二进援助,三进跟踪”; 为每位援助对象提供“六个一”个性化服务,即:对每个援助对象进行一次职业规划,制定一份个性化援助计划,签订一份服务协议,进行一次个体职业指导,至少提供一个就业岗位,赠送一次免费技能培训,全力帮助援助对象实现就业。

上海针对援助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及共同需求,注重就业岗位和援助服务的针对性。黄浦区将新退工的世博服务人员,特别是其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列入了重点服务对象,通过政策扶持和多方奔走来拓展他们在后世博时期的就业渠道。卢湾区针对贫困家庭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制作发放“就业服务台历”,开辟站应届生就业导航,向其推介“青年就业绿色通道”、实习岗位推荐、职业培训等就业政策和服务措施。

广东省广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就业援助社工辅导与就业服务志愿者服务项目,重点对“涉亚”志愿者,特别是单亲、低保失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四专”就业援助服务,即专人就业指导、专人岗位配送、专人动态跟踪、专项就业补贴,引导失业人员正确把握当前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应聘技巧,从而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加强跟踪服务,建立长效化管理。

在今年的援助月活动中,各地纷纷加强了对援助对象的跟踪服务,基本实现了长效管理。

辽宁省抚顺市建立了《就业援助跟踪走访制度》,对已经接受就业援助的人员进行跟踪基本情况问询,前期为每个月问询一次,情况基本稳定的一个季度问询一次。通过跟踪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接受就业援助人员在享受就业援助后的基本状况,全面记录就业援助过程,全面跟踪援助者被援助后一年内的基本状况,把发现的一些问题记录在案,逐一解决,并探究新的工作方法。

江苏省无锡市对就业困难较大的援助对象和在援助月活动中已经实现就业的援助对象均指定专人负责,分类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沟通联系,动态掌握援助对象就业状况的变化,确保其尽早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对生活、就业非常困难的失业人员建立了跟踪服务制度,变“集中援助”为“常期援助”。对这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未能实现就业的困难就业对象,将实施 “一对一跟踪帮扶”,进一步做好台帐管理,对其就业愿望、要求进行分类登记,一旦有合适岗位及时联系,确保第一时间帮其解决就业。

重庆市对活动期间难以直接解决就业困难的`援助对象,针对其实际困难,量身定制援助计划,帮助他们在后续就业服务活动中实现就业。对已经就业的,特别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援助对象,积极开展“回访本人、回访家庭、回访单位”的“三回访”活动,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及时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提高就业稳定性。对在回访中发现再次失业的`,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服务,做到“随时出现、随时帮扶”,确保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在1个月实现就业。

陕西省榆林市在对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逐户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各区(县)、街道、社区的专项基础台账,完善专项统计制度,同时开发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计算机管理应用子系统,及时将就业困难人员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实名制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了家庭情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身体状况清。

(五)探索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制度建设。

积极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今年就业援助工作的一个亮点。

浙江省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乡镇(街道)、县(市、区)活动,加强对乡镇(街道)的考核力度,把就业援助工作作为充分就业乡镇(街道)考核的重要参考指标;督查就业援助月开展情况,并将就业援助活动月开展效果纳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绩效考核中,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加强对就业援助工作的综合评估,鼓励争先创优,进一步推动援助活动向纵深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出台了《柳州市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办法》,规范了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就业援助等工作流程;桂林市结合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制定了《桂林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规范运作考核标准》,完善了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开展就业援助工作的积极性,使就业援助工作有了更新的发展。

宁夏结合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有关文件精神,对全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和国家级、自治区级星级示范社区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建立起一整套规范的工作制度,并以此为抓手,逐步探索建立就业援助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对就业援助工作进行综合评估,鼓励先进,带动后进,使就业援助工作有更新的发展。

(六)加强部门合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针对残疾失业人员这一特殊就业困难人群,各地加大与残联的合作,积极开展帮扶工作,促进残疾人就业。

天津市将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为残疾人开展政策咨询,推荐具体项目,提供资金、场地扶持。在就业援助月期间,共帮助31名残疾人享受专项扶持政策,残联为其中6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了残疾人自主创业补贴。

贵州省开展了“公益岗位助残就业”活动,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作用,通过重点开发社区服务业和社区残疾人事务工作等适合于残疾人就业的专项公益岗位,帮助一户多残、零就业残疾家庭和重残无业等就业困难残疾人员实现就业,及时落实岗位补贴政策,提高了企业接受残疾人就业的积极性。

