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完整文档)

时间:2022-05-24 08:49:3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完整文档)

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5篇

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篇1

三、发展云南三台旅游的思路

1.生态旅游进行合理规划,生态旅游开发必须做到有控制、有选择行进行保护性开发,对不具备开发能力以及开发条件尚不成熟的,一律实行严格的封闭式保护,对开发条件骤于成熟的,应认真做好以下工作:规划先行,实行有序开发,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规划强调规划、建设、管理、监测等多种系统环节,只有规划和监测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保护性开发才会落到实处,要建立环保奖惩制度,健全职责范围岗位责任制,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生态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要在对生态旅游地区全面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同时,规划是要注意多方的参与,普通征求所以与区域总体布局等相关利益集团的人员的意见。

2.加强政府的宣传与管理。面临着日益开放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云南旅游业,竞争更加激烈。与过内外著名的精品景区相比,云南知名度高、吸引力强的景点特点不突出,规模小、档次低,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不配套,在旅游市场上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不强,在竞争十分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抓好宣传促销工作,努力开拓过内外市场,是保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政府主导旅游发展,应当科学处理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政府主要对旅游业实行宏观调控,而不是以政府代替企业或市场本身。地方行政领导不得越权审批资源开发项目,不得利用行政权利干预环保执法,并制定相应的约束机制给与保障。把资源生态状况作为考核干部的只要内容。政府所要做的就是以弥补“市场缺位和市场失灵”的弊端为依据,对旅游企业实行间接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来进行系统实施。

3.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补偿机制。云南地区应该按照“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原则,由国家出面,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政策,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由国家唉对下游生态受益地区统一征收生态保护税再返还给上游生态建设地区和人民;
通过国家唉预算,加大对西部生态重建生态旅游产业的专项补贴范围和数额,对西部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地特别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建设项目应优先向这些地区倾斜,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给与补贴;
继续实行有利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休养生息政策;
加大国家的综合扶贫力度;
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基金等等。

参考文献:

刘德谦;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个人诊释

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篇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湘西少数民族风俗及其民族特色旅游业调研策划书

一、湘西少数民族风俗及其特色民族旅游业调查.......1

二、附件一:
调研团队简介........................15

三、附件二、地理交通信息.........................16

四、附件三、民族风俗资料..........................20

五、附件四、调研提纲..............................24

六、附件五、相关规章文件...........................28

湘西少数民族风俗及其特色民族旅游业调研

一、调研主题

揭开湘西神秘面纱,探寻本土民族风俗,

二、调研背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
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总人口273.93万人,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七县,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南省唯一被列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本地特质归于“神秘”与“古老”。

“神秘”在于它的地理环境以及民族构成。地理上,湘西属于山区,地貌以丘陵为主。因此,当地交通自古欠发达。久而久之,湘西便成了失意古人的流放之地,如屈原,范仲淹都曾在湘西逐流,并写下了《离骚》、《岳阳楼记》等名篇。在文人笔下,湘西为蛮夷之地;
多草木,多花鸟,风景美妙绝伦,同时,民族种类众多。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居住着30多个少数民族,在国家“尊重少数民族及其民族风俗”的相关政策下,各个少数民族得以很好地传承本族的各种民族风俗,形成了湘西独具特色的民族风俗之景。

“古老”在于当地少数民族风俗及文化的保存完整。自治州州政府在对当地民俗保护方面意识强,力度大,致使多座古镇、古寨被保存下来,具有代表的古镇有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的凤凰。

聚集众多少数民族的湘西,拥有着许多独特的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吸引着各地的游客,使湘西成为了一个极具民族特色的旅游胜地。

环境优美、拥有别具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他们以自己独特的地域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旅游者,同时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本地投资者。商家将湘西的各民族风俗,如待客礼节、节日习俗、建筑风俗农作方式、餐饮习惯、菜品菜系等进行挖掘、包装,并将其中极具代表性的风俗进行完美化,商业化。如此地民俗挖掘使得湘西以少数民族风俗带动的旅游业按其独特的方式蓬勃发展。

现今。人们对湘西这种模式的旅游业既有肯定也有否定。邓小平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团队怀着对湘西少数民族风俗的向往以及对湘西民族特色旅游业的模糊理解决定利用暑期时间,就此问题开展一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三、调研目的

1、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党90周年和建国62周年之际,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积累大学生研究祖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经验。(ps:湘西是湖南唯一被列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

2、走进湘西,了解其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旅游文化,概括湘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

3、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了解不同民族的风俗,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为创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微薄之力。

4、知行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培养提高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感恩,培养为西部奉献的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

5、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环保问题,此处正是我们在大学里的主修方向,提早了解该方面现状,有利于今后的学习与就业。

6、扩大我们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湘西至整个江南地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学子报考我校。

四、调研意义

1、作为热爱祖国、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大学生,这次活动为我们对西部大开发有更能为深入的了解。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爱国精神以及敢想、敢做的实干精神。

