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社会主义发展史结课作业

时间:2022-05-28 14:5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社会主义发展史结课作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社会主义发展史结课作业

社会主义发展史结课作业3篇

第一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结课作业

浅谈社会主义的发展史

一.社会主义的起源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文教本尼迪克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他们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社会主义”一词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一表示一种思想,二表示一种运动,三表示一种社会制度 。

作为一种思想,是指一种理念,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产物,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的社会属性,主张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作为一种理念,它经历了从朦胧状态的想法到完整体系的过程,同时也伴随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作为一种运动,是指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社会实践。其中既有16世纪初至19世纪40年代的,空想主义群众自发的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运动,也有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发展时期的国际工人运动,还有信奉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实践。

作为一种制度,是指在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建立的制度。它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20世纪40年代中叶后欧亚十几个国家以苏联为楷模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有20世纪30年代在德意及二战结束后在第三世界出现的民族社会主义制度;
还包括一个国家局部社会主义的实验。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14世纪,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在西欧产生发展。于是作为客服资本主义弊端和矛盾的社会主义也随之产生发展。195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发表了《乌托邦》一书,深刻的披露了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指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设想了一个实行财产公有制的理想社会蓝图随后,德国的闵采尔 意大利的康帕内拉相继设计了类似《乌托邦》的“千年天国”和《太阳城》。他们虽然无情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但并未揭出资本主义运动的规律。他们对未来的理想社会的设计仅限于理论憧憬但是如同海市蜃楼一样遥不可及,他们的思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16至17世纪的虚幻的文字游戏时期,然后到18世纪以法国摩莱尔和马布利为代表的理论形态时期,这一时期是空想社会主义第一次以完整的理论形态出现在欧洲思想史上。到19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的成熟时期。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他们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在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的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与揭露,为资本主义早期历史启发无产阶级觉悟提供了丰富资料,对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在欧洲的广泛实行,无产阶级的人数不断地壮大,到19世纪上半叶在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无产阶级反抗斗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暴露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多的斗争日益尖锐,马克思 恩格斯积极投身现实斗争的漩涡,正是在不断地参加这些工人运动的过程中,他们认识到工人阶级需要一种科学理论作为指导自己斗争的武器,促使他们考虑创立一种能够指导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提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深刻的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所在,从而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自此,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在欧美蓬勃兴起,并很快波及整个世界。1871年,巴黎无产阶级以大无畏的精神发动武装起义,夺取武装政权。随后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如雨后春笋相继建立。社会主义运动波澜衍漾,滚滚向前。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一些早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日益加剧。这时候受压迫和剥削最为严重且觉悟提高很快的俄国无产阶级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先锋队,并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于1917年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实践变成了多国实践,并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从而结束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个阶段是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的初创阶段。

但是,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经过近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并没有充分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反而陷入僵化和教条的桎梏而裹足不前。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势力纠集在一起,对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和平演变”,进行经济战、政治战和文化战,终于在20世纪还剩下不到10年的时候,在国内外复杂因素的作用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有史以来的最大挫折。这是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的阶段。这使得很多人不知所措,甚至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不合时宜,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在遥远的未来方可实行的产物,而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人为的错误选择,其补救办法是重新走资本主义道路。更有甚者认为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是“落花流水春去也”。

但是历史证明落后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各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体系后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在哪个国家建立不仅仅取决于该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还取决于该国在整个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和该国国内各阶级的素质和各阶级斗争的局势及该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俄国和中国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才会较快的促使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总之,社会主义运动尽管是风云变幻,风波迭起,但是仍然是“九万里风鹏正举”,前程无限。

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在我国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和“天下为公”的思想。鸦片战争的失败,使中国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为了拯救中国,我国近代社会各个阶级、各个阶层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思想宣传和实践尝试。首先揭竿而起的是农民,该阶级的领袖洪秀全勇敢地向封建等级制度挑战,提出了均平、大同的思想,创“拜上帝会”,建太平天国,企图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由于这是缺乏现实基础的空想,存在14 年的太平天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难逃失败的命运。但它猛烈地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促进了人们的觉醒。封建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在不改变封建的社会制度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机器生产,建立近代工业,生产洋枪洋炮。但甲午战争的失败,彻底打碎了洋务派“自强”“求富”的幻想。在这种情况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不断致力于维新变法的宣传,他们认为中国的社会不“变”就没有出路,不“全变”也没有出路。认为学习西方不能局限在物质文明的层面上,而应更进一步地寻求“变法”,主张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制。这一思想冲破了传统的封建思想的禁锢,开创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先河。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此,“社会主义”一词在我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毅然选择了革命的道路。他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并在同保皇派的论战中扩大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胜利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篡夺,孙中山及其同伴们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最终未能实现,中华民国名存实亡。

