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友善(范文推荐)

时间:2022-05-29 13:55: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友善(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友善(范文推荐)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友善5篇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友善篇1

教育要培养孩子如何去爱

爱,是世间最美好的词汇,学会爱,我们才有平和的心态、博大的胸怀,懂得体贴与照顾,知道真情所在;

孩子,是一株株稚嫩的幼苗,渴望汲取大地的菁华,吸收雨露的滋润,茁壮成长……

       懂得爱的孩子更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
懂得爱的孩子更能理解同伴的想法和计划;
他们会爱护公园的花草树木,会关心生病的小朋友,知道爱护玩具和图书,给爷爷奶奶捶背;
能用行动感谢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教师对幼儿情感方面的培养,通常会利用各种节日进行教育,如: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为家人制作小礼物、贺卡、说祝福的话;
做力所能及的事……。然而,刚刚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的想法有了改变:

    昨天,恰逢入秋以来最冷的一天,早上,天空中就飘着丝丝雨线,尔后又刮起了大风。然而粗心的我只穿了两件单衣,一边与幼儿游戏一边瑟瑟发抖。几个孩子发现了我的不对劲儿,关切地问我“李老师,怎么了?”我打着寒颤小声说:“好冷!”这时保育员王老师赶紧走过来,递给我一件毛衣外套:“我这正好有件衣服,你先穿上,别感冒了影响工作。”穿上毛衣,我从心里向外透着暖,孩子们很快发现了我的变化:“李老师的手热了!”暖和了以后,一整天我都在王老师温暖的关切中愉快地工作着。今天早上幼儿起床穿衣服时,王奕涵找到我说:“老师,别的小朋友都穿了毛衣,可是我妈没给我带。”我看了看他的柜子,的确,小奕只有身上这件毛背心,可是早操时很冷啊,这样可不行。这时,奇奇走过来说:“老师,给小奕穿一件我的吧,我还有干净的毛衣呢。”我说:“不用了,老师多给小奕加件外套就行了,还是自己穿自己的衣服吧。”没想到奇奇却说:“李老师你昨天很冷王老师不也把自己的毛衣借给你了吗?为什么小奕不能穿我的?”孩子的一句话让我顿时无言。我让小奕穿上了奇奇的毛衣,不知道小奕的心里是不是像我昨天一样暖。

都说模仿能力最强的莫过于儿童,其中教师的行为必定会成为他们主要的模仿对象。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之间的关爱,孩子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的。老师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同样可以成为教育内容,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但愿每个幼儿都能在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爱的榜样,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爱,感悟爱……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友善篇2

如何管理幼儿园小班的孩子

幼儿常规是幼儿园促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小班阶段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此时期的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能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做好小班的常规管理工作,下面我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培养自我管理意识

  众所周知,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小班教师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作为教师是幼儿健康和安全的保护者,也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常规培养的有效途径。

我园孩子在午餐后通常要做以下几件事情:漱口—擦嘴—搬凳子—换鞋子—坐下看书或手指操—散步—上床。对于小班前期孩子来说,这里面很多事情都是在教师提醒、帮助下才能完成的,带小班的老师都有这么一种感触——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太差了,什么事情都要老师提醒,一上午下来,声音都哑了。在这个环节里,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午餐后要完成的生活活动为例,我跟孩子们交流:

  “你们知道午餐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我们要完成什么事情吗?”(漱口、擦嘴、搬凳子、换鞋子、坐下看书……)

  “这段时间每天都一样长,小朋友在这段时间里必须做的事情都一样多,可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有的小朋友却没有办法完成?”(做事情不认真、拖拉)

  “小朋友在这段时间里容易犯什么小错误?”(事情没有做完就去玩玩具、跑到走廊上玩……)

  通过商量,最终我们约定:从午餐吃完开始,老师不提醒小朋友现在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不管你做什么,只要在手指操音乐响起前坐在位置上就行了。当然,前提是坐到位置前应该把本来要完成的事做好。迟到的小朋友不能再搬凳子坐到集体中来,以免影响其他小朋友,且在别人做完手指操后,迟到的小朋友应该自行补做手指操,这个约定让孩子们非常紧张兴奋。经过半年的实践,他们都学会了尽快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尝到了自己管理自己的“甜头”。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深化巩固常规要求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经验贫乏、正处于获得感知印象的阶段中,在幼儿的常规培养过程,还需要我们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持之以恒将常规地进行巩固。