2、从旅游业着手,更容易激发大家的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通过了解当地的少数名族风俗习惯、饮食习惯、文化习惯等来达到促进民族和谐的目的。

3、活动使大家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的同时,对少数民族风俗及湘西特色旅游业有了进一步了解,这是校训“知行合一”的充分体现。

4、本次活动的主题涉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与专业有着完美的契合点,更有利于对专业的理解和认知,为进一步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5、在活动中,大家与社会零距离接触,能了解、学习、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这对于一直生活在校园里的人来说,无疑是次成长的良机。同时,也让我们能有机会将所学知识置于实践中,实现知识本身的价值。

五、调研对象

选定的不同民族聚居的古寨,领略民族风俗

湘西本土作家

旅游经营主体:旅行社、餐饮行业、酒店行业、旅游纪念品商店、公共交通系统和私人车辆租赁行业等

旅游消费主体:来自不同客源地的各类型旅游者

六、调研方式

文案调查:通过网络、图书馆、各种专题电视节目收集有价值的外部资料。深入古寨,获取古寨民族风俗的内部资料

实地调查:走访古寨及湘西本土作家;
实地问卷调查,口头谈访

七、调研内容

湘西民族特色旅游业现状调研

(一)、对于推出新景点的调研

1.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运输,水,电通讯)

2.分析新产品的设计,调查旅行线路设计的合理性。产品的构成要素(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目的的的可进入性——当地社会的承受能力,提供给旅游者的价格)

3.旅游促销

(1)针对旅游者:赠送纪念品,优惠券,减价

(2)针对产业市场:如客运公司促销活动,包括折扣,累计积分

(3)针对推销人员:红利,销售竞赛

4.公共关系

包括新闻发布会,名人公关,演讲公关,展览演示,会议研讨,电视栏目制作

(二)、已有的景点

1.景点类型的定义

⑴文化类型:少数民族聚居地,如特色民族古寨、古镇。以风俗为支撑点,开拓旅游业的发展。

⑵自然类型:利用当地特有的地貌以及自然景观,如河流——凤凰沱江;
山脉——武陵山等),开发旅游资源。

⑶其他类型:专门为吸引游客而修建的场所和建筑,如休闲山庄。

3.景点的民族特色成分分析   

⑴ 景点位置:统计该地的少数民族的居住情况。

⑵ 景点内容:记录景点内的所有活动内容,特别记录与民族风俗有关的。

⑶ 景点活动方式:便于后期整理分析材料时概括湘西旅游业的特点

4.景点的产品构成

(1)硬件设施:各个古寨、古镇,商店,餐饮,休息场所

(2)软件设施:从业者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技巧,程序

(3)顾客的期望值:顾客对游览的预期期望

5.景点的产品层面(菲利普.科特勒关于产品的5层次理论)

(1)核心利益:带给游客的感受和气氛

(2)基础产品:各种游乐项目,景观

(3)期望产品:干净的卫生间,合理的客流量,安全的保卫措施,便利的交通

(4)附加产品:可以与其他竞争者区别的服务

(5)潜在产品:未来的发展

6.危机对湘西旅游业的冲击度计量

7.危机消退后激活市场的手段方法

8.研究景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旅行社的调研

(四)、旅游商品的调研

1.商品的分类:

精神:民族风俗的体验,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

实物: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消耗品,

2.商品特征的分析:民族性,实用性,纪念性,艺术性,地方性

3.商品的设计问题:品种,内涵,实用性

4.商品的推销,包装

5.商品的销售渠道

旅游业发展对本土民族风俗的影响

(一)、对于过去十年以及现在湘西旅游业发展的调研

1.旅游业给当地带来的经济效益占总效益的百分比

2.参与旅游业的人数变化

3.日,月,季,年客流量的变化

4.政府在旅游业投资比例的变化

(二)、对于保存完整的民族风俗进行记录统计

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等

(三)、对于已消失的民族风俗进行记录统计

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等

(四)、对于经常商业表演的民族风俗进行记录统计

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等

(五)、从表面看本质,结合所学知识解并概况湘西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对本土民族风俗(传统文化)的影响。

八、调研安排

1、人员安排

活动队伍计划由7人组成。设队长一名,副队长两名,会计一名,现金出纳一名,摄影师一名,官方文字记录员一名。

2、前期工作

(1)、队长组织进行知识培训(时间:外出实践前一到两周;
方式:印发必备出行知识讲义或建立聊天社区)。包括湘西地区基本情况与民族禁忌、安全知识与应急预案、调查研究方法、出行纪律等。

(2)、物资准备。包括生活用品,必备药品,必备材料(如学生证、实践证明)以及相关器材,如手提电脑(便于实践期间与组织的交流以及材料的整理)、照相机(便于材料收集)等。

(3)、签订安全协议,购买或确定已购买保险。

(4)、购买火车票或车票,确保每个队员能按时到达首站(注:实践开展时间在假期,队员从自家出发,车票不便统一订购,初期商量决定在吉首碰头)。

3、路线安排(图见附件二)

