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2年荣成市侨资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5-25 16:2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荣成市侨资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荣成市侨资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荣成市侨资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3篇

【篇一】荣成市侨资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

  编者按企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创业初期仍处于积累阶段,超过四成的企业没有利润,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

  为了解省、州金融扶持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一步改进金融服务于龙里县实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加大金融支持工业企业力度,龙里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与县金融办对国家、省、州政策进行了梳理,对部分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1国家、省、州金融政策落实情况

  为加大金融支持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国家、省、州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龙里县也出台了支持工业企业发展资金等配套文件,逐步形成对金融支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政策鼓励、风险补偿等配套机制。总体来说,龙里县贯彻落实金融扶持实体经济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发(20XX)60号文件:支持开展排污权、收费权、集体林权、特许经营权、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等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但在龙里县未能较好落实,企业融资渠道仍为传统的抵押担保。

  (二)国发(2017)48号《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中明确严禁存贷挂钩等变相提高利率行为以降低融资中间环节费用,但在助保贷平台,仍存在存贷挂钩现象。

  (三)民贸民品优惠政策未完全兑现。截止目前,龙里县已认定民贸民品企业68家,截至2017年9月底,共有59家民贸企业办理基准利率贷款 亿元,累计贷款亿元,按政策应获得中央财政贴息资金万元,但目前仅兑现贴息资金万元,贷款贴息滞后,2017年度第四季度及2017年第一、二、三季度贴息资金至今未到帐。

  (四)黔府发2017(12)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中明确,不搞一刀切式抽贷,完善贵园信贷通政策,对单个企业贷款限额提高到1000万元。但有些金融机构存在抽贷现象,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严重的会导致企业因流动资金断链而停产。虽然省级层面对贵园信贷通可提高到1000万元,但在实际操作中最高的限额仍只是500万元。

  (五)《黔南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坚持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保本微利原则,将担保费率由当前的3%(年)下调至2%(年)以内,但在实际工作中,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仍未下调。

  2企业融资情况

  从各商业银行反馈的总体数据来看,截止8月底,全县工业企业累计贷款余额为219633万元,其中:工行 16832万元;建行24630万元;农行39985万元;邮储680万元;农商行154363万元;贵州银行4600万元;贵阳银行10万元;村镇银行18518万元,但新增贷款较少。

  2017年9月,县工信局对48户企业融资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不同融资渠道从各商业银行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企业有34户,贷款余额为34968万元;尚未获得银行贷款支持的企业有14户。48户工业企业中除4户暂无资金需求外,其余44户均有不同程度资金缺口,缺口额25050万元。在获得贷款的34户企业中,通过权属抵押贷款的有31户,占%。由此可见,企业融资需求缺口仍然较大,银行发放贷款大多数都是需要提供抵押物,抵押物大多是土地、房产手续,创新抵押质押方式创新不够,土地厂房手续未完善的企业基本得不到金融部门的支持。

  3担保情况

  龙里县金诚信用担保公司目前单笔为企业融资担保可达1000万元,基本能满足龙里县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县金诚担保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为县内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130笔,累计担保金额约3亿元。目前龙里县金诚信用担保公司在保项目27个,在保金额5480万元。县内部分企业因土地房产手续未完善,不能提供抵押物,只有采取担保渠道,目前担保公司收取的担保费大多在3%,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4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的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目前,少数工业企业信用观念淡薄、诚信意识差、还款意愿不强的现象比较突出,一些企业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本息,致使部分金融机构不愿甚至不敢与民营企业打交道,这已成为难贷款的最大障碍,个别企业故意拖欠不还,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的积极性。

  (二)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龙里县大部分工业企业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是以家族式经营、合伙制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财务管理、经营管理不规范、不健全,大多数企业都是聘请兼职会计没有专职财务人员,财务收支不走对公账户,不排除有为了偷税不按规定入账现象。银行在进入实质性审查时往往财务报表不规范。从而导致提交银行贷款要求的审贷资料质量差,导致时间长、通过率低、融资难度加大。

  (三)贷款审批效率低,融资成本贵。银行贷款审批流程长、风控控制指标严导致融资慢。如贵园信贷通平台于2017年10月开始运行,我们先后推荐了24户企业计7250万元到合作银行为企业争取授信贷款,但至目前止,仅发放了威力洗涤、昆泰纸业、龙缘盛豆业等6笔21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2017年以来,由于其他县市助保贷出现问题较多尤其是代偿问题普遍,导致合作银行龙里建行顾虑增多,抽贷、惜贷严重,平台日渐萎缩。由于中小企业无抵押物,在融资时先要经过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然后通过担保渠道方能获得贷款,评估费和担保费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导致融资贵,这也是很多企业无奈的选择。

  (四)融资渠道窄,金融产品不多。由于债券、股票、基金等融资方式准入门槛高,导致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窄。目前通过银行权属抵押仍是企业融资主要渠道,占比很高。国家鼓励的应收账款、在建工程贷款、税信贷、预期收益贷款、合同订单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无形资产(商标、专利)质押贷款等均因无具体操作办法,加上金融部门认为风险较高不愿做。

  5工作建议

  时下经济下行压力大,受融资贵、用工难、价格低、环保严等诸多因素影响,制造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企业盈利水平越来越低,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解决企业面临困难的当务之急,建议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协调解决。

  (一)政府层面

  1.提高服务效率,各部门尽快帮助企业完善相关产权手续。据调查,目前企业有土地房产手续的大多数已经抵押给银行,银行认可抵押权属获得贷款几被用尽。部分企业因为当初政府承诺先上车后买票,大多数企业在土地、规划、环评、建设等手续未完善的情况开始建设,建成后确因无法完善手续而导致企业无抵押物融资,谷脚园区企业大多因为机场限高原因无法补办规划手续,虽然县政府已专题会议安排过,但效果不理想,有的企业跑机场无数次,协调数月,仍没有结果,建议政府出面协调,帮助企业尽快完善相关手续。

  2.做好企业成长性评价。建议园区从企业生产经营、亩均税收、解决就业、投资强度、技术创新等指标开展企业成长性评价,对企业的成长性及相关指数进行科学评估,评估较好的优先推荐给金融部门,并优先纳入政府融资平台推荐,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3.加快引金入龙进程。近年来,龙里县已先后成功引进邮储银行、贵州银行和贵阳银行入驻龙里县。目前龙里县共有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家小贷公司、1家担保公司,企业融资选择面仍较窄,需加快引进境内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时鼓励企业实现上市或挂牌融资,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加速发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4.整合园区资产,创新担保平台。建议将园区路网等基础设施资产打包给龙里经开区开发建设公司,做大其注册资本。企业有融资需求的,可将未办理手续的厂房土地资产抵押给开发公司,开发公司以自身资产免费或仅收取成本费为企业提供银行贷款担保,如企业不能按期归还贷款的,其抵押的土地房屋资产由开发公司进行收储,进行二次招商。

  5.降低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目前担保公司的担保费率在3%,担保公司在政策性担保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建议按规定兑现对金诚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补贴,将目前的担保费率降低至2%以下,切实做到降低企业担保融资成本。