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冲破了几千年来维护封建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旧观念,代之以科学和民主的新思想、新文化,启蒙了人们的思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作为本世纪中国的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与发展开启了希望之门。中国革命从此进入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在这一时期,党内“左”、“右”倾错误思想曾占据主导地位,给革命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使党面临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左”、“右”倾错误思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最终排除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干扰与束缚,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全党实现了一次思想的伟大解放。中国人民从此在以毛泽东思想为科学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实现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很快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经从“向苏联学习”,到“以苏为鉴”的思想转变,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由于我们党缺乏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对建设中面临的速度问题、阶级斗争等问题存在着“左”的认识,逐渐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导致出现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灾难。“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在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首先想到的是解决党的思想路线这一重大问题。他旗帜鲜明地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支持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标志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恢复和确立。这次思想解放的意义在于结束了一个僵化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旧时代,开创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的情况、新的问题不断呈现出来,加上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人们的疑虑、不解增多。为了澄清是非,转变观念,统一认识,1992 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用新的思维、新的视野说出了一些“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再次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实际,吸取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了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模式,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将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复兴阶段。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是人类本质和理性的反应,社会主义不是什么虚幻的空想遥远的理想,是人类生活的现实。但要真正使其成为美好生活的样板,各国人民一定要遵循历史规律,与时代变化和本国实际相结合,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在吸纳人类文明的各种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

第二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结课作业

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党课讲稿 尊敬的XXX书记、XXX局长,各位领导、同志: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在XXX市委党校与在座的各位见面。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市委党校诚挚欢迎大家的到来!我们都知道,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从中国和世界两个区域视角来讲解。不同的取镜,就会呈现不同的直观感受和解读。那么,中国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又会让我们产生怎样的感触与思考呢?根据XXX书记的指示,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接下来我所要授课的主题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希望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不吝指出问题。现在,课程开始。

一、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篇序言 任何一部历史的撰写,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可以说,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有它蹒跚学步的前奏。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百年黑暗近代史的序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恶化的过程之中,我国人民任人宰割,身陷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期间,多少仁人志士慨以当慷、前赴后继,为拯救国民探索出路、四处凿壁、呼号奋战。然而,由于他们始终奔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之上,终究未能在救国之路上走通、走成、走完。

1917年十月革命为满目疮痍的中国送来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麻木的广大工人、农民脱下沉睡的外衣,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发出摆脱压迫与剥削的呐喊与警醒。这个时候我们国人才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跟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尤其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事件再次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大胆尝试与无限智慧。随后,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顽固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的伟大胜利。


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夕《论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插上指路牌。可以说,国人也曾在1949年10月1日前思考过诸如新中国应该走什么道路、应该建成什么性质国家等问题。庆幸的是,革命的成功让人们对资本主义道路报以坚定的否决。可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之外,新中国难道要选择封建主义吗?就在国人议论纷纷、迷茫困惑之际,我们党伟大领袖毛主席大笔一挥,著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旗帜鲜明地告诉国人:“走俄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最终的答案,即社会主义道路。由此,新中国的历史随着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书写同步进行,开启了中国人民的新历史。

二、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篇章基调 新中国的成立虽然成功搭建起社会主义发展主体框架,但还缺乏社会主义制度主心骨的支撑。因而,在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新中国致力于打造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心骨。

1949年至1953年,中国陆陆续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下来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剿匪除恶霸、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事件,有力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切实恢复了残破的国民经济。

1953年至1956年,中国通过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我们党适时提出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国家要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一化三改”。期间,我们党依据当时中国国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到“一化三改”运动之中。1956年,新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这标志着我们这样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的新民主主义大国,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的变革,更是一个国家历史基调的奠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完全正确的。整体上来说,在一个4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制度转型,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胜利。不得不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石。


1956年至1966年,新中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十年。需要着重指出的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树立了一个良好开端。不同于苏联否定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观点,新中国准确判断社会主义社会状况,表明敌我矛盾并非社会主流,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即人民内部矛盾,确实占了主体。这一论断在当时的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都起到了振聋发聩和独树一帜的作用。但是,1956年苏联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引发了世界性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由此,新中国1957年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发动进攻。进而,国内的反右派斗争被扩大化,大量人民内部矛盾被当作敌我矛盾。在这样的国内外不稳定发展趋势影响下,我们党在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虽然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但却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催生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因此,我国被迫在1959年至1961年进入生产生活困难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到重大损失。好在国家领导人及时调转航舵,通过1960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及1962年“七千人大会”,国民经济得到顺利恢复与发展,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起承转折段落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理同样适用于勤劳、勇敢、奋斗的中国劳动人民身上。当新中国沉浸在碰壁、迷茫、挫折的困境之中时,改革开放一声炮响,将步履蹒跚的中国推向新世纪的迎风潮头。

1978年,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伟大决策扭转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进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钥匙打开了人民群众身上的教条主义枷锁,让人们的内心从曲折的过去解脱出来,重新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完善社会主义及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创造新动能、提供新动力,我们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再次节节高升、蒸蒸日上。

1982年,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中国社会主义加上“特色”内涵。我们根据国情实际和时代特点,通过艰辛探索赋予
了鲜明的中国发展特色。自此,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愈加“特色”、更加闪耀。由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逐渐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理论、基本道路、基本路线。在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毛泽东主席时期开始探索的,但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机制,则是在邓小平同志时期完成的,两者属于前后继承关系。也就是所谓的“始于毛,成于邓”这个说法。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一段从建立到建设再到完善的历史,是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发展、在挫折中前进、在困难中成长。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汗水与心血,让我们为国人、为自己鼓掌致谢。