队员于活动开展前一天赶赴吉首汇合,并留宿一晚,略作休整。

活动路线:凤凰古镇→新晃侗族自治县→德夯苗寨→边城茶峒镇→老洞古寨→桑植县白族聚居地

4、具体流程

九、经费安排

1、费用预算:

申请金额(单程火车费及客车费):105x2+46x5=440

2、管理事项

1.全队设会计一人,负责记账,现金出纳一人,负责管理公共现金。

2.出发前全体队员交总预算费用的四分之一于所在队出纳,并由其代表全队建立公共账户。

3.出纳负责定期收取队员费用补入公共账户,确保公共账户任何时候现金余额为正。

4.每天活动结束后,会计需进行账实核对,并将结果通报全体队员。

5.会计记账使用明细账单,记账需清晰可认。

6.会计人员应保留好全部账单和收款凭据,以便回校后的总结和报销工作。

十、安全事项

1.对全体队员进行安全责任意识培训,签订安全协议,确保各人对自己的安全绝对负责。

2.所有队员行前都必须购买保险。

3.建立战略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在途中任何情况下全队不会缺食少水缺药。

4.全程选择有安全保障的交通工具和餐馆,坚决不坐黑车,到正规的餐馆就餐。

5.与团委、家人等随时保持联系,坚持每日一报。

十一、活动展望

1.团队顺利整体完成的实践课题调查报告及总结。

2.分析回收的问卷调查,得出数据,总结出结论。

3.整理走访中的笔录,得出有价值信息 。

4.个人小结及感受。

5.有代表性的照片,视频以及PPT展示。

6.接收单位评语及队友互评。

附件一、调研团队简介

附件二、地理交通信息

附件三、民族风俗资料

附件四、调研提纲

附件五、相关规章文件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暑期实践策划小组

附件一:
调研团队简介

一、队名:湘西民族风情及旅游业调研实践队

二、口号:知为骨,行为羽,展翼翱翔

三、团队隶属单位: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与管理系

四、成员简介及分工:

队长:覃郁

副队长:郭亮、刘翔

会计:杨河荣

现金出纳:肖南

摄影:丁紫磎

官方文字记录员:张宇燕

五、团队力量分析:

1、本队伍有五名来自湖南本地的队员,对湖南有较深的了解,使我们这次实践活动的完成更为便捷且安全。

2、成员组成包括大一和大二的学生,且来自两个不同的系,有学长的帮助使我们的活动能更为完整、周密,且更利于团队合作。

3、本组成员各有所长,组长覃郁组织能力强、副组长郭亮社交能力强、副组长刘翔心态好且任劳任怨、会计杨河

荣较为心细善于理财、现金出纳员肖南合作能力强且善于理财、摄影员丁紫磎摄影及电脑技术水平较高、官方文字记录员张宇燕文学功底深厚、文字基础好。

4、大家都对这次社会实践充满自信和兴趣,对活动的成功很有帮助。

附件二:地理交通信息

一、地图及列车时刻表

活动开展前队员分布位置

(湖南省)

(江西省——吉安市)

湘西各景点分布图

列车时刻表

(外省同学两名)

备注:本省同学五名,由于路线选择繁多,大家暂不定乘坐客车车次。

二、活动路线 (附图)

队员于活动开展前一天赶赴吉首汇合,并留宿一晚,养精蓄锐。

活动路线:凤凰古镇→新晃侗族自治县→德夯苗寨→边城茶峒镇→老洞古寨→桑植县白族聚居地

附件三:民族风俗资料

一、土家族

土家族大致属于多神信仰,很多人没有自己明确的宗教信仰。人们以前普遍崇拜祖先,迷信鬼神,大部分人遵从道教的一些信仰,因此形成一些特殊的禁忌。现在,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人们的信仰越来越少,只留下了一些不甚严格的信仰和禁忌:

1、腊月二十九晚上全家洗澡净身,准备过年。

2、正月初一到初六这几天不动刀叉,饭菜都是年前做好的。

3、小孩不能吃鸡爪,吃了写字手会发抖。

4、未婚男女不能吃猪蹄,吃了怕找不到对象,即使有对象的也会分手等等。

5、初一至初六,农民不劳作,商家不营业,尤其是理发店不开张。

6、吃团圆饭时不能泡汤,据说今后外出时会经常淋雨,意味着来年的事业也将“泡汤”。

7、正月初一至十五凡属牛、蛇、龙的人不能挑水。

8、过年期间尤其是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大人不许打孩子,小孩也不许哭。正月初一不准吵架,不准骂人。