  6.改革目前助保贷平台。龙里县助保贷管理中心平台于2013年10月成立,目前贷款余额仅为1130万元,县财政投入的1000万元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建议县金融办积极指导龙里县助保金管理中心与合作银行(龙里建行)改革助保贷平台,亦可另选合作银行重新签订助保贷合作协议,使助保贷平台恢复活力,发挥作用。

  7.积极引导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建议园区引进财务管理公司,对未设立财务人员的中小企业进行财务指导,并可根据情况整体打包,帮助企业代理记账,指导企业完善财务管理,增加财务透明度,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为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快速提供财务资料创造条件。

  8.利用行政手段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扶持工业的力度。一是根据县内各金融机构贷款支持工业企业的情况,在年终予以奖励。二是对贷款支持力度较大的金融机构增加政府类资金开户存款比例,对扶持力度较小的,相应降低开户存款比或利用行政手段撤销政府类资金在其银行的开户。

  9.启动县级贵园信贷通平台。目前龙里县出资200万元,参与州级贵园信贷通平台,但实际运作中,审批效率低下,效果较差,9月龙里县申报了11户,仅获得1户贷款350万元。建议启动龙里县贵园信贷通平台,由农商行牵头作为承贷银行,最大限度为龙里县工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二)金融层面

  1.探索合作模式。县金融办积极和税务部门合作,探索针对积极主动缴税、纳税信用好的小微企业,无需抵押和担保,加快税信贷出台,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按有关规定和优惠政策落实利息补贴和税收减免,实现税务、银行、企业三方共赢,同时指导银行创新推出适合企业的金融产品。

  2.创新抵押方式。目前企业传统的抵押方式多为厂房、土地使用权、房产、股权,建议县金融办积极和银行对接,大胆尝试以知识产权、专利权属、库存商品和应收帐款为新的抵押物贷款模式,尽快出台相关配套办法。

  3.提高审批效率。目前推行的贵园信贷通平台,审批效率非常低下,原因主要在金融部门,由于县级支行没有审批权限,一些企业申报资料报上去几个月都没有下落,建议各银行要积极争取上级银行的支持,尽量做到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在坚持安全、效益、流动的信贷原则前提下,给予县级银行一定的贷款审批权限,并成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信贷部门,提高贷款审批效率。

  (三)企业方面

  1.增强信用意识。企业要自觉接受银行的信贷监督,坚持有借有还,贷款不难的原则,积极主动按时归还贷款本息,增强诚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信誉度。如:在全国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应如实填报公司的财务数据,在今年贵园信贷通工作中,农行系统就将查询该系统的信用信息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有的企业填报时未按照真实的数据填报,本来有利润也填亏损,直接影响到银行贵企业的评估,导致无法获得贷款。

  2.完善财务管理。企业的财务管理、财务指标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银行支持,有的企业甚至没有做账,销售收入不走公司账户,银行没有流水,虽然银行也愿意支持,但无奈提供不出完整的财务报表,导致最终贷不了款。

  3.履行纳税义务。在评估贷款风险时,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税收,但据统计,龙里县纳税在50万元以上的企业不到30户,部分企业正常生产但确每月都是零申报,贵园信贷通支持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上一年度纳税额10万元以上,部分企业就为此得不到贷款支持。

  4.提升核心竞争。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整合产业链,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为契机,加大企业技改创新力度,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企业获得银行支持以及下一步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创造条件。

   企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二

  正蓝旗传统蒙古包加工业具有悠久历史,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精湛、不仅继承了传统蒙古包的民族风格,也是蒙元文化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是我区乃至全国最大的传统蒙古包加工基地,是蒙古包行业的典范,在传统蒙古包销售市场上占有70%多的份额。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蒙古包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带动了我旗蒙古包行业的飞速发展,全旗现有传统蒙古包加工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33户,年可生产直径为米的50余种大小不同规格的传统蒙古包10000多余顶,畅销全国各大旅游城市景点,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十几国。年均销售量可达5000多顶,实现产值6000万元左右,直接和间接提供2000多个就业岗位,是我旗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传统蒙古包制造行业的特点

  传统蒙古包制造看似简单,其实较为复杂,分工比较细、做工慢、生产工期长,各组成构件间架有序合理,组成后不仅美观大方,而且还要符合力学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企业需要负责对售出的蒙古包提供装卸、安装及相关维护等专业售后服务。对蒙古包特有的情怀,造就了我旗成为传统蒙古包制作技艺的物质文化遗产之地。

  由于采用传统蒙古包制作工艺,各企业均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除极少数构件能采用机器制造外,绝大多数采用人工手工制作,大部分就业人员来自牧区进城务工、下岗职工及陪读牧民,并且都是熟练掌握了传统蒙古包制作技术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观念的转变,年轻人不愿从事此行业,新生从业人员增长缓慢,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年龄偏大。长时间以来,该行业的技术工人人数相比其他行业来说少之又少,出现一工难求的现象,尤其是熟练工人更是抢手。近几年来,各家厂商为了多争取订单,留住熟练工人,均采用按件计费方式,不断提高工人工资水平,导致蒙古包制造成本不断升高,而销售价格却没有明显的涨幅,甚至有所下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加工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居高不下的人工费用已经占到总成本的40%以上,超过了用料成本。

  以最为畅销的直径米蒙古包为例:套脑用料90元,木工加工、油漆工加工费140元;门子用料80元,木工加工、油漆工加工费150元;哈那用料460元,木工加工、油漆工加工费540元;乌尼杆用料240元,木工加工、油漆工加工费160元;帆布套用料420元,缝纫工加工费320元;毡套用料320元,缝纫工加工费280元;单布用料30元,缝纫工加工费40元;围绳、方顶绳、钢丝绳用料40元,加工费30元;蒙古包安装工人工资100元;管理费280元。在生产成本为3720元的蒙古包中,人工成本就合到1760元,占生产成本的%;所有原材料成本合到1680元,占生产成本的%;管理费用占到%。目前该款蒙古包市场售价仅为4100元,在不考虑交税的情况下,仅能实现利润380元,约占成本的%。

  以直径5米的蒙古包为例:套脑用料120元,木工加工、油漆工加工费150元;门子用料110元,木工加工、油漆工加工费180元;哈那用料520元,木工加工、油漆工加工费580元;乌尼杆用料380元,木工加工、油漆工加工费220元;帆布套用料530元,缝纫工加工费420元;毡套用料380元,缝纫工加工费420元;单布用料60元,缝纫工加工费40元;围绳、方顶绳、钢丝绳用料60元,加工费30元;蒙古包安装工人工资150元;管理费320元。在生产成本为4630元的蒙古包中,人工成本就合到2190元,占总成本的%;所有原材料成本合到2160元,占生产成本的%;管理费用占到%。目前该款蒙古包的市场售价为5100元,在不考虑交税的情况下,仅能实现利润470元,约占成本的%。