在活动期间,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积极与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协调,加强了对残疾人就业情况和家庭状况的摸底调查和就业后扶持政策的落实。在掌握残疾人就业技能和愿望等基本情况后,通过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安置、向用人单位招用残疾人提供推荐等就业服务,帮助残疾人尽快实现就业,并积极落实了残疾人就业的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同时还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后的走访慰问活动,到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了解残疾人就业后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9

请允许我代表地直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和广大居民,对各位领导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欢迎大家光临指导我社区充分就业工作,感谢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

地直社区所辖区域,东起地直街中段,西到蔺家河东岸,南邻英雄大街中段,北至公园北路西段,辖区总面积0.13平方公里。现共有五层以上居民楼20栋,90个单元,二层独门独院居民楼14栋。实有居民1440户,3686人。其中,特困家庭153户,304人。辖区内原有失业人员147人(含无工作能力5人)。在142名有工作能力人员中,现已有135人实现再就业。其中,有72人被单位招用;有31人自谋职业;有32人实现灵活就业;实际失业人员仅7人;辖区就业率达95.2%。下面,我从以下四方面向大家作以简要汇报。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超前谋划

按照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街党工委、办事处、劳动保障所《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创建目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依托劳动保障服务站,充分发挥“服务型”社区优势,为辖区居民就业创造机遇,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搭建就业平台。

1、召开专题会议。为保证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召开了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参加的专题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相关文件,与会同志还就如何做好该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场气氛活跃,发言踊跃。通过学习和交流,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解放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日后全面做好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建立组织机构。为确保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成立了由社区总支书记、主任任组长,劳动保障站站长任副组长,劳动保障协理员、全体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工作需要,我们又对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人,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3、制定工作方案。结合社区实际,我们确定了以构建和谐社区、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会稳定为目标;从解决居民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最大限度地挖掘用工单位信息,最大程度地满足失业人员就业意愿,全力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引导失业人员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失业人员发挥特长实现灵活就业等指导思想,并制定了切实可行性的工作方案。

4、纳入重要日程。我们坚持把创建工作列入到社区重要工作议事日程中,做到了与经济、党建、精神文明、环境整治等涉及民生工作同策划、同安排、同落实,并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利用“服务型”社区优势,确保创建工作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要求,为构建和谐社区夯实基础。

二、广泛宣传,深入调查,掌握实情

为确保辖区内失业人员全面、细致、深入地了解再就业工作,社区能准确掌握失业人员相关翔实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我们加大了宣传工作力度,开展了地毯式的排查,掌握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资料,为全面落实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提供保证。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为保证失业人员全面了解相关情况,我们在辖区内悬挂了“大力推进社区就业,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宣传条幅;在社区门前宣传栏内张贴“工作是等不来的,只能靠自己”、“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等宣传标语;在楼栋、单元口张贴了《下岗失业人员信息采集通知》;社区自愿者、楼长、“五老”等还进行了家庭和“一传十,十传百”等形式的宣传,社区还在一楼显著位置布置就业信息专栏(简单口述布置过程),以确保创建工作达到家喻户晓。

2、加大排查工作力度。由为保证入户走访、信息采集、供求状况调查等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召开了专题会议,进行了统一部署,并结合实际,创新了调查方式和方法。在环境整治包保楼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做出适当调整,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所包保地理位置、人文环境比较熟悉,基本保持不变;根据辖区内4——5栋楼房为改制企业家属楼,工作量大、情况特殊等实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加强了力量;根据辖区内居民素质、休养、文化等,对入户走访工作人员数量上、性别上进行合理调整,在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班时间大多居民家中无人或只有老人、孩子在家,不敢乱开门等普遍现象,牺牲休息时间,利用“上班前、下班后”入户走访最佳时间段开展调查工作。采用以上措施,经“地毯式”排查后,收效显著。

3、加大信息采集工作力度。要为确保入户采集的第一手信息翔实、准确、完整,我们加大了信息采集工作力度,要求工作人员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做到“三细”,即:“问细、验细、记细”。“问细”就是要详细询问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个人具备的特长等;“验细”就是要认真查验就业困难人员手中所有证件和相关手续,以备日后能够顺利更换失业证、下岗证等相关证件;“记细”就是要逐项真实、清楚、明细得记录就业困难人员的所有个人及家庭信息,确保准确无误,为日后联系工作做好准备。