9、大小年两天不推磨,舂米。

10、大年三十不洗衣、不做针线活。

11、正月初一不论屋里面多脏都不准洒水、扫地,以免财气扫出门。

12、大年三十吃团年饭时小孩不许吃猪尾巴,以免长大后留下摇头的毛病。

13、吃年饭的时候不能把饭碗摔碎,因为这样是破碎(破岁)。

14、没有给人拜年前,一般不能串门。

二、苗族

苗族人相信鬼神的存在,并将其分为“善神”和“恶鬼”两大类。因此其宗教活动常因善恶对象之不同而有别。对被认为能造福於人的善神作虔诚的供祭,对那些被认为专门与人为祟的恶鬼,则采取躲避、驱赶和进行不得已的讨好或哄骗。

在与苗族人交往中需禁忌一下几点:

1、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

2、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

3、交谈中用敬语称呼;
迎客要穿节日服装;

4、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

5、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客;

6、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
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尤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7、 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
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

8、 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

9、 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
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

10、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

11、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12、不吃牛羊肉 忌狗肉上灶 忌在屋里煮蛇肉 父母或同村人去世 一个月内忌食辣椒

三、侗族

1、春耕必须选择属“土”的日子;

2、雷劈过的树不能用来盖房;

3、出殡时,路途中棺材不能触地,要小心抬到墓地;

4、殉葬品忌用铜器和铁器;

5、为祭女性神“萨”,修建“萨坛”期间, 全寨吃斋,禁止生人进寨等。

6、户内供奉祖先的神龛,为最神圣之处。一切凶器,刀、松、剑、戟、戈、矛、弓、弩,甚至棕索,都不准放置其上

7、寨内举行祭礼活动期间,禁忌外人入寨。

8、禁忌标志为用斑茅草打4个结,结成十字,悬于寨子口处。

四、白族

1、忌讳担空桶空甑回家;

2、借用人家的水桶或甑子,还人时甑里留勺饭桶里盛点水;

3、自家担桶出外劳作,回家时也要满担而归,意在饮原不竭;

4、忌讳别人家的屋梁头正对自家的大门,若有此状,须钉上一块“对我生财”字牌遮蔽改之;

5、忌在家里屋里口哨吆喝,不论大人小孩如有此行并表现,要受责备,认为是粗俗不雅,而且会招来鼠患。

五、瑶族

 1、忌用脚踏火炉撑架;

2、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

3、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

4、忌坐门槛;
穿草鞋不能上楼;

5、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

6、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

7、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等。
    

附件四:调研提纲(一)湘西特色民族旅游业现状调研提纲

一、对于推出新景点的调研

1.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运输,水,电通讯)

2.分析新产品的设计,调查旅行线路设计的合理性。产品的构成要素(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目的的的可进入性——当地社会的承受能力,提供给旅游者的价格)

3.旅游促销

(1)针对旅游者:赠送纪念品,优惠券,减价

(2)针对产业市场:如客运公司促销活动,包括折扣,累计积分

(3)针对推销人员:红利,销售竞赛

4.公共关系

包括新闻发布会,名人公关,演讲公关,展览演示,会议研讨,电视栏目制作

二、已有的景点

1.景点类型的定义

1文化类型:少数民族聚居地,如特色民族古寨、古镇。以风俗为支撑点,开拓旅游业的发展。

2自然类型:利用当地特有的地貌以及自然景观,如河流——凤凰沱江;
山脉——武陵山等),开发旅游资源。

3其他类型:专门为吸引游客而修建的场所和建筑,如休闲山庄。

1.景点的民族特色成分分析

⑴ 景点位置:统计该地的少数民族的居住情况。

⑵ 景点内容:记录景点内的所有活动内容,特别记录与民族风俗有关的。

⑶ 景点活动方式:便于后期整理分析材料时概括湘西旅游业的特点

2.景点的产品构成

(1)硬件设施:各个古寨、古镇,商店,餐饮,休息场所

(2)软件设施:从业者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技巧,程序

(3)顾客的期望值:顾客对游览的预期期望

3.景点的产品层面(菲利普.科特勒关于产品的5层次理论)

(1)核心利益:带给游客的感受和气氛

(2)基础产品:各种游乐项目,景观

(3)期望产品:干净的卫生间,合理的客流量,安全的保卫措施,便利的交通

(4)附加产品:可以与其他竞争者区别的服务

(5)潜在产品:未来的发展

4.危机对湘西旅游业的冲击度计量

5.危机消退后激活市场的手段方法

6.研究景点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三、 旅行社的调研

四、 旅游商品的调研

1.商品的分类:精神:民族风俗的体验,少数民族的文化了解

实物: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消耗品,

2.商品特征的分析:民族性,实用性,纪念性,艺术性,地方性

3.商品的设计问题:品种,内涵,实用性

4.商品的推销,包装

5.商品的销售渠道

(二)旅游业发展对本土民族风俗影响调研提纲

二、对于过去十年以及现在湘西旅游业发展的调研

旅游业带来的效益分析表

旅游业信息表

客流量信息表

风俗信息表

二、从表面看本质,结合所学知识解并概况湘西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对本土民族风俗(传统文化)的影响。附件五:相关规章文件(一)2011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