  我旗虽是传统蒙古包加工量最大的地区,但生产所有蒙古包的构件材料,旗内均没有生产厂商,企业需到河北等地购进,除木料、油漆等可以找到较大的生产厂商外,其余的构件材料要到农民家中收购,或者从个体的小商贩处采购。这些材料在购进时,企业根本无法开具出进项税发票,就是能开上的也都是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票,很少有正式的一般纳税人企业的发票。导致企业无进项税与销项税抵扣,此问题不仅在我旗加工企业中体现,在整个蒙古包行业中都存在。

  二、传统蒙古包加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成本高、利润低是传统蒙古包行业的主要特点,但如将税费再纳进成本,按小规模纳税人缴税计算,米规格的蒙古包将缴纳税费元(其中,国税元,地税元),这样企业仍有元的纯利润,尚可维持企业的正常生产;但如按一般纳税人缴税计算,米的蒙古包将缴纳税费元(其中,国税元,地税元),这样企业凡是卖出一顶蒙古包,要倒赔元,就算所购进材料均取得进项税发票(也按一般纳税人计算),也仅有元。抵扣后,企业仍然最少倒赔元;5米规格的蒙古包如按小规模纳税人交税后计算,企业将有利润300元;按一般纳税人交税后计算,全部的进项税抵扣后,仍最少赔元。

  目前我旗蒙古包厂商已有四家企业由小规模纳税人变为一般纳税人,分别为正蓝旗蒙古包厂、正蓝旗启明蒙古包有限责任公司、正蓝旗上都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正蓝旗金莲川蒙古包有限责任公司,这四家企业均为我旗乃至全国蒙古包行业中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实力较强,在传统蒙古包制作工艺、技术、质量、创新等方面引领全旗蒙古包产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是传统蒙古包企业中的佼佼者,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业务量较大,销售范围广,需开的增值税发票额度大。随着业务量的增长,现有的工业企业连续销售12个月总额为50万的发票额度,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旦超过现有50万的增值税上限额度,被国税系统自动纳为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税率由3%上升为17%。如按一般纳税人企业缴税,四家企业将出现严重的亏损状况,甚至被迫停产。目前正是企业采购原料、签订订单协议、占领市场的有利时机,但税率的改变使得四家企业均处于观望状态,不敢接手较大订单和竞标政府采购事项。随着其他加工企业的不断发展,也将面临此问题。这将对我旗整个蒙古包行业产生致命的影响。如果仅是四家企业采取提高销售价格的措施,则四家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根本无立足之地,就是整个蓝旗的蒙古包企业均采取提高销售价格的措施,也将会受到我盟其他旗县、河南地区、新疆等全国蒙古包生产企业的严重冲击,没有价格的支撑,原有的一切优势将逐渐丧失。

  由此可见,考虑到传统蒙古包制作行业的特殊性,在一定的税率基础上,企业不仅能做到正常生产、合法纳税,保障农牧民就业,繁荣地区经济;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使得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发扬和传承。所以,在传统蒙古包行业上应制定合理的纳税制度,不应该简单地套用一般纳税人缴税制度。

           

【篇二】荣成市侨资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民营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习X和省委X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根据市委童道驰书记的指示精神,20XX年11月13日,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X主持召开12家民营企业座谈会,涉及产业主要有地产、文化、旅游、环保、农产品加工、农贸、会展及金融服务等。与会企业针对我市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表了意见,对政府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扶持企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11月16日,市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征求企业对调研报告的意见,力求全面准确地反映民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市场准入退出机制不完备,存在创办和注销企业难的问题,影响民营企业投资创业。目前,市场准入门槛虽然有所降低,但注册公司时对办公场地有刚性要求,目前我市写字楼非常有限,租金昂贵,不利于创办民营企业。企业办理注销手续时,设置的条件多,程序繁琐,注销一家企业,短则半年,长则一年以上,有的企业长期处于“僵尸”状态,税费手续不齐,资料不全或先后有不同的政策要求,导致注销困难甚至无法注销,影响民营企业重新注册公司投资创业。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不配套。旅游业是我市支柱产业,“五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有的旅游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甚至承担了部分政府职能,兴建部分公共配套设施,增大企业经营成本。如有农旅企业反映,项目所在地位于偏远农村地区,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游客出行不便,严重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
附近河道淤积,雨季时河道积水影响农业收成。有旅游企业反映,旅游旺季时停车场地严重不足,企业自掏腰包兴建停车场等。

(三)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我市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极少,企业融资渠道有限,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企业经营困难,不利于民营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的成长壮大。

(四)企业税费过重,企业经营要素成本高。座谈企业普遍反映,企业承担的税费过重,企业经营所需的土地、房屋、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居高不下、不堪重负。一些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反映在旅游旺季存在“用工难”、“用工贵”、“用工荒”问题,近年来,我市城区加速旧城改造,房源骤减,员工宿舍租金上涨,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劳动力要素资源成本。

(五)政府在产业规划和产业链延伸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如我市婚庆产业,每年接待近40万对新人,产值近百亿元,产业发展前景乐观,市场潜力巨大。但我市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延伸不够,配套服务也跟不上。大部分婚纱摄影后期制作业务在外地完成,有的新人希望出海拍摄婚纱照,但囿于政策原因,我市游艇租赁业尚未开放,不能满足出海拍摄婚纱照需求。此外,我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微企业创业园区,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小企业园区,一些为旅游业、餐饮业和地产业提供服务的洗涤企业、环保砖厂等无处安身。

(六)相关产业政策不协调,纵向缺乏连续性,横向缺乏协同性。有企业反映,企业在审批环节和寻求政策支持时经常遇到相关职能部门不同的政策规定,有的政策规定甚至相互矛盾;
有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因政策变化导致企业项目搁浅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问题久拖不决,导致企业蒙受损失。有家会展公司反映,其投资建设的三亚国际文化会展中心,规划部门提出的限高50米与空管部门提出的净空高度30米意见严重不符,问题反映至政府后,有关职能部门要求企业自身协调解决问题,企业协调月余未果,导致我市唯一一家专业会展项目建设停滞不前。还有一家民营建筑企业反映,由于省市政策不统一,所从事的旧城改造项目从20XX年下半年起停工至今,企业损失巨大。

(七)一些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对上级政策理解执行有偏差,缺乏担当和敢于作为精神,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拿不出解决办法。在“不作为”的同时,也存在着“乱作为”、“慢作为”现象,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依然存在。民宿业和共享农庄是我市近年涌现的旅游业新业态,但民宿和共享农庄的用地规划和审批环节困难,因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而没有政府职能部门同意受理。有的项目政府同意以临时建筑报批建设,企业投入巨资建成后,临建也即将到期可能出现审批不了的问题,面临处罚或拆除风险,企业将承担巨大的投资损失。有民营医疗机构反映,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政策出台近7年,省、市相应的政策和实施细则尚未正式出台实施,导致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得不到具体的政策支持。

(八)没有完全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具体表现在没有把民营企业看成“自己人”,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融资渠道与人才引进等方面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存在很大的差别。以发展总部经济为例,政策规定全球500强企业入驻后能享受的政策红利,本土民营企业无法享受,企业对此很有意见;
民营企业希望自己引进的人才也能享受政府规定的人才引进政策红利。