4、加大换证工作力度。在全面、准确了解掌握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后,对于符合条件的、有劳动能力的,并且有就业愿望的人员进行分批分期更换失业证。为保证不漏掉一人,我们坚持做到了每天办公室至少有三名以上的专职人员在岗,对前期因漏登及“户在人不在”等人员进行答疑解惑,经补充采集后,分期、分批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分类认定,然后通过电子版和文字版两种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通过审批后,由社区将证件发放到本人手中。截止目前为止,已先后三批次,为146名就业困难人员更换了新证。

三、夯实基础,强化服务,收效显著

为了保证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我们在认真做好相关基础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型”社区优势,进一步加大服务工作力度,为辖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立体式、跟踪式服务,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1、突出特点,建立服务档案。

为使所有的第一手资料更加的规范化,我们通过分门别类的方式建立建全劳动用工管理台账、劳动输出管理台账、就业困难人员培训管理台账、“十种人”等基础性台账,将重要的数据材料录入微机,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了社区就业再就业工作数据库。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层次,我们为辖区内所有更换新失业证的人员建立了个性鲜明的跟踪服务档案。档案中除设有本人及家庭情况、生活状况、择业意向、就业能力、跟踪服务等记录外,特别突出了性别、年龄结构、职业技能、就业意愿、专业特长等方面内容,并根据行业、专业、特长等进行分类。这样建档的最大好处,就是能掌握失业人员所具备的特点和相关情况,便于查找,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如,某单位想聘用一位35岁左右的男性的电焊工,我们就可以直接到50岁以下、男性、工种为电焊工的档案中去查找,而不必逐一查找。倘若无符合条件的人员,我们则可将该信息作为一条用工信息,在社区内外发布,为符合条件的人员提供就业机遇,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

2、引导就业,带动失业人员。为了扎实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工作方式,利用鼓励一个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后,去带动多个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或是临时就业,在辖区内倡导“自帮自助、就业有路”理念,通过社区优质服务,打消了用工单位与社区失业人员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的顾虑,为失业人员和“互利、互惠型”就业模式搭建平台,提供保障。如:李航海,缪自力夫妇,20xx年在四平市植物油厂下岗在家待业后,几年里,都未能找到合适工作,只能靠打零工维持生活。随着孩子逐年长大,靠打零工已无法供孩子正常上学,不得不到社区为孩子开信,证明家庭困难,请求学校减免学费。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后,就为他们出谋划策,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夫妻俩听后很高兴,回家商量后就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钱,从租摊位,卖水果、卖菜做起,到开小吃店、烧烤生意,生意一步步的做大了。

后因扩大经营,需要增加雇员。社区得知后,立即与他们商量,建议他们雇用本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社区可以提供符合要求的用工,且社区对用工人员的情况熟悉,省去诸如考察、试用期等环节。二人由于亲身得到过社区的帮助和服务,对此深表赞同,当即表示不再外请用工,经过社区筛选,先后有8名失业人员到店中工作,更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还优先聘用了一名残疾人,为其提供了一个十分珍贵的就业机会,更增强了其自信心。这件事对我们触动很大,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夫妻二人不但自谋职业,为下岗失业人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而且还能主动帮助与其有相同经历人员就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了社会,影响并带动了失业人员群体实现了再就业,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值得我们和其他失业人员学习,其做法值得推广。

3、晓之以理,引导就业。调查摸底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本来有劳动能力的人,但因为懒惰,不愿意出力挣钱。遇到这种情况后,我们的工作人员往往是苦口婆心,好言相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其自食其力。如:家住政府6号楼3单元3楼的马X,50岁,离异,有一儿子在外打工,家里还有多病的老母亲,所有生活来源都靠儿子打工挣的几百元钱维持,其本人身体状况不错,就是好吃懒做,不愿意出外打工挣钱。在了解相关情况后,我们曾多次打电话与其沟通,但没有任何作用后。后因有用工信息,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其到社区登记面谈,马某根本就不屑一顾,他明确地告诉工作人员,这是他自己的事,不用社区管。为使其能自食其力,我们主动到其家中进行多次走访,与他交流思想,帮助他分析家庭现状及其将要面临的严峻现实,老母亲体弱多病,需要很多医药费,儿子尽管年青但却能勇敢面对现实,你身为父亲,却在逃避,推卸责任,对上你对不起年迈的母亲,对下你不是一位称职的父亲,而且还会影响到儿子的婚姻大事等,劝其权衡利弊,切实肩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马某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非常惭愧,当即表示愿意接受社区为他介绍的更夫工作,并承诺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家庭,回报社区,回报社会。