  1.儿歌的妙用

  在对儿童进行常规教育时,我把一些常规要求编成短小的儿歌教给孩子,孩子在学会儿歌的同时也记住了相应的规则要求。

  在幼儿叠衣服时候,我就运用儿歌:“衣服平平摆,关好两扇门,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鞠躬弯下腰。”使幼儿一下子掌握了叠衣服的步骤,

  在洗手的时候,教孩子们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自来水打湿,擦肥皂,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再搓搓搓,自来水冲干净,一二三,甩干净。”

  洗脸时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小毛巾,放手心(动作:拿毛巾,铺平放到手中),包好小手来洗车,先来洗车灯,左边车灯擦一擦(动作:擦左边的眼睛),右面车灯擦一擦(动作:擦右边的眼睛),再来擦擦小邮箱(动作:擦嘴巴),转一转,来到了平川幼儿园(动作:擦耳朵),嘀嘀嘀,到家了(动作:擦擦小鼻子)。”

  吃饭时,利用餐前的时间念儿歌:“小饭碗,扶扶好,小勺子,拿拿牢,一口饭,一口菜,啊呜啊呜吃个饱。”

  有了这种琅琅上口的儿歌,不用刻板地说教,这些规则便印在每一位孩子的脑海里,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潜移默化地教育着孩子。

  2.标记的暗示

  小班幼儿年龄小,自制力差,易遗忘,我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环境中,以提示孩子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促进良好行为的产生和发展。例如,为了帮助孩子掌握“上下楼梯向右行”的规则,我在楼梯口画上箭号:为了让幼儿知道正确的洗手方法,我拍摄了本班一位小朋友正确洗手的步骤,把照片张贴在盥洗室的墙壁上,孩子们每天洗手时,我都要提醒孩子们对照图片上正确的洗手方法来洗,久而久之,孩子们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到了盥洗的好方法:为了避免孩子在喝水处你推我挤、把水泼洒在别人的身上,于是我在地面上贴小脚印,请孩子们踩着脚印去取水:为减少幼儿进卫生间发生碰撞,我在进出卫生间的过道上,画上两对小脚丫和来回箭头,提醒幼儿靠右行走。同时,我在各个区角也巧妙使用各种暗记,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娃娃家里,形象可爱的挂饰不仅帮助孩子分配角色,而且规定了参加游戏的人数:在音乐角里,给放沙球的框子外就贴上沙球的标志,放服装的就贴上服装的图案,让幼儿通过标志了解相同的东西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儿的分类意识:美工区我用剪刀、水彩笔等形象的图案:玩具区张贴各种玩具图标,小小标志可以帮助孩子强化“玩完玩具归类整理物品”的好习惯。就是在这些各种标志的引领下,幼儿“有序摆物”、“靠右行走”等良好行为自然产生,并水到渠成地内化为一种习惯。

  3.榜样的激励

  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有一次我发现子惠宝宝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放好,我马上表扬了子惠,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把毛巾放好,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自觉地放毛巾。孩子们看到后,受到了极大的鼓舞,都想改正自己的缺点,努力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因此当幼儿自觉地以榜样的精神为动力,以榜样规范行为做出良好的表现时,我会及时给予幼儿充分的表扬,使幼儿感受到学榜样的益处,从而强化榜样的影响力。

  三、重视家园配合,同步推进常规教育

  重视家园联系,达到家园同步,帮助家长能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常规教育。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很好,但一回家,家长往往随其自便,不能严格要求,使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功亏一篑。因此,把教育延伸到幼儿的家庭,让家长参与教育,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在家在园的一致意识。例如,对幼儿进行礼貌方面的常规教育,我教给幼儿离园、到园、离家、到家的礼貌和礼仪,同时要求家长要有榜样意识,以身作则,如送幼儿入园时,要做到主动和教师打招呼,让孩子学说、学用礼貌用语。我还利用家长会,向家长们宣讲本班制定的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并把编写的《行为规范儿歌》印发给家长,让他们明白“规范”的内容,按“规范”的要求去教育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幼儿不断受到潜移默化,幼儿园常规教育的效果,就能得以巩固。