本人自愿参加2011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保证本人身体和心理状况适合参加本次社会实践,对本次社会实践的目的、性质、实践地的情况以及可能的风险有清楚的了解,详细阅读并全部理解教育部令第12号《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2002年9月1日生效)。在我团队社会实践期间,本人保证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纪律,严格执行学校关于暑期社会实践的各项规定。如出现下列情况,依据本责任书和有关规定处理:

1、本人自愿购买保险;

2、本人财物的遗失、被盗、毁坏等经济损失由本人承担;

3、由于本人过错、不可抗力、意外事件导致的自身人身伤害依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2号)第十二条处理;

4、本人实施的违法行为或违反实践当地各项规定以及民族习惯等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引起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5、由于本人的过错造成的第三方的人身伤害或经济损失由本人承担。

我已详细阅读并认可此责任书,对整体内容和各项规定均无异议。

团队名称:

系 别:

班级学号:

本人签字:

(二)2011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守则

本守则是特别为2011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暑期社会实践制定的,立项团队应严格遵守本守则。

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行领队负责制,各团队设领队一名。

2、各领队在申报立项、领取经费、开展实践和总结工作中全权负责。

3、各团队应持接待单位的接收证明和团队项目申报表在校团委办公室登记立项。实践完毕后,在开学后二周内向团委提交活动总结报告、实践成果、宣传海报、团队成员个人小结(每人一份)和接待单位的评语。

4、各团队成员应尊重整个团队的安排,认真完成各项实践任务,不擅自行动,对自己的行动负责。

5、各团队成员应积极对实践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6、各团队成员如遇意外情况需退出实践活动,应向领队提出书面申请,批准后方可离队。领队应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将具体情况上报团委。

7、各团队成员应衣着得体,举止文明,谦虚有礼。

8、各团队成员应遵纪守法,维护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声誉和形象。

9、各团队负责人应组织好团队完成学校和接待单位交给的任务。

10、各团队领队应妥善处理团队内的分歧,遇意外事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团队的团结和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11、各团队内各项事物应由集体讨论决定,统一意见后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12、各团队应本着节约合理的原则办好有关事宜。

13、各团队须尊重接待单位的协调安排,不得擅自向当地组织提无理要求。

14、各团队不能随意接受贵重礼品。

15、本守则的解释权在共青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委员会。

队伍名称:

领队签字:

(三)2011年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暑期社会实践

安全注意事项

一、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活动过程中,个别同学因对当地气候和地区环境的不适应而导致晕厥或者突发疾病,或者因被蛇和蚊虫叮咬等原因导致的伤害。

2、在活动期间不慎被盗被抢,以及可能遭受到人身伤害。

3、实践成员遭遇交通事故。

4、活动时接近危险设施或到危险地段。

5、实践成员与社会人员发生纠纷,身体受伤。

6、实践成员因种种原因,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7、参与大型社会活动时,人群发生拥挤、踩踏并可能由此产生伤害。

8、活动中发生火灾等突发事件。

9、高温天气下导致中暑。

二、应对措施

1、外出活动时,实践成员应掌握基本的生理卫生常识和相应的急救知识,随身携带常用应急药物;
在遭遇此类非人为性的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果情况严重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另外在实践期间,注意搞好个人卫生。

2、增强实践成员的安全自卫意识,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理,保管好个人贵重财物;
同时在实践中减少单独活动和夜间活动,尽量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活动行程应及时向团队报告,不单独到陌生或者荒僻的地方。遭遇偷窃、抢劫以及其他意外伤害,应保持冷静,灵活应对,以保证自身安全为前提,并及时报案。

3、加强实践成员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事故发生后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并注意保护现场,及时向相关交通部门报告。

4、活动期间尽量远离危险设施或到危险地段,如果需要接触时,必须有专业人士陪同,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5、在公共场合注意自身言行举止的得体,尽量避免与人争执,采取克制忍让的态度。如与社会人员之间发生争吵甚至斗殴,现场同学应尽快及时制止,防止事态恶化;
如不听劝阻,应迅速联系公安部门共同处理。

6、与所在系、校团委或实践部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通畅。

7、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在公共场所或参加大型活动保持秩序,注意自我保护,在踩踏事故受伤后及时送往医院。

8、掌握基本安全常识,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场所,如发生火灾等灾害,一切以保障人员安全为第一位,及时组织人员疏散逃生,同时通知相关部门。

9、一旦出现中暑症状,我们应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
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

三、药品主治症状

氟哌酸——治疗腹泻 颠茄片——主治腹痛

VC银翘片——主治感冒 扑热息痛片——治疗退烧

银黄颗粒——消炎、解毒、去火

藿香正气水——主治中暑、感冒、腹泻、腹痛

四、团队责任

各实践团队必须严格遵照以下说明:

1、出发前,应再次与实践地联系,确保所有安排(如食宿交通)都已妥当。

2、出发前,应办理好在实践地活动所需的必要证件和证明。

3、出发之前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安全情况,组织学习基本安全问题的预防措施以及应对技巧,熟悉当地习俗和历史地理等情况,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应急准备。

