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24年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4-01-07 18:32:04 浏览量: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据新华社电昨日8时许,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四村机场连接线附近,一辆货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致12人死亡,其中11人为儿童(另一人为面包车司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6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6篇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篇1

据新华社电 昨日8时许,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四村机场连接线附近,一辆货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致12人死亡,其中11人为儿童(另一人为面包车司机),另有3名儿童受轻伤。

涉事面包车为当地一所幼儿园负责人所雇用,属8座面包车,事发时实载15人。涉事货车属运沙车,也涉嫌超载。目前,山东省安监局等部门正调查事故原因,涉事幼儿园负责人、货车司机及面包车车主已被警方控制。

看完这段新闻的那一刻,耳边回响起今年上我们比较初等教育学的胡老师说的那一席话;“眼看现在基本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校车了,因为许多的车子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这里或者那里的问题了,然后就丢在了那里不管,话说为了节约为了合理利用资源,所以学校低价购买那些车子进来,然后找个长得像修车的师傅看看,再给他喷点黄油漆,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今天我们的校车。”是啊,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多么完美的“小事”。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却是一件多么现实的“完美大事。”为了自己那体面的利益,打着为社会为国家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旗帜,到处赚着那些不属于自己的钱不说还拿着别人的生命不当那么回事。还有许多的私立学校,为了扩大效益,往往铤而走险 ,使用不合格的车辆作为校车,没有安全保证。或为了节约资金而聘用没有资质的司机,从而诱发安全事故。 踏出门槛一看,到处都是大肆宣传安全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尤其对学生是如此如此的重要,似乎时刻都在关注着安全隐患问

题,我很好奇既然那么多人在监督社会的安全事故问题,为什么近年来校车安全事故还是频频发生?既然大家都在反复强调的安全问题为什么校车出事问题还是屡屡再现?谁又来承担事故的责任?校车安全问题又何去何从?在大部分时候只要车辆一出事故多数时候都是归结与司机,尤其是农村(我是农村孩子比较了解)是!司机有可能是有错,但是这一切难道全是司机的责任吗?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些根本上的原因;多数事故发生后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校车存在严重超载现象。加重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许多校车不符合运载学生的标准,例如:没有配备安全带,灭火器,或多为普通车辆改装,安全系数低。校车司机无资格证,行车证。驾驶技能低下。有谁可曾在开车出行前想过这种.种事故发生的场面吗?监管部门有事干什么去了?如果不是交通部门对校车的超载,安全标准的监管不严,致使许多的超载车辆依然通行无阻;许多不达标的校车流入市场,会有那么多的存在校车安全隐患吗?如果监管部门人员尽职尽责了这些事故不说完全根除但至少不会让人那么心酸吧?也不至于使得那么多的家长以及社会群体对校车绝望。校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得许多的学子失去生命,这不仅造成了家长的失望与伤心,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难道不应该对事故的当事人以及相关人员进行严惩吗?不该对这样的对安全问题进行警示吗?杜绝这类事故的发生早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个组织的责任了,而是全社会全人类的责任。

面对这一幕幕的悲剧,这一个个惨不忍睹的事故现场,抱怨与责骂并不是我们应该有的表现,行动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个人觉得:

首先,应该加强和管理部门的协调监督。交通部门及各监管部门互通协调,对不合格的校车予以撤销,加强对司机资质的管理,对没有资质的司机予以解聘。加强监管,对超载的校车给予严厉处罚,保证校车的正常运行。其次,加大社会投入,尤其是对乡镇落后地区的投入。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足,使得很多落后地区不得不挤压校车投入,超载,校车质量低劣等问题随之产生。加大社会投入,不仅能改善整个教育资源,更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校车安全问题。促使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当然,法律是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对整个社会起着约束,指引作用。立法对校车的保护,不仅使人民自觉践行发的精神,保护校车安全,还能对不法分子违反校车运行、管理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产生威慑。

作为一名学生,不仅仅是我一个人需要这样的安全,也 并 不是只有学生渴望这样的安全,而是整个社会群体都需要,校车安全问题,是整个社会都该反思并且检讨的的问题。国家和政府应该将校车安全问题上升到一个高度,真正关心校车安全问题。当然每个人以及每个国家的发展都是国家存亡的关键,但是没有了健健康康的人类国家拿什么来发展?都说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那么关心他们的安全不是关心祖国的未来吗?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篇2