4、动之以情,鼓励自食其力。家住政府1号楼的失业人员李X,55岁,无工作,妻子在很多年前就因为不能忍受其酒后殴打自己,带孩子而离家出走了,现在就只身一人,终日无所事事,靠年迈父母的工资生活。社区几次为其介绍工作不接受,问他为什么,也不说,就是不干活。后来有一天到社区去申请低保,说自己的身体情况不好,但却不能出示诊断,在他的话语间明显听出就是不想干活,想套取政府低保金。最后,社区工作人员向他明确说明:政府设立低保,是为了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不是为了养懒汉。你身体没有毛病,而且体质还很好,不符合条件。像你这样年纪的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但还是可以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的,如果你愿意,社区可以为你提供这样的岗位。李某听后,自觉理亏,便放弃了申请低保的想法,看看自己又没有什么技能和特长,只能从事简单的轻体力劳动,便接受了社区为其介绍的洗浴的清洁工工作,一直干到现在。

5、真心实意,尽职尽责。家住政府4号楼1单元1楼的全X,家庭困难,因为要照顾残疾的丈夫和生病公婆,精神压力大,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她曾参加过两次公益性岗位考试,但因不是4050人员没有被录取。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是中,她便更加没有了就业的愿望,家庭也就因此成为“零就业家庭”。社区走访调查时发现这一情况后,当即她进行耐心细致的开导,并多次到其家里做思想工作,千方百计帮助她解决实际困难。经过多次协调,终于在家居住附近,为她找到了一份既缓解了她家的经济压力,又便于她就近照顾丈夫和公婆,做钟点工的工作,彻底解决了她的后顾之忧。

我们还通过成立由主任助理、委员、有交流能力的协理员组成的专门的“思想疏导小组”,对劳动能力相对较强并且愿意就业的人员,优先介绍与职业技能或是就业意愿相符的工作,让其实现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对那些有一技之长也有就业意愿,但是找不到对口岗位的人员,尝试为其介绍相近的新岗位,让其在新岗位工作的过程中,等待、寻找能够让本人发挥特长、且薪水更高些的工作岗位;对于那些曾经有职业技能,现在也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就是不愿意去就业的人员,充分发挥社区“思想疏导小组”的作用,鼓励引导其就业。我们还选派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人力资源市场用U盘拷贝最新用工信息,将相关信息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实现最新信息与社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对接。将适合一些失业人员求职,但社区暂时没有合适失业人员的信息张贴在社区一楼门口处设立的“就业信息专栏”上,让更多失业群体知晓最新、最全面的用工信息。类似以上的事例还有很多,在此方面社区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成功的、及时的为辖区内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了就业服务和职业介绍,为今后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区、街相关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过程中,经过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们充分发挥“服务型”社区特色,突出亮点、狠抓重点、解决难点,努力创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达到了辖区内有劳动能力的各类失业人员充分就业的目的,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至今为止,共为146人更换失业证;为53名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鼓励7名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组织12名下岗失业人员参加计算机培训;组织5名失业人员参加家政培训;预报三名大学生参加区共青团组织的“创业青年”培训班。

四、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继续努力

尽管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如辖区内失业人员还未能实现全部就业,有些有技术、有能力、有经验的再就业人员还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们工作的位置,我们的服务还存在着盲区和死角,还有很多工作不尽人意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不断改正。为此,我们下步准备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强工作:

1、加强管理,完善服务队伍。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细化分工,加强责任落实,及时沟通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争取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服务队伍。

2、结合实际,发挥社区优势。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利用社区自身优势,发挥“服务型”社区特色,使就业再就业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有效的开展。

3、集思广益,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调动一切力量,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与各大用工单位加强联系,收集用工信息;采用把用工单位“请进来”的方法,召集就业困难人员,共同到社区面对面进行交流招聘,以提高就业机会。

我们相信,有上级的正确领导,有相关部门的鼎立支持,有各位同仁的无私帮助,有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地直社区一定会进一步发挥“服务型”社区特色,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广开渠道,更好地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使就业再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10

按照市、县劳动保障部门关于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意见,继续抓好充分就业社区的创建工作。以社区平台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提供用工信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精神。我社区在党委政府亲自领导和指挥下,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使社区再就业工作走向了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现将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社区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xx县西大门,面积约1.5平方公里,街道6条,总户数542户,总人数1026人,退休人员275人,下岗失业人员355人。其中零就业家庭和4050困难救助对象62人,享受城镇低保家庭97户,112人。开展推荐就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288人。