4、实践过程中,强调组织纪律性,成员要听从领队老师或负责人的指挥,负责人应与每名队员随时保持联系。

5、整个活动过程中,队员们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遇到突发事件,应该沉着冷静,共同解决。

6、对于因为个人不注意日常安全引起的事故,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

7、各团队每天开总结会一次;
各团队领队每天必须与各系学生主任或指导教师联系一次,汇报实践情况;
各团队每天必须保持与组委会办公室联系一次,每天上交总结材料一次,可以邮件和短信的方式。

(四)出行纪律

一、关键词

团队:团结队友,注重分工协作。相互帮助照顾队友,一起分担快乐与忧愁。

乐观: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乐观的态度。

包容:在个人吃住习惯、性格偏好、意见看法等方面与队友发生冲突以及在队友犯错误时保持包容。

低调:非团队活动时间,在所到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家餐馆、任何一家旅店保持低调。

尊重:尊重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与民族习惯,哪怕与自己格格不入。

二、队内人员协调

1.在日常事务上,团队采取队长负责制,队长不在时,则由副队长全权负责。负责人在做决定前应广泛听取意见并进行集中,负责人做出决定后,要求大家必须令行禁止,统一行动。当负责人因武断而不能再代表大多数人利益时,经半数以上队员提议后,应进行改选。

2.在重大问题上,团队采取绝对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任何人都有权保留自己的意见,并随时与大家进一步交流,但都必须服从多数人的意见。

3.队员应各司其职,充分完成好自己的任务。同时应尽力关心照顾好自己的队友,尤其要照顾好女生。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在团队不受欢迎,大家应相互关怀,营造一分融洽的大家庭气氛。

4.沿途中会有许多预想不到的困难,大家应尽力保持一分平和的心态。远行时,偏激、冲动、抱怨、相互指责的言行,既不能解决问题,又容易伤害彼此的感情,其害猛于虎。大家遇事应相互理解,相互宽容,彼此充分信任,这样才能确保活动的成功。

三、涉外礼节

1.活动中一般统一服装,便于辨认。每到一处停留时,如以个人名义外出购物、游玩,须着便装,注意不要引起太多注意。

2.在与当地居民交流交谈时,应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代表东大出来的学生,言谈举止符合自己的身份。

3.尊重所到之处的民情民风,时刻保持礼貌态度。对于少数民族的茶酒食礼节更应特别注意,在行前务必查阅相关资料,有所准备。

4.在任何情况下不可参与到当地人的冲突或矛盾中。如与当地人发生矛盾或冲突,应保持克制,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5.禁止在公众场合吸烟。在接待方招待进餐时,主人不提出饮酒时,不许自己要酒喝。当主人以酒相待时,应尽量少喝,绝对禁止酗酒。凡饮酒过量者,除被视为违纪行为外,还将被暂时取消饮酒资格。任何酒后言语不清、行动失控、呕吐者均将被视为饮酒过量。

6.当与接待方搞任何活动时,队员应对对方充分尊重,不要大声说笑,不要私下交头接耳,更不要因疲惫等各种原因在一边睡觉。当双方对问题看法有分歧时,可进行友善的探讨,当无法进行沟通时,我们应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尽力保持友好融洽的氛围。

7.当遇接待方请客吃饭时,应注意自己的食风,不要埋头苦吃而忘了与主人交流,也不要忽略饭桌上的基本礼节。

四、其它

7.本守则自公布之日起实施,队长亦有权根据当场情况的变化做出灵活处理。

8.对于本守则中各项规定,活动的参加者应尽量做到自觉遵守,对于出现的违规现象,由队长出面予以劝阻和纠正,并进行职权范围内的处理。

(五)免责声明

本次活动为非营利自助户外调研活动。户外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可预知性。参加者对自己的行为及后果负完全责任。

领队除接受大家监督、有责任控制费用和公开帐目外,不对任何由户外运动本身具有的风险以及往返路途中发生的危险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凡参加者均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如在活动中发生人身损害后果,赔偿责任领队不承担,由受损害人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声明依法解决。代他人报名者,被代报名参加者如遭受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领队不承担。

本声明中关于免除领队组责任及赔偿责任之约定效力,同样及于队中其他只能人员。

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篇3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我国的贡献
作者:周秦
来源:《智富时代》2015年第03期

        【摘 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总体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意义。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更加多元化,从我国少数民族的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依旧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总体经济水平呈现出增长,但不是快速增长的现象,同时与地区经济相比,差距很大。文本针对少数民族经济及其对我国的贡献进行几点研究分析。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促进作用

        一、引言

        少数民族作为我国民族结构中重要的构成要素,不管是文化还是经济的发展,都直接影响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建设,因此立足于少数民族发展现状,尤其是经济发展方面,制定符合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长足发展与进步是非常必要的。