一开始应该是兴奋吧,小时候一直想要当记者,因为感觉记者是正义和_黑暗的化身,现在终于有了能够实施的可能。在老师要求写采访提纲时也很认真,选好“摆地摊”这个主题后,便开始想各种问题。一开始考虑到要问与众不同的题目才可以使得自己的采访稿更加地吸引人,甚至连“爆头哥”横行于世,你摆地摊会不会害怕的问题都冒了出来。

当然,我们也有想到问题会很艰难。毕竟摆地摊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可是,当蛋爷说到一句话时我稍微放心了,人家都敢出来摆地摊了还怕什么丢脸。事实证明,也的确是这样,还有担心因为招揽生意而懒得理我们的现象,虽说也有发生,但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打击。所以,我很感谢那一对年轻的情侣。

虽说过程也算得上比较顺利,可是我们采访到得实质内容却很少,或许也是小组成员总是无法聚在一块的原因,所以这个采访作业也是匆忙中做出来的,原本一个挺美妙的采访过程成了一个应付作业式的行为。该有的采访提纲也不见了,我想,一个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采访稿,应该就像我们一样,源于一场准备并不上心并不充足的采访准备吧。有了此先例,我想以后的采访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了。

至少我所了解的:

一:采访提纲问题必须有独特性,不要千篇一律,你随便想想能够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二:采访时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尊重对方。

三:采访准备一定要做好。

四:采访稿的成功在乎你的侧重面与常人不同,善于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及侧面影射的社会实质。

恩,最后想说说,其实采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大学生放下面子出来摆地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习。

新闻采访心得(2):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会,本身就感觉非常荣幸了,能聆听各位编辑老师的指点,更是倍感难得的机会了,而且能在这个会议上发言,就更是欣喜

而激动了。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在这里介绍经验是谈不上的,但是能谈谈我个人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各位老师、同仁交流,也是让我殊感荣耀的一件事情。

我本人是一名中学教师,业余爱好新闻摄影,很多时候是随心所欲的拍摄,没有什么目的,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建议和指点下,有意识的拍摄新闻图片。

首先,我觉得作为新闻摄影的通讯员必须是一个有心人。

记得我刚开始拍摄新闻照片时候,用心的确不多,这可能与一个摄影者的技术无关,主要是我们业余通讯员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正在拍摄的内容是不是能发,有时候等到新闻照片发了,你才看出当时拍摄的时候要是再用心一些,可能会拍得更好。例如我拍摄的新闻组照《镇安板栗好红火》,当时慌里慌张的拍摄下来,投给报社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没有想到就成功了。后来发表在商洛日报的一版,看着这些发表的照片,反思了很久,想想要是觉得一定能发,我会咋样拍摄,肯定比原来的效果要好。

还有我拍摄的《桂花扮靓你的家》,当时只是觉得自己对这个买桂花和卖桂花的各种人感兴趣,走上去就拍摄,结果出来后,看见背景很乱,人物表情和动作很不协调。反思后是我的拍摄角度有问题。

有了上两次失败的经验,我在后来的拍摄中,如感觉不是很特别的新闻事件,就不急着拍摄,先和拍摄对象交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再留心周边环境,选择拍摄时机,用心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为止。我在采访和拍摄街边卖布鞋、鞋垫的妇女时,我先不说采访,上去先交谈,结果一说人家还是我的老乡,感情就亲近的多了,后来采访和拍摄就顺利地多了,而且采访的深度也得了到保证。我个人认为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画面要有冲击力,力争用图片告诉读者一个故事,第二画面要简洁,把干扰主题的东西全部裁掉,第三图片要有动感,抓住事件发展的高潮瞬间,人物表情真实生动。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篇3

我认为,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公民,关心周围,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就是我们的义务,就应该像古代一位诗人所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每天看新闻,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我自己总结了四点:一是生字,二是生活中的技巧,三是一些有关的物理、化学知识,四是学习中的技巧。能在新闻中学到这么多的知识,看新闻也成为了一个知识乐堂,每天坚持下来,一个假期的收获还真不少呢。

在新闻中,我不仅可以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操。每当新闻中报道有人遇到很大的困难,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我自己也会感觉到难过,有时候,也曾经想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她减轻一点负担。每当看到新闻中故意伤害他人的坏人,473我总感到愤怒,总想见到这个坏人,和他讲道理,同时也希望他能改过自新,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不要再干坏事。以后无论有多大的难言之隐,多不能伤及无辜。通过每天看新闻,我渐渐的希望有困难的人能够走出险境,世上的坏人都变成好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578