(九)诚信政府建设任重道远。有企业反映,从20XX年起至今,政府拖欠该企业款项累计达600余万元。也有企业反映,政府承诺的条件不能及时兑现,存在新官不认旧账的现象。

(十)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三亚协兴开发有限公司反映,其位于水居巷建筑面积一千余平米的合法房产未得到拆迁补偿的情况下,于十年前被强制拆除,至今没有得到合理补偿。

二、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优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为全面贯彻落实X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把省委X书记关于推动海南民营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十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做强做优我市民营企业,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结合自贸区(港)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我市发展实际,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对做强做优民营企业重大意义的认识

一是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和深入领会X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要把推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二是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自贸区(港)的积极贡献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强化自觉服务民营企业的思想意识;
三是要对照省委X书记关于推动海南民营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十项具体措施要求,结合我市民营企业发展实际,将措施要求逐条落到实处。

(二)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一是要大力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科学配置行政资源,加快法治政府、高效政府、诚信政府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依法执政能力;
二是大力实施“一证通办”,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实现最多跑一次,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全面实行网上办理,提升“互联网+政务”平台,用“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加快打造法制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三是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投资环境。要按照X书记关于三亚发展“大基础”的要求,对标世界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建设目标,统筹解决全市在“五网”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企业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四是要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快研究制定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行为清单,加快形成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关切民营企业的正当合理诉求,帮助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好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一是要摸清底数,做到心中有数。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对我市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现状做一次详尽的调查摸底工作。全面详细了解我市民营企业的数量、规模、产业分布、资产负债、盈亏情况、面临的实际困难与问题等,建立问题台账;
二是在摸清民营企业底数的基础上,对民营企业按照规模、行业和困难程度不同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建立帮扶台账;
三是针对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属于政府能解决的,政府职能部门要尽快采取果断措施予以解决,特别是要妥善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组织清理掉一批“僵尸企业”,净化市场环境;
对民营企业注册公司实行弹性注册场地要求;
积极履行政府义务,尽早偿还拖欠企业款项,对因政策变化导致企业受损的要给予合法合理补偿等。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用工难用工贵问题,出实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四是按照建设自贸区(港)要求,做好旅游、现代服务业、高效热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发展规划、控制性详规,产业链延伸规划、配套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做好规划的衔接和执行的协同,创建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工作园区。

(四)优化制度设计,一以贯之地支持民营企业健康成长

一是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瓶颈问题,不断清除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体制机制障碍;
二是在制定政策时充分考虑本土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本土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市场机制,把民营企业看成自己人,做到一视同仁;
三是要认真组织开展政府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对涉及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前后不一、或各部门相互打架的文件要进行及时的废止或修订,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和制度的有序衔接,为民营企业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
四是要努力提高政策执行水平和能力。要完善相关的政策配套举措,规范执法程序,确保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真正落地,一以贯之地支持民营企业做强做优。

因时间紧,仅开座谈会和对人大财经工作发现的问题的梳理,所掌握的情况及反映的问题难免有疏漏和不实之处,所作的建议也仅为粗浅的认识,仅供市委参考。市人大常委会在谋划明年的工作时,将对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生存状况结合自贸区(港)建设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提出更加全面、务实和准确的报告,并加强对政府关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等的监督。

【篇三】荣成市侨资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工业企业稳步向前发展,抢抓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机遇,壮大我县工业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工业企业在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9月日至日,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并特邀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台宗仁及县商务(经济)局、县乡镇局的负责人,在县政协领导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金杞福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靖远丰源面粉有限公司、甘肃长河食品公司、白银虎豹化工有限公司、靖远新力水泥公司、白银嘉瑞陶瓷公司、靖远金达化工公司等企业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委员们就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工业企业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兰白都市经济圈建设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体工作要求,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态势良好,逐步形成以轻工、煤炭、建材、化工、焦炭为骨架的工业体系。进入年第四季度,全县工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形势,全县工业企业在危机中求生机,争投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力地遏制了工业经济下行趋势,年后半年逐步呈现出企稳回暖的好势头,年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整体持续向好发展。截止今年8月底,全县中小企业个数达到2户,从业人员0人,销售收入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利润万元,上缴税金万元,劳动者报酬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达户,完成工业增加值3万元,增长.%,完成年下达任务的.2%。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全县非公经济实体达到0户,销售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
完成增加值万元,同比增长.%。

(一)工业生产总量稳步提升。全县工业总产值由年的.亿元增长到年8月的.亿元,保持了年均.0%左右的增幅,总量增长了4.亿元。主要产品发展已具规模,具有了原煤0万吨、水泥万吨、焦炭万吨、电石万吨、磷肥万吨、脱水菜吨、机砖机瓦0万块的年生产能力。

(二)规模以上工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年均以双位数的速度增长。工业总产值由年的4.亿元增长到年8月的5.亿元,年均增速为.6%。全县工业总产值比重、企业户数逐年加大,比重、户数分别由年的%和户提升到目前的%和户,其中年产值过千万元企业户,年产值过亿元企业3户。

(三)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逐步增加。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辐射带动力强的重点工业项目陆续建成投产,发展势头强劲。年,项目总数8项,完成投资万元。其中德炘园食品有限公司饼干生产线和甘肃天辰脱水食品有限公司年产吨脱水菜生产线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
年,项目总数9项,完成投资0万元。其中晖泽化工公司1台0kva电石炉生产线、甘肃长河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新建的膨化食品生产线项目和万家兴集中供热三期工程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
年,项目总数项,完成投资0万元。其中嘉瑞陶瓷公司西式瓦生产线、金杞福源、宏达矿业生产线等项目当年投入生产。年,项目总数项,截止8月底完成投资万元。三年来,全县重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共项,完成投资7万元。

(四)企业抗波动能力得到增强。面对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县工业各行业不同程度的侵袭,企业正确认识当前面临的形势,千方百计寻求金融危机期发展机遇。年第四季度,工业整体运行态势逐渐呈现出企稳回升态势,但回升基础不稳固、不平衡,内在动力很不足,在这当务之际,企业坚定信心,注重调整结构、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年,回升基础进一步得到巩固,运行态势逐步向好发展,企业抗波动能力有所增强。

(五)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逐步升级优化。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传统工业逐渐向高新技术靠近,产业结构逐渐向新型工业迈进。支柱行业中,以电石和焦炭为主的冶金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为主的轻工业、原煤采掘为主的煤炭业、水泥和砖瓦为主的建材业竞相发展,年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0万元、6万元、万元、万元,分别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刘川工业区已完成总体规划文本,9月底进行论证,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万元,重点企业开始向刘川工业集中区聚集,目前入园企业已达4户,总投资2.1亿元,完成投资1.1亿元,产业聚集进程正逐步推进。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刘川工业区与兰州高新区正式签定了共建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银刘川工业园合作协议,将按照“一区多园”管理模式进行规划建设,从而搭上了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快车道。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已组建担保公司2家,运行情况良好。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累计为0多户企业担保贷款1.3亿多元。