二、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建立就业平台

社区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社区主任为劳动保障工作主要负责人,调配安置2名劳动保障专职工作人员,制定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实施方案。把再就业工作纳入社区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促进和谐的`重要内容来抓。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配备了电脑1台、电话1部、宣传专栏2个,保障了工作经费和场地。形成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为社区顺利开展再就业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加强再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实现再就业

社区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再就业优惠政策,举办再就业人员培训,失业人员学习班。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正确面对形式,转变择业观念,本着先就业后择业的原则增强就业意识。全年主办黑板报10期,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余份,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大小会议8次。使广大的下岗失业人员充分理解政策,调动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再就业的信心。为120人开具证明办理再业失业登记证,72人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

四、加强培训,提高技能

就业再就业工作是我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社区一班子人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新。今年以来共推荐100多余人参加了县就业局提供的免费举办的创业培训、业务培训以及招聘会。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知识、技能、就业空间。现有就业再就业人员62人。其中4050特困人员、低保户、残疾人、复员军人、单亲家庭一共50余人已落实工作岗位。我社区现无零就业家庭,争创充分就业社区。

五、开展公共就业优质服务,实施就业帮助

社区积极配合劳动保障机构及公共服务机构,为再就业人员提供职业指导服务。社区对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进行了专项求职建档登记,根据他们的就业需求积极推荐就业,特别针对4050人员技能低、就业难的情况,社区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技能培训,使他们提高了就业能力。

六、建立健全各项基础信息

为了全面掌握失业人员基本情况。社区干部深入走访了解社区内双失业、单亲、残疾及大龄失业人员家庭情况。了解掌握家庭困难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有强烈就业愿望等人员的意愿。建立健全了各类基础台账和信息,实行了动态管理和服务,从而为巩固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夯实了基础。做到了“五个清楚”,即失业原因清楚、家庭情况清楚、择业愿望清楚、技能水平清楚、就业去向清楚。

七、创建效果

通过开展充分就业社区创建活动,社区干部对劳动保障工作的职责和服务内容更加明确,对搞好再就业工作,真情帮助就业边缘人员再就业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克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上下协调,对特殊个案特殊处理,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没有因再就业问题造成上访和不稳定因素。我们的体会是:做好再就业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是和社区工作服务主题分不开的。再就业工作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仅帮助特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缓解就业压力,还能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解决生活方便,维护社会稳定。做好再就业工作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础,我们将创先工作思路,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开展再就业渠道,找好再就业政策与实施工作接合点,争取在新的一年再创佳绩。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11

不知不觉中,又临近年底了,在近2年的就业援助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耐心细致的为求职人员做好求职登记、就业指导以及相关政策的解答和帮助办理相关手续,在各级领导的帮助和关心下,我始终围绕着“宣传、调查、拓岗、维权”这八字方针,立足本职工作,为辖区内的就业困难人员,解决就业问题,使他们在实现就业之余,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回顾这一年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做好政策宣传

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及时张贴劳动保障报、在一点通上发布政策信息,发放各类关于劳动保障政策的宣传资料等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村民了解更多更新的关于劳动保障方面的知识,同时对于前来咨询的村民,耐心地解读各种政策,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二、开展劳动力资源摸底调查,做好应届生的跟踪服务。

继续跟进劳动力资源的摸底调查,及时准确的更新劳动力资源的信息,摸清本村无业、失业、征地镇保等劳动力人员的各种情况,建立好台帐,今年调查走访了200多人次。截止目前今年本村劳动力年龄段人数有1411人,其中就业劳动力人数xx00人,在校学生111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有29人,除了1人还在求职,其余28人已实现全部就业。

三、收集信息,拓展就业岗位

今年,我推荐了共计22人参加保育员、家政服务类、蔬菜园艺培训以及化妆等培训班。就业是民生之本,关注就业弱势群体,为他们想方设法推荐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是我们做就业援助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像今年的春秋两季招聘会以及近期小型招聘会,我在村内积极宣传,及时通知本村的失业无业人员准时参加招聘会,并进行必要的陪同。密切关注各种招聘信息,为本村失业人员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目前为止,我一共推荐了近25人就业。