  总之,小班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教师的智慧引领、艺术处理,唯有这样,幼儿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渐渐得由他律走向自律。逐步成长为遵守常规的小小文明人。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友善篇3

 如何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上海家庭报
  给孩子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是很多妈妈的困惑。有关专家提示,应该以孩子为出发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妈妈的困惑:我正在给儿子选幼儿园,至今还无法决定:一个是离我单位比较近的幼儿园,不仅是学双语的,还有绘画等特色,据说教育质量也不错。但是活动场地不大,而且离家比较远。另一个是小区里的幼儿园,离家很近,活动场地也要大一些,但感觉没有什么特色,我到底该选择哪一家呢?人们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今天的这个决定,至少将影响孩子未来的三四年的生活状态,我很着急……

  点拨:我们都知道,影响选择幼儿园的因素可能有无数个,但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仅仅是一两个。在给孩子挑选幼儿园时,首先需要问问自己,我需要幼儿园干什么?通常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和活动场所没有大的关系。好的幼儿园会充满人文气息,建议你还是走到幼儿园的教室里去看看。如果教室的设施低矮,便于幼儿去放物品,四周环境虽不是很完美,但是到处展示着孩子的作品,那么就该选择它。此外,在选择中还有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

距家是不是很远

  虽然不能绝对地说“远的幼儿园不可取”,但是距离确实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如果每天在路上要花费3个小时的话,不如让孩子早上多睡1小时,放学后在活动场多玩1小时。

  提示: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总会发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旦孩子在幼儿园生病或出现其他紧急情况时,如果离家近的话,家人就能尽快赶到。

 

教师素质是否高

  一般而言,教师素质由两方面组成:一是相关专业水准,再一个是爱心,这两者缺一不可。通常专业水平和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园长身上,而爱心主要通过带班老师来传达。这两个人的水准远比幼儿园的名声、排场、硬件设施对孩子来说重要得多。

  提示:在实地观察时,可以看看老师与孩子交流时,是否能平视孩子的双眼;
老师在组织课程或游戏时,是否能够按照孩子接受的节奏;
户外活动时,老师是否分散在孩子中间,以便及时照顾孩子;
还可以仔细观察老师是否能为孩子的举动有带会心的微笑。

 

是否安全和卫生

  不妨重点观察幼儿园的厨房和厕所,考察其卫生状况;
留意它的楼梯和墙角、桌角是否有保护孩子的措施,以判断安全情况。如果某个幼儿园常发生事关孩子健康和安全的事故,就最好还是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提示:尤其是活动设施,如滑梯、攀登架等是否清洁、牢固;
或是楼道转弯处等处是否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家长的口碑如何

  来自在园孩子家长的说法非常重要,从他们那里能够获得开放日或一两次面谈中所不能得到的信息。但是不要听概括性的、笼统的说法,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评价,都要尽量询问来龙去脉和细节线索。

  提示:好的幼儿园应该有明确的、成文的规章制度,从员工纪律到突发事件处理,从警卫制度到孩子请假制度都应该有相关流程。尤其要关注幼儿园是否提供比较畅通的家长和园长的交流通道,有紧急情况发生后,能否直接顺畅地找到负责老师。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友善篇4

谈幼儿园中班孩子的能力培养
作者:罗海燕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6年第07期

        摘 要:幼儿园中班是幼儿园教育中承上启下的阶段,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已经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对孩子各项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班;
孩子;
能力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不同于小班的孩子,中班的孩子注意力比较集中,已经学会了怎么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集体生活中已经懂得遵守规则。幼儿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能力的培养,促进孩子身心更好地发展,培养有素质的社会主义未来公民。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现今阶段,许多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并不清楚如何在集体中同其他的孩子进行交往。幼儿园中的游戏环节便为孩子提供了机会。孩子在幼儿园中的学习是通过游戏展开的,开展游戏的必要前提便是孩子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在开展游戏时,孩子共同确定游戏的内容,在必要的时候共同动手制作游戏需要的道具。玩游戏时,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开展角色扮演的游戏时,孩子可以自由确定自己要扮演什么,然后自由结组。如果孩子要扮演医生这个角色的话,便需要听诊器、白大褂等工具,可是幼儿园里并没有这些道具,孩子就需要自己制作道具了,仿照听诊器的形状,用橡皮筋、小镜子等制作简易的听诊器,然后孩子们在小组间确定各自扮演的角色,谁来当医生,谁来当护士,谁来当患者,然后进行对话游戏。