(六)节能降耗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健全节能工作领导机制,逐级分解节能目标,与工业、运输业、建筑业、农业等重点用能领域主管部门及县属7户年耗能吨标煤以上的企业,层层签订了节能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十一五”以来,全县已依法关停或取缔小煤矿3座(靖安王家山煤矿、东升乡红湾村煤矿二号井、五合乡白塔村煤矿)、造纸企业4户(北湾农场造纸厂、启芸造纸厂、金龙纸业制造厂、华夏纸品公司)、淀

第二篇:关于我县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加大扶持力度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关于我县工业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期,为进一步调查了解我县工业发展现状,加大对现有工业企业服务与扶持的力度,破解工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步伐,县政府组织调研组,深入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调研,并召开了由县直有关部门(单位)和相

关工业企业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关于扶持工业企业发展的情况和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工业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家。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2万元,同比增长%。今年1-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克服冰灾及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的态势,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万元,同比增长%;
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0万元,产销率达.7%。

1、农产品加工业

以鑫隆食品、金龙罐头、天君动物、诺伊尔等企业为主,已成为我县工业的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家,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的一半,其中果蔬行业1家,粮油行业1家,林产行业家,禽畜行业1家,制药行业2家,今年1-月完成规模工业产值0万元,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家,万元以上的企业3家,拥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鑫隆食品;
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金龙罐头、天君动物、诺伊尔。该行业大个企业多,有资源优势,发展比较迅速,产业链条比较完整。

2、机械加工业

以县得力机电、时锐机械等为代表,规模以上企业3家,今年1-月完成规模工业产值万元。机械加工业作为我县传统产业,从业人员和企业产品都相对稳定,小型挖掘机、石油机械配件等产品有一定的市场,但新产品研发能力较差,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

3、建材行业

以南峰水泥为代表的建材业,规模以上企业4家,其中水泥厂2家,粘土砖厂1家,电杆厂1家,今年1-月完成规模工业产值万元。该产业资源丰富,特别是石灰岩品质较好,水泥行业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强,但是受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必须转轨变型,要抓住这个转型期上马一批新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4、冶炼行业

以正和工贸为代表,规模以上企业1家,今年1-月完成规模工业产值万元,受市场行情的影响,今年的产值大幅回落,同比下降了%。该行业产品附加值高,属长线产品,但企业个头小,规模小,产品市场占有率低。

二、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县工业近年来虽然(请关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是:

1、资金问题。资金匮乏是我县工业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县大部分企业都是边建设边生产,随着企业正式运营开始,资金短缺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一些企业建完厂房,流动资金就不足了。尤其是后期投入严重不足,企业二期、三期工程资金落实不了,资金问题成为了阻碍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特别急需资金的企业有:天君动物有限公司(该公司只需0万元,就可启动生产)、诺伊尔生物制药。据统计,我县工业企业急需发展资金余万元。而金融部门对企业贷款的条件限制比较严格,手续繁琐,致使企业贷款困难。

2、缺少品牌。我县户工业企业中,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2户(南峰水泥、梦都)。在户林产企业中,没有一个自己的著名商标。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能够评为省市名牌的企业也很少。企业创品牌意识淡薄,形成不了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3、人力资源匮乏。据调查,目前工业企业缺少各类技术人员近千人,其中管理人员0余人。在这次征求意见中,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提出了人才短缺的问题,我县劳动力主要以流动人口为主,劳动力缺少,中高级技术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加工企业工作人员流动性大,有的企业甚至3、4个月人员就能达到全部“换血”,人员的流动对企业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从而出现了企业之间相互“挖墙角”的现象,在提薪的吸引下,人员流动性更强,企业的人力成本不断提高,工人也不利于管理,各项劳动保障体系的完善更是难以完成。高精技术人才的匮乏也使得我县的大部分工业企业只能停留在原始的粗加工阶段,很难向产品附加值高的领域发展。

4、部分企业财务帐目不健全。我县工业企业中,企业帐目很不健全,木材加工个体工商业户基本没有建立帐目,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很难进行有效统计和真实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市里统计我县工业企业发展指标,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指标。由于企业财务帐目不健全,很难真实地反映规模以上企业的

收益。

5、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完善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便。近期我县工业园正搞施工建设,有的线段尚未完善,给部分企业生产和建设造成困难。经常性的停水停电给企业生产增加成本和生活带来十分不便。光缆、通信等配套服务也不健全,企业接不上宽带,看不到有线电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受到很大影响,

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单调。

6、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从总体看,我县工业产业层次偏低,加工链条不长,产品关联度不高,受产品市场价格影响较大,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市场有变,企业生产形势就会逆转。如鑫隆公司,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地区市场受阻,仅两个月就亏损三百余万元,现有几百吨产品库存,流动资金紧张,在建项目停工,工人工资两月未发,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意见及建议

调研组认为,加快我县工业发展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工业企业自身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和完善企业体制,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另一方面,政府要对工业企业采取切实有力的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工业企业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一)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融资瓶颈。

1、建立银企定期沟通机制,融洽银企关系。一是由政府牵头,成立银企联谊小组,每季度组织一次活动,密切银企关系。把重点项目列入银行预选客户的首选对象,给予重点支持。二是邀请金融部门负责人到重点企业和项目单位进行考察指导,争取得到最大的支持。

2、增加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纳税大户和骨干工业企业的技改、贷款贴息、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训。

3、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更多的企业发展基金和贷款。

4、帮助企业完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报告真实性、准确性。聘请师事务所高级专业人才对企业会计进行培训;
由财政局、审计局组织人员帮助企业完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等,使其符合银行信贷要求。

5、激活民间资本,大力培育信用中介市场。鼓励社会上一些有实力的公司或个人向工业企业进行投资。

6、营造诚信社会氛围。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做好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使信誉好的企业能够得到广泛的支持,信誉不好的企业,受到社会监督,营造努力营造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

(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快人才培训步伐。

1、建立完善技工培训基地。以县职业中专为载体,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招收专业劳动力,培养后备人才,县财政可以拨专款用于学校添置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和聘请教师;
同时在学校建立相关专业的短期培训基地,对社会失业人员、企业转岗人员,进行岗前、岗位短期培训学习,为重点工业企业输送有一定素质和技能的人才。

2、县人事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部门,帮助工业企业引进急需人才,并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留住人才,发展企业。

3、建立工业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资料库。以劳动保障部门为主,将我县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近期从沿海地区返乡的农民工的学历、专业、联系电话等资料详细录入,以备企业选用,大力引进技术人才,保证企业的发展后劲。

4、建立科技人员的利益分配激励机制。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灵活的政策引进和留住人才。

5、立足企业自身,加强与高校(院、所)和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培养企业的自己人才,包括经营管理、生产技术和高级技工等方面的人才。

(三)全面实施品牌战略,扩大知名品牌数量。

1、积极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创名牌,打品牌。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创新田自己的名牌,用品质好的产品开拓市场,用名气大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全面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企业的诚信度,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品牌知名度,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

2、建立名牌产品(著名商标、驰名商标)奖励资金。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或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以及被认定为省著名商标或省名牌产品的企业,由县政府予以重奖。