同志们,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是世界上的不平凡历史。我们经历多少风风雨雨,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经历多少坎坷磨难,才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逐步强起来;我们经历多少泪眼婆娑,才最终走向了伟大复兴。应该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我们走对了。

最后,希望对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我们十四亿中华儿女奋力在新时代阳光普照下,继续谱写华丽新篇章。

我的授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创造力凝聚力感召力。系统阐述了民族复兴的深刻内涵、历史方位、实现路径和战略步骤,使我们实现了精神上的完全主动、战略上的完全主动,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提供了行动指南。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政治意志、政治立场、政治主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是指导我们党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强大武器,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对中华民族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深远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多次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新疆工
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新疆考察,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从战略和全局上审视、谋划、部署新疆工作,确定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为进一步做好新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通过学习,感受颇深。现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学习体会 第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改进作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必须保持冷静清醒和坚韧执着,一刻不停歇地推向纵深。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以“两个维护”,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方向,“严把三关”即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不断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第二四个自信”是贯穿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精神主线。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足以支撑我们的“四个自信”。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课堂上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为何值得自信,把坚定“四个自信”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第三我们要做好宣传教育文化工作,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方面的问题,筑实文化自信的根基。一是筑实认知认同根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传承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教育体系;二是筑实创新创造根基,以思想理论、学说体系、文艺作品、文化新业态等的精彩纷呈,把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新成果奉献给世界;三是筑实民众素质根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文化发展的全过程,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检视问题
(一形式方面满足于一般性的学习。特别是政治理论学习多,业务学习少;泛泛学的多,认真领会少;学得多用的少。突出表现在:研究探索不够,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紧密,缺乏思路。

(二工作部署多,检查指导少。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现象,在推进学校工作方面不能结合实际现状不断探索更适合高效的方式方法。

(三群众工作缺乏创新,固守传统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总是沿用原有的各种方法制度,不能够提出新思路和新办法。

三、反思根源 (一思想上重视程度仍需提升。忙于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少,学习方式单一。对于所学习的内容,多以笔记形式,缺少对学习内容的思考理解。

(二工作上缺少对理论学习知识的思考和理解。多以文件指导建议落实工作,缺乏结合实际情况的思考和探索,缺少对更高效的方式方法的探索。

(三创新精神有所欠缺。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时,倾向于按照常规、传统的方法、流程来,没有加入过多自己的思考,创新精神还不够,需要加强会上讲话或发言,特别是开大会时,还是有讲空话、套话的情况。

四、整改措施 加强思想认识,认真学习理论知识,通过认真做好笔记,反复阅读学习,理论联系学校及自身实际,记录学习心得等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理论学习的思考和理解。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精减会议,多以实地调研、座谈等形式开展工作,及时了解一线老师的想法,多听取老师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加以利用。多学习、多探索,转变工作作风,合理进行学校管理工作的创新。

五、努力方向
(一深入理论研究,扎实理论素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运用到常规的教研活动中,加强政治思想意识。坚定不移聚焦总目标,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硬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坚持抓早抓小抓快抓好,运用法律武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维护稳定。

(二深入一线教师调研工作的开展情况,走进课堂,贯穿德育教育。多向身边的优秀党员和同志学习,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对自己的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提高思想觉悟,做到思想上有明显提高,政治上有明显进步,作风上有明显转变,纪律上有明显增强。

(四加强开拓创新精神,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第三篇: 社会主义发展史结课作业


社会主义发展史尔雅
1【单选题】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进化过程,促成这种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因是(C)。A、经济发展B、科技发展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社会体制建立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回眸。
1【单选题】(C)是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A、傅立叶B、欧文C、莫尔D、圣西门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华文明相融相通。
1【单选题】我国古代思想家(D)渴望建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A、韩非子B、荀子C、老子D、孟子人类向何处去
1【判断题】资本主义是一个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制度。√现代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多选题】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使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出现了(BCD)等特性。A、平等性B、自发性C、盲目性D、滞后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1【判断题】1831年,法国里昂纺织工人发动了第二次武装起义,并大获全胜。X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的不成熟预见。
1【多选题】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的背景下,19世纪上半叶欧洲爆发的著名工人运动有(ACD)。A、英国宪章运动B、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C、法国里昂工人两次武装起义D、德国西西里亚织工会起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与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单选题】(A)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法兰西内战》D、《反杜林论》《共产党宣言》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1【多选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扼要论述了(ABCD)理


论基础。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政治经济学C、阶级斗争学说D、社会主义建设学说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
1【判断题】马克思的《给祖国纪事杂志社的信》中包含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单选题】(C)这一著作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A、《十月革命》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C、《四月提纲》D、《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十月革命开辟人类历史新纪元。
1【多选题】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包括(ABCD)。A、促使世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实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C、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期D、鼓舞了世界上的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信心先进分子艰辛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1【单选题】(A)年,我国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A、1840B、1842C、1850D、1862觉醒的年代 觉醒的中国。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