        二、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含义

        少数民族经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那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特色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而民族特色经济则是从民族学的角度出发,在市场经济发挥的趋势下,如果单一的发展地区经济,必然会导致民族特色的经济的衰弱和消亡。严格来说,这两个个方面分属于两个概念体系,科学的理解前者是从民族的角度发展经济,而后者是从地区的角度发展经济,但是在实际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过程中,两者必须要同时进行,因此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繁荣。

        三、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策略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促进树立正确的民族发展观

        经济发展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人的发展,只有实现了人的发展,才是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是符合现阶段我国科学发展观理念要求的。以人为本是我国民族发展的关键。一个民族的发展,还在于它的价值观念,建立科学的民族价值观,必然要从民族族群中去体会,将物质发展与生产生活发展同时进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是科学民族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尤其是国家政府。在实现少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严格依据经济发展的原则,将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同时还应该将民族价值作为经济发展的导向的,实现经济发展与民族价值取向的结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制定各项措施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民族发展观也会更加完善,并趋于科学化、合理化。

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篇4

旅游业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孔得喜

【期刊名称】《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当前,旅游业正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而四季如春的云南正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在当前繁荣的旅游业的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旅游业的繁荣使云南少数民族的手工艺产品销量提高,促进了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产品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又产生了大量劣质甚至冒充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产品的现象,极大的损坏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在外地游客心中的地位.本文对旅游业背景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进行了研究,对保护与传承这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产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总页数】1页(136)

【关键词】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

【作者】孔得喜

【作者单位】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北京1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8;F592.7

【相关文献】

1.传承中华传统手工艺文化 深化与台湾少数民族交流——全国台联第四期台湾少数民族培训班侧记 [J], 胡坡; 徐波(图)

2.论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非遗档案发掘利用问题 [J], 华林; 王柳; 梁思思

3.ANT视域下少数民族手工艺类文化遗产产业化研究——以黔东南丹寨县民族传统手工艺为例 [J], 任晓冬; 穆柳梅

4.双重机制下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产业化发展反思——基于贵州的调研和启示 [J], 余浩然

5.贵州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机遇研究 [J], 王敏; 杨笑媛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篇5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问题分析

【摘 要】我国的少数民族约有五十五个。人口虽只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六,但分布地区广阔,约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解放前,由于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政治经济非常落后,几乎没有民族工业。解放后及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落后的面貌没有根本改变,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加大。,迅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全国范围内生产力的相对平衡,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面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加强各民族友好团结、巩固祖国的统一,有着重大的意义。鉴于此,探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f发展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全中国亟待思索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少数民族 教育 人才 可持续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我个人的看法。

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在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差距逐步拉大。少数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思想观念比较陈旧,低层次的社会文化心理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贫困群体中,有相当一些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仍处于一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状态中,在体现价值观念的道德、伦理、贫富、得失等方面,仍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和小农意识,且根深蒂固,思想意识仍停留在自我积淀的思维定势上,难于接受新事物和新的社会文明。

 (3)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落后的基础条件制约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人少地多、土质较差、基础条件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特点。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山路崎岖且交通极为不便,要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几乎不可能,特别是少数民族,不少地区仍是牛犁、人背、马驼的传统耕作模式,人力、物力的大量投放,加大了生产成本,投入与产出价值比较低。农民种、养出来的物资运不出去买,也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由于年份降雨量的逐年减少。根本无法满足农作物自然生长的需求。自然灾害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重大障碍。在前期的建设发展中长期处于负债运行状态,发展后劲受到严重束缚,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民也只能勉强地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调研中有这样一种感受,山高坡陡路漫长,资多效低领导忘。

 (4)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交通和通讯上。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讯基础设施亟需改善。
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机制
  1、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加强人才发展战略,培育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人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匮乏。民族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整个族群的发展上,而且也体现在单个族人的发展上。发展经济是与人的发展相结合的,经济是人的经济,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大量现代化的资金运作与技术都需要相适应的人才进行操作,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首先就需要与发展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占很大比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少数民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低,所以首先要解决就是教育问题,要加强人才发展战略,普及中小学教育,培育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储备,提高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民族间平等。针对民族性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应推行双语教学,既保持该民族的特性又添加现代因素,从而达到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要做好以下几点:(1)严格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育普及率,为此,国家要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要加强对教育投资发放的管理,各级政府不得以各种理由挪用或推迟发放教育投资,保证教育投资的及时到位;
同时,要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使西部地区儿童平等地接受教育。(2)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增加教学设施的投资,定期派教师到条件较好的地区进修,提高教学水平;
广泛招揽有志于西部开发的毕业生到西部从事教育;
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与东部地区联合办学:提高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接收率:同东部地区学校联合,在一些重点大学开办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尽可能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职业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林、果木管理、家庭畜养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那些条件艰苦且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贫困地区扶贫。在贫困地区增加科普知识的宣传,使贫困农户基本能够掌握一至二门技术,结合地区优势,加快贫困地区脱贫速度。