(四)加强财会指导服务,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加强对工业企业财会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监督检查。县财政局要加强对全县工业企业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定期举办工业企业财会人员培训班,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县国税局、县地税局要对各工业企业财会人员的税务知识进行培训。县经委、县发改委牵头组织县财政局、县国税局和县地税局开展全县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大检查。

(五)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县工业园区建设,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速推进我县工业化进程。重点加强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排污、货场等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创造良好投资创业环境,为我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六)适应产品市场需求,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紧紧抓住我县工业企业自身优势,加快发展下游产业,积极推进主导产业产品链条的延伸,推动工业结构向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有效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2、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扩大市场占有率。在面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工业企业特别是骨干工业企业,要开发和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增强自身适应市场、应变市场的能力和活力,不断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

第三篇:内蒙古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

内蒙古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

发布时间:-6-来源:

为加快推动我区中小企业发展,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自治区经委对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本篇报告。

一、发展现状

我区中小工业企业遍布全区个盟市1个旗县区,涉及到工业经济的各个行业,为加快实现和谐内蒙古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单位数量多、经济总量大,成为我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

年全区中小企业.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其中中小工业达到.1万户(其中法人中小工业企业1.万户,个体工业.万户),占全部工业的.%,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亿元,占全部工业的.%。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实现利润5.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二)发展趋向集聚、集群化开始显现,成为壮大我区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的重要力量。

随着大企业、大项目不断在我区落地,拉动了我区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为加快推进中小企业集约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今年1月我区启动了“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重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自治区政府安排万元中小企业专项贴息资金用于推进此项工作。目前,通辽市玉米加工、赤峰市有色金属加工、包头市机械装备制造业、巴彦淖尔市和锡林郭勒盟农畜产品加工业、鄂尔多斯市羊绒加工业等产业已初具规模;
通辽市铝延伸加工、呼和浩特市电子信息、乌兰察布市氟化工等产业已有发展思路和基本框架;
乌海市pvc、阿拉善盟盐化工等产业有一定的集群化发展趋势。

(三)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成为扩大社会就业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渠道。年,全区中小工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为0.5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数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口、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集聚,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年,全区城镇率达到了.6%。

(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三大体系初步形成。

在培训体系方面:重点实施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开发区、各大院校、中介机构等针对企业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涉及企业管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中介机构服务、企业自主培训的良性循环机制。在融资担保体系方面:截至年底,全区工商注册的各类担保机构9个,正在构建“一个核心、三级层次、网状结构”的全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组建了内蒙古中小工业企业服务中心,筹办了内蒙古中小工业企业网站,中小工业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即将启动,地区各级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也正在逐渐完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区中小工业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外部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内部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两大方面。

(一)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

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从间接融资渠道看,银行贷款存在诸多障碍,银行等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惜贷、恐贷、拒贷”现象。从直接融资渠道看,空间极为有限,很难通过债权和股权融资等方式获得资金。年,全区新增贷款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只占到%,而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区的%。年全区安排中小企业技术进步贴息资金万元,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难,只发放万元贴息资金。

2、政策法规保障不够有力,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国家发改委围绕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联合有关部委将陆续出台个配套文件。我区针对中小企业的配套政策措施主要有《关于贯彻国务院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工业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虽然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方面对促进中小企业提供了政策依据,但在金融信贷、信用担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等方面,还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扶持和保护性法规。

3、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除自治区本级和1/3的盟市有一些不够完善的中介服务组织外,多数盟市尚缺乏能够提供多种服务职能的规范的中介组织。现有的社会化服务机构由于受资金、观念、认识、素质等因素影响,尚不能系统的提供信息、融资、技术、培训、人才等方面的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

4、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初级阶段。

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程度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相比还存在巨大差距,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管理水平低、信息渠道不畅等诸多问题都与我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有着直接关系。

(二)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

1、“家族式”企业多,以多元化投资为主体的公司制企业少。

据年统计,中小工业企业按所有制类型分,私营企业和其它企业(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户,占整个企业法人中小工业企业的.4%。六成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基本上处于家族经营、经验管理阶段,创新、品牌、知识产权意识不强,市场开拓能力弱,影响了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2、单打独斗、分散经营的多,“扎堆打捆”集群化发展的少。

根据“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区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虽然开始显现,但仍处于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以上的中小企业属于分散化经营,靠个体自身来发展,在资金、生产、市场、技术研发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和规模优势,彼此间缺乏合理有效分工,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产品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市场恶性竞争现象较为严重。

3、资源型初级产品多,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少。

目前,我区中小工业企业%以上分布在劳动密集型、传统资源初级加工行业,进入通信装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科技领域的中小工业企业不足户,年工业总产值不足百亿元。年中小工业企业的产值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9个行业,占整个中小工业企业年工业总产值的.%。

三、加快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我区中小企业要围绕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延长产业链;
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形成产业集群;
围绕重化工基地搞配套,进行产品深加工。按照“培育一批、做强一批、壮大一批,梯次推进”的总体发展思路,实施“万千百十”发展战略:即:在“十一五”期间,在万余户法人中小工业企业中培育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在千户成长型中小企业中做强百余户重点中小企业,在推进“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中建构个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从优化外部发展环境和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两个层面着手,有序推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争取“十一五”末,中小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万亿元。

(一)完善“五个体系”,推进“五项工作”,加强中小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建设。

1、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引导调控体系,加快推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集约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的投向和投量及有关政策,按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围绕重化工基地建设搞配套的要求,全面推进“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引导中小企业做好“三篇文章”,即:在参与企业间和产业链条间的分工与协作上做文章、在优势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延伸加工上做文章、在大型基地和特色园区的配套生产上做文章,促进产业延伸、升级,提高产品层次,逐步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大、专业化协作水平高、功能配套完善、循环经济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推动中小企业在更高层次上实现集群化发展,使我区大型骨干企业的产业链得以完善延伸,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强有力的依托。

2、逐步完善融资体系,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和担保工作。

在拓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渠道方面,借鉴山东省德州市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功经验,实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担保一体化服务,以经济和行政手段整合征信评级、担保和金融等资源,共担风险、共获收益,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调动征信评级机构、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三方合作积极性。同时,将政府的政策优势与金融机构的融资推动优势相结合,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信用评级机构、担保机构合作机制,逐步实现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查询、交流及共享的社会化,增强担保机构、银行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最终使中小企业在发展中得到更有力的金融支持。在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方面,加快建立自治区级和盟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成长性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给予直接资助,或在贷款利息方面给予贴息支持;
政府搭建区内企业与区外投资者合作平台,每年召开全区企业资本重组(股权融资)推介会,引导中小企业以债权和股权形式融资;
扶持中小企业投资公司设立和发展,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育成体系。

3、逐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政策法规环境建设。

围绕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结合实施“一个产业带动百户中小企业工程”,在“十一五”期间研究制订《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促进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发展指南》、《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产业集群指导意见》,规划全区中小企业发展蓝图,明确发展中小企业的基本思路、原则和目标,引导中小企业“扎堆打捆”集群化发展,促进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创造和维护有利于各种经济成份中小企业共同成长的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4、逐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各类服务机构职能作用的发挥。

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在年前,在原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在东、中、西部各整合组建一个融创业辅导、融资担保、人才培训、技术支持、市场开拓、信息