        每个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孩子在集体中生活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挫折,经过在集体中的生活,孩子会逐渐意识到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其他孩子是会有不同看法的,孩子在进行集体游戏的过程中,会意识到其他孩子和自己是平等的。孩子会在同其他孩子商量一件事情时,尊重别人的意见,加强双方的沟通。如,在扮演厨师的角色时,每个孩子都有想制作的东西,有的想制作薯条,有的想制作蛋糕,有的想制作披萨,由于每个孩子想要制作的东西都不一样,当游戏时间结束时游戏的材料也没有用上。这时,教师要让孩子自己进行问题的解决,孩子们会商议在下次做游戏时,早早确定主题。在集体活动中接受挫折,让孩子亲身感受到要尊重其他孩子意见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进行交往,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二、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

        幼儿园里的孩子是非常活泼的,幼儿园教育是通过各种活动开展的,幼儿园中的活动不仅要包括一些游戏,还应涉及一些体育方面的内容。每个幼儿园都会编一些活动操,教师进行集体教学时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下带领孩子学习这些内容,孩子们每天早上都要跟着音乐的节奏做操。在幼儿园里学习体操,可以让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动起来,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但仅仅单靠日常的做操是不能达到新的条件下对幼儿教育要求的。教师在集体教学中要设计有意思的体育活动,锻炼及提高孩子的柔韧性和全身的协调能力。如,在中班教学时,可以结合布袋开展体育活动。为了保证活动时孩子们的安全,这个游戏最好是在操场或空旷的地方进行。活动开始时,教师和孩子相互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听教师发出的口令,孩子按照教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如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抱在一起,两个小朋友背靠背坐下,两个小朋友面颊贴面颊等。通过这样,让孩子清楚活动的规则,更好地开展活动内容。随后让每个孩子将布袋放在头上,肚子上,鞋上面。然后,听教师口令,将布袋变成裤子穿在身上,孩子不能用眼睛看,通过声音去寻找老师。这时,教师请孩子们猜谜语,猜出谜语的孩子就可以变成一个个蚕宝宝了,然后让孩子们扭动着身体去寻找教师放在操场不同位置的桑叶。孩子在行进途中,会遇到许多提前布置的箱子、塑料瓶等障碍,并且障碍的难度会不断增加。当孩子们把所有的桑叶都吃到了,就可以变成茧了,用布袋将自己包起来,等教师把自己搬回去。在幼儿园的教育中还可以运用抓石子、一二三木头人、拍篮球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活动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

        三、自己动手准备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开展手工课增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为孩子准备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材料准备的越丰富,孩子在活动中可选择的就越多,孩子会变得更聪明更大胆。材料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废弃物品和自然物品也可以作为活动材料。如,教师在向孩子们介绍标本的制作时,就可以让孩子选择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或花瓣,夹在书本里,等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看看,就会发现树叶和花瓣的颜色变淡了,书本上都留有树叶和花瓣的印记。也可以利用废弃物品,孩子们将以前穿过的小裤子、小裙子带到幼儿园,将这些衣服进行裁剪,孩子们自己设计新的服装样式。不仅仅是衣服,其他废弃物也可以经过孩子们的思考,变废为宝。如,孩子可以通过学习折纸,将废纸废报纸等折成五角星、千纸鹤、小船、小裤子等形状,这些可以用来装饰教室。孩子还可以通过分工合作,将废纸箱制作成小城堡。在制作时,孩子们可以自己为房顶、窗户处上色。通过手工课的学习,让孩子开动脑筋,自己创造,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在幼儿园中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做“懒老师”,让孩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会交往,提高动手能力。并通过教学设计,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慧明.角色游戏情境下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培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2]马正英.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J].考试:综合版,2012.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友善篇5

孩子规则意识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中,孩子常常表现出规则意识淡薄的行为,如来园迟到,如厕、盥洗、进餐吵闹,在学习活动中发呆走神,游戏时争抢玩具等。今天和大家分享6种方法,可以让孩子能够自觉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时间规则:互动钟