   2、改造传统产业,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多模式发展。我州少数民族地区各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也不可能采用统一模式。在引导其发展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兴办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合作经济组织,特别应围绕专业农产品的商品生产,发展受农民欢迎的多种专业合作社。在组建形式上,可以是农民自办、联办,也可以是农民与其涉农企业、公司联办。在服务内容上,可以办服务实体,也可以不办服务实体,只要能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能帮助农民办实事,都应大胆地试验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创造和总结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真正把那些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总结出来,加以推广。西部应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主要是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技术改造。提高重要农业、能源、原材料基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并规划建设一批新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发展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重点治理资源开发区、工业、城市聚集区的环境污染。调整改造、大力振兴原有“三线”地区的国防工业。远西部地区在加强部分有优势的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交通、通讯、供水、居住条件和文化教育水平。促进地方资源的开发和农牧业的规模经营及产业化,通过富民以稳定边疆。着手进行大江大河源头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在制定远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方案时,要重新审视远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问题。远西部地区不宜再搞那些代价大、收益低的资源开发及其加工的大项目。增强中心城市的功能,以机械电子和化学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工业为主导,完善中心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枢纽职能,形成具有较高水平服务业的现代化城市经济,形成西部经济核心区,并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现代化。积极培育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二级产业带和西部边境开放经济带,增强整体经济实力,以优势资源的加工利用为重点,发展地区特色经济,为长远区域开发格局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3、建立生态破坏的补偿机制。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扶贫的重点地区。国家确定的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涉及少数民族5个自治区、20个自治州、49个自治县。全国34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有257个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占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的43.4%。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绝大多数分布在六大贫困区:内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风沙化贫困区;
黄土高原沟壑水土严重流失贫困区;
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困区;
喀斯特高原丘陵环境危急贫困区;
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封闭型贫困区;
西部沙漠高寒山区环境恶劣贫困区。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贫困问题和生态退化问题。

首先要建立资源输出地和资源受惠地之间的补偿机制。资源受惠地要对资源输出地因输出资源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补偿,这样一方面可以限制资源受惠地对输出地资源的无限制浪费,同时也可以帮助输出地保护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其次要在上游地区生态保护与下游地区资源开发之间建立补偿机制。即上游的生态保护使下游资源开发得到了好处,则下游地区要对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给予下游地区的正面影响给予补偿,一方面分担上游地区生态保护的费用,提高上游地区进行生态保护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加大补偿力度。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完整的利益补偿机,主要包括:(1)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开发必须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未来发展利益给予补偿,资源增值转移必须对当地居民优先受惠权给予补偿,补偿费计入资源价格。(2)规范自然资源价格。自然资源价格应反映自然资源使用的成本。自然资源使用成本包括资源开发生产成本、资源消费成本、环境复原成本。资源品消费成本通过征收资源品消费税补偿。环境复原成本通过列支资源生产消费费用标准。对生态环境维护和未来发展利益的补偿,补偿费标准依据资源开发对环境影响和资源品消费情况而定。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应满足生态复原的要求,对未来发展的补偿应当为消费者所承担。(3)设立不可再生资源未来发展补偿基金。把一部分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中获得的利益通过税收途径转为积累,用于支持形成未来发展长期效应的基础建设,未来发展基金的形成通过扣除不可再生资源总成本中的资源品消费成本来获得。

三、中央政府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型现代工业企业。近年来又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并实行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


   加强民族地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基本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并通过无偿发放农具、发放生产资金、减免农业税、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


  国家鼓励少数民族地区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外引内联,发展边境贸易,支持少数民族地区通过积极稳妥的改革,推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国家先后设立了“民族地区补助费”、“民族地区机动金”,实行定额补助制度,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和以工代赈资金,支援民族地区的建设。国家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贸易,照顾少数民族用品生产。


  扶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自八十年代中期大规模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扶贫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始终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对象。在十多年的扶贫开发过程中,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除享受其他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优惠政策外,还享受国家制定的许多特殊政策。
  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科技教育。如赋予和尊重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主发展民族教育的权利,重视民族语言文字教学和双语教学,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截至1998年,国家独立设置的民族院校有民族大学和民族学院12所、民族师范学校59所、民族职业中学158所、民族中学3536所、民族小学20906所,积极开展内地省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全国支援西藏教育事业等。

由此可见,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确实是极为重视,在预定的计划上,有着更为合理的实施方法。
四、结语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标志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面临许多机遇,同时也对今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合作中,以开放促开发,发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崛起。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与民族发展问题的探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只是从一个民族观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出发,引入了民族学的文化观,对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寻求适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综合上述分析,少数民族地区要想使经济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树立创新的文化观念,认识到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努力进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充分调动作为经济细胞控制者的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大力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伍琪凯梦 催亚虹: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 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2] 卢铁城,张忠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旅游业 少数民族 经济发展 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 论旅游业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_少数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旅游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