咨询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中介服务机构,规范各类社会化服务机构服务行为,逐步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及其它培训质量。对全区中小企业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普查摸底,掌握人才需要走势,本着推动创业促就业的目的,向各高等院校、培训机构提出人才培育重点,提高培训的前瞻性和针对性。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发展较好的开发区建立创业孵化器,对创业者进行多层面的培训、服务、孵化,为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5、逐步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建设内蒙古自治区中小企业信息网,实现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化。引导和推动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流程,优化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成和配置,逐步实现企业生产研制信息化、管理方式网络化、决策支持智能化、经营管理实时化、运作过程规范化。

建立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分析制度,加强中小企业动态跟踪管理。按季分行业和地区及时发布有关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并把我区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与国内外进行分析比较,为政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加强引导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依据和建议。

(二)推进“四个转变”、实现“四个提高”,加强中小企业自身建设。

1、从主要依靠数量扩张,逐渐向提升质量转变,提高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我区中小企业发展开始步入质量提升阶段,应从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方面入手,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在制度创新上:要围绕实现资本社会化,改变投资主体比较单一的格局,建立多元开放的产权结构,逐步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技术创新上:增强“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能力,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开放式经营,共建技术中心,联合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企业公共创新平台和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在管理创新上: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加大人力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形成终身学习型企业文化,积极营造“学习掌握科技,科技创造财富”的良好氛围。

2、从主要生产传统资源型产品,逐渐向深加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转变,提高中小企业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

我区中小企业要紧紧围绕发展壮大自治区六大优势特色产业,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向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工业园区聚集,与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专业化协作关系,加快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推动产业创新。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装备创新、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努力把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建设成为高附加值加工制造业。积极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大力发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民营科技企业。

3、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逐渐向提高经济效益与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转变,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中小企业要把追求经济效益与实现社会效益和遵循现代市场经济法则结合起来,诚实经营、公平竞争,走“敬业、诚信、守法、”发展之路。要坚持质量立业、品牌兴企,严格照章纳税,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要处理好与环境和生态的关系,牢固树立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广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制造,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4、从主要依靠区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区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提高中小企业外向发展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

我区中小企业要牢固树立开放发展意识,通过走外向型的道路实施开放式发展,在深度参与国内甚至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努力提升整体素质。一方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加快、国内地区间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的大好形势,积极探索和建立与区外政府和相关组织合作的新途径、新机制,务实推动重点项目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各盟市招商洽谈会等大型国际国内贸易交流会议这些平台,展示自己,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走出去、引进来”。依托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等口岸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等,跳出内蒙古发展自身。同时,积极引进区外、国外人才、资金、先进技术和装备,充分利用区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

来源:内蒙古工业、内蒙古首家工业经济综合性网站作者:张树德胡瑞芬

发表日期:-5-

第四篇:罗甸县规模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

罗甸县规模工业企业发展情况调研

1调研背景和意义

1.1调研背景

规模以上工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八五”、“九五”的快速推进,以及“十五”“十一五”的稳步发展,中国的工业发展成绩卓著,推动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特别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形成了环渤海重工业带、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引擎,

对于欠发达的贵州来说,“十二五”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集中打造“五个0工程”更好的实现富民强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罗甸受交通因素的限制,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全县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亿元,产值总量小,与罗甸辖区面积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资源显得格格不入。

1.2调研意义

工业的发展将带动社会不断进步,特别是大中型规模以上工业的发展,将大量解决社会就业,实现税收推动科技发展等一系列的进步,贵州在“十二五”围绕“四化”同步,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滚动发展,为全省发展聚集更多要素、积蓄更多能量。

第1页(共5页)

罗甸工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关起门来搞经济是发展不起来的,发展需要与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发展大环境有一定的交流与信息共享,掌握完善的发展信息,找到本地的发展优势才不会失去最好的发展机遇。

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9.7%;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8.9%,中部地区增长.5%,西部地区增长.3%,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居全国第二位;
罗甸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
似乎从何种角度看,罗甸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都是不错的,但无论是从国家对贵州的要求还是省、州对罗甸发展的要求来看,罗甸要实现与全国人民的同步小康,我们需要更高的自我要求和发展力度,规模以上工业的发展必将是重中之重。

2资源结构与发展现状

2.1罗甸县的资源结构

资源是工业企业发展的基础,县境内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藏资源和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
境内河流属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盘江、蒙江、曹渡河;
蒙江由西北向东南斜贯县境,注入红水河;
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
矿藏有硅石、铁矿、辉绿岩、米黄色大理石等;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硅矿储量.4万吨,远景储量大于0万吨,辉绿岩储量较大,色泽美观,石质精密,无孔隙,板材磨光面光洁度高,可雕刻性能好,其远景储量在万立方米以上;
还有煤、锑、褐铁、

铜、砷、汞、冰洲石等矿藏。丰富的资源结构为罗甸工业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甸工业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2.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当经济发生动荡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所有身处其中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由于全球工业生产和贸易疲弱,价格水平回落,国际金融市场持续波动,世界经济增速继续小幅回落,发展中国家困难增多;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比上年增长.2%,增速比上年提高6.9个百分点,虽然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较快,但也要看到,因需求不振、产品价格下降等原因,部分行业发展放缓。

2.3罗甸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现状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工业企业经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贵州与全国同步小康的历史性机遇,围绕“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体工作要求,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县”战略,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规模以上企业比重低、分布不均衡。全县有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县工业企业总数的不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布的地区结构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城区附近,全县不到三分之一的乡镇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
发展速度慢,实力弱,年家企业实现增加值6亿元,但信邦一家就实现2.

亿元,占.%。家规模以上企业至年月止尚有4家家工业产值达不到万元,其中有两家刚刚入库产值只有0余万元。

二、企业配套不完整,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由于缺乏产业发展方向的宏观指导,我县农副产品加工、药材加工、石材加工等几大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小而全”和重复建设问题。如石材企业分布散,各自为政,在协作配套上还不适应龙头企业做大的需求(包括质量和数量)。规模以上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市场的无序竞争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压力。

三、企业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部分规模以上企业中的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现象较普遍等。

3罗甸县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建议县委、县政府根据有关政策,尽快制定鼓励、扶持规模以上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扶持突出“优先”和“更优”;
抓紧研究中央、省、市相关政策,结合我县发展实际,积极向国家、省争取优惠政策;
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种所有制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让其充分享受政策的扶持。

二、为解决企业重复建设问题,加强宏观指导,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为企业快速发展搭建优质平台。抓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整合园区现有资源,提高园区投资强度,注重功能配套,保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三、以优胜劣汰的管理服务为平台,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对企业进行宏观指导,创新管理机制,打破企业家族管理观念,建成规模以上企业管理资源库,在融资、人才、技术、用工、市场方面提供全面服务,搞活县域经济体系,对发展迅速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政府应及时给予表彰,并考虑设立奖励基金,对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同时企业享受更为优惠的扶持发展政策。建立督查服务机制。政府可委托有关部门成立由部门负责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成的评议小组,依据标准,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并根据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深入企业开展咨询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