四、认真做好各项台账记录,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根据上级要求,做好劳动力资源动态调查、宣传维权、工作会议、小结等分类台账。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通过报纸、网络、劳动部门发培训等,努力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增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实实在在地为村民做一些事情。更好地发挥了就业援助员的职能。

20xx年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就在眼前,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就业的人们,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在接下来新的一年中,我将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篇12

半年来,本社区按照街道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千方百计解决居民就业。

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保障就业

为了做好社区就业工作。做到了领导重视社区就业工作,发挥社区工作者、党员、居民小组长的综合力量,支持就业援助员开展就业工作。使就业工作纳入到社区工作中。做到组织健全、职责明确。并建立了领导负责制,制订了明确的组织制度,就业工作目标纳入社区年度工作计划。网络齐全,工作职责明确。并都上墙公示。

二、落实政策,创新举措,促进就业

党和政府为推动“再就业工程”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政策逐步完善,这体现了党和政策对失业人员的关心和对再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一年来,通过社区专刊专栏分发宣传资料,把党和政府有关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宣传贯彻到居民群众中去,让居民群众通过阅读及时了解有关就业信息。使他们对未来的就业、创业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创业的勇气。思想上得到了稳定,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

三、落实就业措施,组织技能培训

切实做好再就业工作是援助员的主要工作,现在面对本辖区内在家的失业人员一无文化、二无技能,而我们采集到的岗位基本上都有是不适应这些失业人员。要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就必须先对有一定文化的失业人员进行宣传、发动组织他们定期和不定期的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今年1月份以来社区组织失业人员参加了由就管中心和管理区组织举办的创业培训、电工培训、家政培训和电脑培训班。社区共组织16名失业人员,分期参加了各项培训学习。通过一个月的认真学习他们都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合格证书和计算机初级证书。现他们有的已在工作中用上了这些技能。

四、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失业人员俩都是大龄失业人员妻在家已有好多年了,他也在20xx年10月份从x集团下岗,下岗后他常来社区要帮助他找一份工资高、工作轻的工作。可社区就业援助员只能和他说:“现在就业形势这样紧逼,要找到你们十分满意的工作是不可能的,但你只要不挑不拣我们尽力帮助你”。当时他还是不能接受,后来通过我们的政策咨询和心理辅导,今年1月份他又来到社区说他现在已想通了“先就业,再择业”了。4月份援助员帮助他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联系即就被录用做了小区保安。今年以来,社区援助员通过与失业人员谈心发现他们只想做轻工作就业观念后,就一边留心用人单位的用工对象和工种。一边和他进行解释,让他们早日转变以前吃大锅饭和等、靠、要的老思想。通过我们一次又一次的上门工作和一次又一次的推荐。

半年来,全年共登记失业人员29名,其中大龄19名,失业转就业22名,其中大龄10名。采集有效岗位70个,其中大龄岗位35个。推荐就业12名,其中大龄7名。

五、实现充分就业是抓好弱体群众的就业工作:

一年来,社区为争创充分就业社区深入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开展就业调查,认真摸清了社区居民的就业、失业情况。通过常规统计基本做到了“三清”。并建立了详细的台帐登记和信息化管理。

(2)抓好就业帮扶,对大龄失业人员有个人特长和有就业愿望的人员我们开展了“一帮一”职业指导和推荐介绍工作,实现“121”承落服务,只要不挑不拣,通过一次推荐,一个月内帮助上岗,有效缓解了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

(3)落实扶持政策,社区还帮助符合再就业政策扶持条件的失业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和认定大龄的手续。使他们能凭证享受各项优惠政策。通过“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创业服务”,鼓励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引导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半年来,就业工作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全体失业人员的积极配合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单位、与同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六、认真贯彻上级有关就业和再就业各项政策:

结合本社区实际制定可行的措施办法,切实解决居民就业问题。及时、准确掌握本社区失业人员和新就业人员情况,做到及时统计,及时上报,及早解决。

半年来,本社区逐步完善完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对有培训愿望的失业人员,积极配合街道劳动服务中心做好培训登记,落实培训计划;鼓励失业人员积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提升知识技能,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本社区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仍将认真落实街道下达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积极创造各种条件,探索新办法,寻找新出路,努力解决居民就业,争取有就业意愿的居民全部实现就业。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援助 就业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报告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范文 社区就业援助月工作总结怎么写 社区就业援助工作总结范文 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总结 社区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计划 2020社区就业援助员工作总结 社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方案 社区就业援助员工作计划 社区就业援助员简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