“李老师,不好意思,我们家糖糖今天又起晚了。”
时间概念对幼儿来说非常抽象,什么点该干什么事都是大人来提醒,来园迟到、午休睡不醒等现象时有发生。
对此,教师可以制作一面“互动钟”,在上面绘制“准时”和“迟到”两个时间段区域,分别配上相应时间点的活动图画和文字。
每天来园后,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根据自己到园的时间操作钟面,并参照图画完成相应的活动。这样不仅免去了教师枯燥的语言提醒,将原本被动的行为转换为主动的意愿,还能让幼儿通过比较钟面上的数字,感知时间的先后顺序。
管理规则:盥洗管理员

“洗手时不要玩水!”

“上厕所要排好队,一个一个进。”


“衣服扎一半到裤子里怎么行?”
教师凭借反复提醒来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往往效果不佳,那是因为幼儿的自控能力弱,对语言指导的关注度低。
对此,教师可按学号轮流安排幼儿担任“盥洗管理员”,督促其他人的行为。例如,提醒同伴洗手时节约用水,检查同伴的洗手情况和衣裤整理情况等。
“盥洗管理员”是教师的好帮手,尤其对于一些平时与同伴交往少、管理意识弱的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交往规则:友情转盘


“这个是我先拿到的。”

“刚才它就放在这里,没人玩。”

“我去告诉老师!”
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往往较为突出,与同伴发生矛盾时,由于缺少交往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第一时间想到找教师帮忙。

针对这一现象,建议教师制作一个“友情转盘”,在转盘上划分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提供一个解决矛盾的方法并配图,如握手言和、去玩另一个游戏、冷静一会儿、石头剪刀布、说“对不起”、跟伙伴商量等。
每当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争执时,幼儿可自行转动转盘,根据指针指示的方法处理问题。渐渐地,幼儿不仅能掌握转盘上的方法,还会自己想出许多更好的解决方法。
学习规则:课程表

“老师,今天我们要学什么?”
有的孩子总喜欢围着教师询问每日活动安排,以至于教师需要反复回答说明。而实际上,很多孩子对参与活动并没有任何准备,在活动过程中经常心不在焉或做小动作。
抓住这一特点,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制作“课程表”,用标志、图案等表示每天要学的本领。“嘴巴”代表要学有关说话的本领,如语言活动、歌唱活动;
“手”代表操作类活动,如绘画、手工等;
“耳朵”代表用心听,如欣赏音乐、听故事……
此外,可将这张课程表张贴在家园联系栏中,幼儿可根据幼儿园课程表事先做好相应准备,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家长也可根据课程表,帮助幼儿回顾一天的学习内容。
“佳佳,胡萝卜不能挑出来!”

“谁吃饭还在说话啊?”


每到午餐时间,教师和保育员都非常忙碌,不仅要准备餐点,还要观察引导幼儿安静进餐。
此时,不妨尝试建立以小组为单位的进餐规则,即当同组的所有人吃完饭并整理好餐桌后,才能离开进行自由活动。幼儿之间相互监督、提醒,大家一起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再叽叽喳喳、东张西望、发呆走神,吃饭速度明显变快,进餐过程井然有序。
游戏规则:活动导读


作为一线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一遍遍地讲解游戏规则后,还是会有一些幼儿在活动开始后不停地问“老师,这个怎么玩?”
一旦教师未能及时讲解,幼儿就可能放弃游戏或自己随便玩,而如果教师花时间反复答疑,不但自己会精疲力尽,活动质量也得不到保证。
对此,教师们可以借助“活动导读”来为幼儿提供指导。“活动导读”是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描述游戏规则或玩法攻略,当幼儿不清楚怎么玩时,可以参照上面的说明自觉规范行为,而教师则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幼儿的观察、指导和反思上。
规则意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孩子的行为有点反复也属正常,但教师的要求必须始终如一。不管规则怎么合理,方法怎么巧妙,如果不能持之以恒,所有的一切都是零。让孩子在生活游戏中逐步建立与完善规则,并认真贯彻执行,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

推荐访问:友善 培养孩子 幼儿园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友善 幼儿园如何培养孩子的友善 如何让幼儿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