从现在开始,我喜欢每天看新闻,新闻将成为我的第二个人生朋友。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篇4

论能力和资历,我觉得我还不够资格坐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心得,今天能有幸地坐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首先要感谢领导的厚爱和同事们的信任。

20_年毕业后我来到报社做了一名实习生,由一名读报人变成了一名撰稿人,几年的报社生活,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欢乐,有幸地结识了很多同事,报社的生活可以说是累并快乐着。我刚到报社的时候,有老师带着我,我刚上班的第三天,恰巧所有的记者都被派出参加活动,唯独我自己在办公室里,孙部长说:小魏,你去吧。当锻炼锻炼自己。当时的我很惶恐,硬着头皮就跟着去了李屯,直到现在我还记忆有新,当时文化局到李屯送文化下乡,到了那里,什么都不懂,看着电视台做采访,自己却傻傻的站在旁边,不好意思开口采访,当时就一种想法:领导派我出去采访是对我的信任和锻炼,我不能就这么放弃了。而后就学着电视台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此次活动进展顺利,直到回到家后已是晚上11点了。坐在电脑旁一整晚挤出了不到300字的稿子,真的有种茶壶里煮饺子的感觉。生怕写的稿子不能让编辑满意,第二天上班后我就拿着写得不成熟的稿子给了编辑看,编辑告诉我:“写新闻稿只要把事情交代清楚就可以了,但要真实、简洁、明了、上口,熟能生巧,你写几次就知道了。”时间在拍照、采访、撰

稿中慢慢流逝,我也在其中渐渐熟练,对新闻记者要具备的一些素质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会。

虽然我来报社的时间比较长,但文字功夫还是不到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因此,我在这里只是汇报一下自己在平时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如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同事们指正。

我在平时与同事交流中,经常谈到“没什么东西可写”这个问题,我最初也是有这一感觉,但是当看到同事们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变成铅字发表后,总是责怪自己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后来我开始也学着留意生活的点点滴滴,年初在人民医院门口发生了一起汽车自燃的事故,我刚好路过,当时急着回家没有在意,这是发现有人在拨打齐鲁电视台的热线,我当时感觉很惭愧,作为一名记者不能只去做领导安排的新闻采访,身边的新闻就在这里摆着,不在大小,关键在能否善于思考找准新闻点,学会发现,我随即拿出照相机拍下了整个过程,我没有回家接着到了班上,和消防大队、安检局联系,又在网上搜寻了汽车自燃的案例,一小时后一篇关于安全的稿子就写了出来,我立马又联系德州晚报的记者,第二天就登了出来,通过这个事情我感觉到自己过去没有沉下身子来,总是为完成工作量而去工作,没有去围绕新闻而工作。其实这就是一种失职。今年年后我被抽调到两区同建指挥部帮忙,刚去的第一个月一个稿子都没写,心里很是着急,因为在指挥部工作量很大,他并没有按照分工去工作,有时负责材料汇报、有时负责来人接待,我总是担心不能完成考核,为了能找到新闻点,

我每天就将各个乡镇的信息浏览一遍,然后寻找新闻点,其实就是一种素材的积累,过去主要是盯领导活动,仅是就活动写活动,其实在领导转点的时候,留意一下周围发生的事情,也是寻找素材的一种方法,所以现在我处处留心、处处思考新闻点,每次去乡镇回来后,就把有价值有意思的、东西记下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我感觉受益匪浅.记得美学家罗丹说过,不是生活中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套用这句话,不是基层没有新闻而是我们缺少发现。“处处留心皆新闻”,只要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就能从平平常常中发现新闻。

有了新闻点,怎样写好新闻,就成为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有这样一句话,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同样一个新闻题材,有的记者写得有声有色,有的记者却写得枯燥乏味,想想原因,关键是我们是否真正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挖掘背后的故事、从细微的角度、以细腻的笔触,原汁原味记录,去讲好每一个新闻点的故事。在工作中我总结了几点。

一要 “多看”,就是要多阅读各种报刊书籍。这是有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关注报纸,领导曾说过,报纸是最好的老师,看看现在报道的主要方向,看看别人是怎么采写的,通过看别人的文章,要触发自己的“新闻敏感点”。有的文章里面还有点评,通过看专家的精辟分析,善于发现人家写的新闻好在哪里。有些文章看起来通俗易懂,通过看把它消化成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写作中有意识的加以借鉴、模仿,我想这也不失为提高自己多出新闻精品

的良策。

二是“多问”,就是要在采访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之前也有同事提到过,在采访中一定要做到胆大心细,不要怕问错了,错了及时的改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该问什么?其实就是没有理解透这个事情的本质。不要等到要“下锅了才发现没有米”,还没有准备好,如果连自己都搞得不清不楚,那怎么通过报道让读者清楚呢?