四、以培育发展骨干企业为龙头,不断增强骨干龙头工业企业辐射带动力。努力培育发展一批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提高骨干企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资本为纽带、为核心,以资产重组和骨干企业制度、管理、技术的持续创新为切入点,增强骨干企业示范、辐射能力。

第五篇:纺织工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整理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万锭),资产总额8万元,从业人员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0万元,入库税收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亿米,医用纱布片万包,各类服装0万件,涤纶短纤维吨,防护口罩万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改上档升级,纺织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织造行业拥有各类织机台,其中:喷气织机台,剑杆织机0台;拥有各类细纱机0台套(按0锭1台车计算),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中高档缝纫机0台套。

(一)产业链条比较完整。纺织业已成为拥有从最初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整理和服装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进行纺纱→织造→脱漂→制造。朝阳纺织、中冠纺织、森达纺织、金格纺织等4家主要棉纺织企业全年耗用本地棉花1.5万吨,纺纱后链接到下游卫材行业,卫材行业全年耗用棉纱1.4万吨,以此生产制造医用药纱布、帆布,然后链接到服装企业生产服装。

(二)块状特色比较鲜明。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医用卫生材料为主导,江南产棉大镇百里洲镇以棉纺织业为主,仙女经贸区以服装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鲜明,已形成织造、折叠、脱漂一条龙生产体系。

(三)纺织行业外向度较高。近几年,我市坚持工业立市、开放活市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努力扩大出口,外向型经济尤其是纺织产业对全市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年全市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万美元,纺织服装业成为我市四大出口创汇支柱产业之一。

从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看,影响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偏小,缺乏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三是产品档次偏低、附加值不高;四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不强。

二、准确把握纺织工业发展趋势,合理定位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随着社会进步和纺织后配额时代的来临,纺织工业的发展受消费需求变化、国际竞争和科技进步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总体来看,目前国际国内纺织业总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四点:项目注重高起点,产品注重高品质,技术注重快创新,产业注重大集群。我市纺织工业的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找准自己的定位,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我市纺织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未来五年,我市纺织工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培养优势企业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集约经营,突出发展专、精、特、新产品及本地优势产业,努力争创名牌,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纺织工业。

(二)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目标

到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实现利税5亿元以上,出口万美元以上。纺织企业主要生产设备和工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占总产量的%以上,新创省级知名品牌5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过0万元的纺织企业发展到-家。纺织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全部职工平均人数)达到万元以上。

(三)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重点

1、加快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

纺织工业要追踪国际新技术的发展,继续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围绕品种、质量、效益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棉纺织:加快更新改造落后的纺锭生产能力,淘汰有梭织机,提高清钢联机组、精梳机、自动络筒机、电子清纱器、无梭织机等新型技术装备的比重,使%左右的纺纱设备在室国际世纪年代先进水平,精梳纱比重达到%以上,无结头纱、细支纱的比重达到%以上。

化纤及化纤原料: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对现有优势企业的改造和提升,形成技术创新机制,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改造现有装置,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针对市场需求,适时扩大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搞好上下游产业链的结合,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积极开发产业用纺织品,使之成为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发展医疗卫生保健材料、环保材料、防护材料、包装材料、汽车内饰材料等。

印染后整理:印染后整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色彩、手感、风格,要继续对其进行技术改造,在引进必要的工艺技术软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同时,要切实解决印染的环保问题,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和染料助剂,制订较为合理的印染工艺,重点提高化学类(如重金属残留、含氯酚、气味等)、ph值、色牢度、甲醛、azo(禁用偶氮染料)等纺织品生态检测项目的合格率。

服装:优化服装加工能力,搞好服装研究设计、流行趋势与生产加工的结合,搞好生产与营销的结合,积极推行品牌战略,提高原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份额,注重开发品牌服装、童装、中老年服装和特种服装,研制开发生态、保健服装,开发适合农村消费的服装,使服装生产适应国内市场多层次消费需求和扩大出口。

2、推进组织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形成整合优势

继续支持优势企业、出口骨干企业的发展,鼓励企业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提高生产集中度,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加强产品开发与设计、市场营销与服务两个重要环节的建设,提高企业快速反应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跨国投资办厂和推行国际化营销。

通过联合、兼并等资产重组方式,支持化纤企业,建成跨地区、跨行业的集团,向下游整合发展,引导化纤面料开发较好、并有一定市场的占有率的纺织企业向上游整合发展,提高生产集中水平、技术先进和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化纤及化纤原料基地。鼓励优势企业在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业环节上集中精力发展,而对那些不专长,不便于集中管理的环节进行外包,形成一个优秀企业与多个外围企业甚至个体生产这个共生体,共同打造我市纺织行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通过调整,形成2~3家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业主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中小纺织企业的发展重点是通过调整与重组,向开发型、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与大企业的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培育核心竞争力

面对后配额时代,纺织行业要想求得长远稳定的发展,必然转变一味追求扩大产能的发展方式,积极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增强创新能力,三是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提高产品质量:要从更新设备、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强管理、提高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注重产品的绿色环保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提升纺织品的质量,创优质品牌,以较高的产品品质在市场上站住脚跟,谋求发展。

增强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有实力、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企业自己的技术研发中心;二是中小纺织企业要借助大企业的设计研发能力,加强与大企业的联合与配套协作;三是要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的设计能力,逐步发展企业自主知识产权。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市场瞬息万变,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是纺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市场信息中心,广泛收集国际国内政策、行业发展、市场变化、原材料生产与价格等各方面的信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回避风险。

信息化是推动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传统产业在加快改造、升级过程中,必须加快推进信息化,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要用信息技术带动纺织工业调整、发展和产业升级,把信息技术渗透到纺织生产全过程。行业信息化基础建设要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纺织企业传统生产、经营和基础管理模式入手,推广应用生产集散控制系统(dcs)、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系统(cad/cam)、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以及市场快速反应系统(qr)等。建立企业内部信息网络,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市场反应能力,提高整体竞争能力,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跳跃式发展创造条件。

5、加快项目建设

根据国际国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内在生存、发展要求,我市纺织企业在今后3-5年要重点加快医用卫材和印染项目建设,拉长延伸纺织产业链,填补印染链的空白,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三、加快纺织行业发展的几点政策思考

(一)加快纺织工业园区建设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业主开发的原则,通过高标准规划、培植地方纺织产业集群,进行上下游资源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开发区纺织工业园,使我市纺织产业适当集中连片,发挥聚集效应;要按照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要求,谋划、建设一批重大发展项目。要把发展纺织产业集群作为发展我市纺织工业的重要平台,在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二)优化服务环境

一是抓重点行业、重点产品和重点企业,进一步整治发展环境,为纺织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竞争环境,为其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服务。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资本市场,支持重点企业上市或借壳上市。三是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扩大利用国内外资金,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形成投资多元化格局。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综合运用计划、财政、金融等手段,对棉纺生产能力继续实行总量控制,防止重复建设。

(三)推进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通过中小企业担保体系、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体系、中小企业信息网、中小企业培训体系、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等五大体系对纺织行业进行扶持和引导,促进纺织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