有人把新闻采访叫做“跑新闻”,可见,新闻很大程度上是靠“跑”出来、“问”出来的。我们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都要学一些“跑”的技巧,“问”的功夫。在这方面,话虽这么说,但我本人也是做得很不够,没有什么经验。 三是关键要“多写”,就是要经常动笔、练笔。

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如果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写东西,突然间叫你写个什么的,好像脑子里空荡荡的。而如果经常写,就越写越顺、越写越有感觉,我想,真的是:“事不经不懂、脑不用不灵、笔不练则疏”。

“多写”其实是并不难做到的事。要做到“多写、多练”,首先可以扩大写的范围,增加写的体例,消息、通讯、评论等等,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写了,哪怕没有发表,哪怕只有你自己是读者,写作水平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一点,这样的一点点,我想加起来就是一大点、一大步。我们要记住一点,“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若要成功,必要勤奋。

今天我就汇报这些,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有益的帮助,不当之处还请领导、同事给予批评指正。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篇5

一开始应该是兴奋吧,小时候一直想要当记者,因为感觉记者是正义和_黑暗的化身,现在终于有了能够实施的可能。在老师要求写采访提纲时也很认真,选好“摆地摊”这个主题后,便开始想各种问题。一开始考虑到要问与众不同的题目才可以使得自己的采访稿更加地吸引人,甚至连“爆头哥”横行于世,你摆地摊会不会害怕的问题都冒了出来。

当然,我们也有想到问题会很艰难。毕竟摆地摊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可是,当蛋爷说到一句话时我稍微放心了,人家都敢出来摆地摊了还怕什么丢脸。事实证明,也的确是这样,还有担心因为招揽生意而懒得理我们的现象,虽说也有发生,但并没有一开始就受到打击。所以,我很感谢那一对年轻的情侣。

虽说过程也算得上比较顺利,可是我们采访到得实质内容却很少,或许也是小组成员总是无法聚在一块的原因,所以这个采访作业也是匆忙中做出来的,原本一个挺美妙的采访过程成了一个应付作业式的行为。该有的采访提纲也不见了,我想,一个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采访稿,应该就像我们一样,源于一场准备并不上心并不充足的采访准备吧。有了此先例,我想以后的采访应该有一定的经验了。

至少我所了解的:

一:采访提纲问题必须有独特性,不要千篇一律,你随便想想能够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二:采访时无论怎样的环境怎样的工作我们都必须尊重对方。

三:采访准备一定要做好。

四:采访稿的成功在乎你的侧重面与常人不同,善于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及侧面影射的社会实质。

恩,最后想说说,其实采访真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大学生放下面子出来摆地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习。

新闻采访心得(2):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会,本身就感觉非常荣幸了,能聆听各位编辑老师的指点,更是倍感难得的机会了,而且能在这个会议上发言,就更是欣喜

而激动了。作为一名业余通讯员,在这里介绍经验是谈不上的,但是能谈谈我个人在新闻采访和写作中的一点心得与各位老师、同仁交流,也是让我殊感荣耀的一件事情。

我本人是一名中学教师,业余爱好新闻摄影,很多时候是随心所欲的拍摄,没有什么目的,后来在一个朋友的建议和指点下,有意识的拍摄新闻图片。

首先,我觉得作为新闻摄影的通讯员必须是一个有心人。

记得我刚开始拍摄新闻照片时候,用心的确不多,这可能与一个摄影者的技术无关,主要是我们业余通讯员的心理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正在拍摄的内容是不是能发,有时候等到新闻照片发了,你才看出当时拍摄的时候要是再用心一些,可能会拍得更好。例如我拍摄的新闻组照《镇安板栗好红火》,当时慌里慌张的拍摄下来,投给报社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里,没有想到就成功了。后来发表在商洛日报的一版,看着这些发表的照片,反思了很久,想想要是觉得一定能发,我会咋样拍摄,肯定比原来的效果要好。

还有我拍摄的《桂花扮靓你的家》,当时只是觉得自己对这个买桂花和卖桂花的各种人感兴趣,走上去就拍摄,结果出来后,看见背景很乱,人物表情和动作很不协调。反思后是我的拍摄角度有问题。

有了上两次失败的经验,我在后来的拍摄中,如感觉不是很特别的新闻事件,就不急着拍摄,先和拍摄对象交流,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再留心周边环境,选择拍摄时机,用心拍摄出自己满意的照片为止。我在采访和拍摄街边卖布鞋、鞋垫的妇女时,我先不说采访,上去先交谈,结果一说人家还是我的老乡,感情就亲近的多了,后来采访和拍摄就顺利地多了,而且采访的深度也得了到保证。我个人认为一副好的摄影作品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画面要有冲击力,力争用图片告诉读者一个故事,第二画面要简洁,把干扰主题的东西全部裁掉,第三图片要有动感,抓住事件发展的高潮瞬间,人物表情真实生动。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篇6

我学了七年哲学。本科在人大哲学系学,学习各种哲学史。研究生在北大外国哲学研究所读研究生,学分析哲学。分析哲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维也纳小组,我对上溯至从休谟到康德的认识论传统同样有兴趣。

最后我没做成哲学家,而是从事新闻工作。哲学太难了。冯友兰自我期许“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非我所知,尽精微我略知一二,析妙理于毫芒,难。

从哲学逃跑到新闻,但哲学训练能给普通人带来的好处,我得到了七八成:毕竟今天我有一个还算健康的思维方式,已属不易。至少到我这一代人,从小到大受的都是什么教育?!

从休谟以来的认识论传统反复问:什么是真(Truth)?逼问到极限,会发现只能怀疑一切。没有什么是可以不经反思的。没有一个判断/命题注定是真的——完全没有信息含量的废话除外。

当然到此没有结束。如果只有怀疑一切这一半,只是个自洽但不可救药的怀疑论者,对世界没有用处。

另外一半是尊重传统。

莱布尼茨、好莱坞电影和大爆炸物理学都告诉我们,可能世界有无限多种。然而单单只有眼前这个是现实世界,必有一个你不能忽视的道理在里头。传统是什么?传统就是现实所从中演化而来的那个基础。它再没有命定的合法性,至少也相当于在赛跑中获胜从而与卵子结合的那粒精子。你不能不重视胜利者。

所以,我学到了八个字:怀疑一切,尊重传统。只注意前四个字,会陷入虚无;只注意后四个字,就流于庸俗。

导师如果知道我现在只记得八个字,恐怕会难过。但这八个字对我从事新闻工作非常有帮助。

故事的A面:无论做什么新闻报道,无论采访什么人,基本的姿态是准备怀疑,而不是准备相信,无论你的宗旨是理性、建设性还是独立、独家、独到,概莫能外。

故事的B面,是知止而后有定。

准绳

职业生涯中被问过许多次,如何选择报道选题?

我的答案始终如一:做自己能做的、重要的、读者应该读的选题,而不是必然做读者爱看的选题。不是说要跟读者的偏好对着干,而是说读者的偏好不是新闻工作者选择做什么报道的准绳。

胡舒立常说,如果务必迎合读者口味,那办小报就好了。与同行讨论时我也说,许多人愿意根据其目标读者及其需求来塑造自己的新闻产品。我们则愿意做自己认为重要、读者应该了解的内容,做出尽可能高的质量,然后把它放到观念和产品的市场上。市场很大,各种需求都有,一定会有一部分读者接受这样的新闻产品,这就够了。

成功有很多种,别人有别人的成功,我取此一瓢饮。

1997年,我参加新华社汤姆森培训项目。两名来自英国的前辈授课。我问其中一位喜欢哪家报纸。他说独立报。我说泰晤士报那么有名,为什么不喜欢?他说,泰晤士报总是报道不重要的东西。我问这是什么意思?他说就是将不重要的事情装作是很重要的事情来报道。我让他举个例子,他说,黛安娜王妃车祸身亡。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新闻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2000字 新闻心得体会200字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800字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500字 关于新闻的心得体会怎么写 有关新闻的心得体会 新闻的心得体会100字左右 新闻心得体会感悟 新闻心得体会500字2021 2021新闻的心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