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党史学习 > 正文

2022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理解与感悟(范文推荐)

时间:2022-05-28 08:0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理解与感悟(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理解与感悟(范文推荐)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理解与感悟3篇

第一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理解与感悟

中国共产党党史

中共党史一般指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情况、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机关。每5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
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职权是: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
修改党章;
选举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目录

1.1 简介

2.2 主要阶段

3.3 成立背景

4.4 历史条件

1.5 中共一大

2.6 大事简记

3.7 党史简介

4.8 标准条件

1.9 相关图书

2.▪ 基本信息

3.▪ 内容简介

简介

中共党史是政党史,是专史,它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其主要内容,一是怎样执政,即怎样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一方面通过宪法和法律把它们变成国家的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方面通过其各级组织、各级干部,团结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运用广泛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二是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党的干部的培养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继承、发展,党纪党规的确立和监督、检查,中国共产党与各[1]  民主党派的关系,等等。

主要阶段

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2001年版本资料简介,中共建党90多年来共经历了如下十个主要阶段:
1、大革命阶段 2、土地革命阶段 3、抗战阶段 4、民主革命阶段 5、新民主主义阶段 6、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7、文化大革命阶段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10、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成立背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共产主义组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
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条件

一、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做了榜样,随后马克思主义为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所接受并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有了很好的人民基础,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 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

四、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五、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中共一大

中共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当时,在法国的共产主义小组还没有和国内取得联系,所以没有派代表出席)。推举的代表共12人:湖南小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刘仁静、张国焘,济南小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陈公博,日本东京小组周佛海。参加大会的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召开过程中曾遭到帝国主义密探的干扰,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讨论了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大事简记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

11月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发出通告,对党的组织.宣传工作做出部署。

1922年1月12日香港海员大罢工

1月21日-2月2日 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2]  。

5.1-5.6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

5.5-5.10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

7.16-7.23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8.29-8.30 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西湖举行全体会议

10月 中共中央从上海迁到北京

10.16-10.26 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4日-2月9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发生。

2.27 中共中央发表《为吴佩孚惨杀京汉路工告工人阶级与国民》。

3.3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表《就京汉铁路罢工工人流血事件告中国铁路工人书》。

4月中共中央由北京迁回上海。

6.12-6.20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

6.15 中国共产党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在广州创刊。

7.1 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前锋》月刊在广州出版。

7月 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对于时局之主张》。

8.20-8.25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2]  。

10.20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周刊在上海创刊。

11.1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上海书店”。出版发行《向导》、《新青年》、《前锋》等杂志。

11.24-11.25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三届一中全会。

11.28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通过《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

12.25中共中央发出《第十三号通告》。

1924年1月初 中共中央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在上海举行联席会议。

2.7 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

2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三届二次执行委员会会议。

5.10-5.15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在上海召开。

6.17-7.8 共产国际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

7.3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开学。

7.15广州沙面工人大罢工。

9.10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三次对时局的主张。

11.19 中国共产党发表第四次对时局的主张。

党史简介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3]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中共十八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标准条件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部分。中国革命在过去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在以后更需要工人阶级领导。工人阶级将来要发展,要成为人口中的大多数,农民在使用机器耕种之后也变成工人。最后全体人民都是工人。(我们党历来依靠无产和半无产。)一切党员必须承认这点。

2、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的,是要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更要为转变到社会主义而斗争,最后要为实现 共产主义而斗争。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制度的要点另外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般地不破坏私有财产的制度,但社会主义就首先要在工业中然后在农业中破坏私有制。在农业中组织集体农场,这时,只能依靠工人及贫雇农,不能依靠一般农民,只是团结农民。)一切党员必须具有为党的这些目的而坚持奋斗的决心。

3、因此,我们做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是一辈子都要坚持革命斗争。如果在中途不 能坚持革命斗争,就不能再做共产党员。这种革命斗争是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斗争在内,并且还要和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进行武装斗争(但不是说要当一辈子兵)。

4、一切共产党员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之下去进行。因此,一切党员必须执行党的政策和决议,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严格地遵守党的纪律,对于党内党外一切损害党的利益的现象必须进行斗争。否则,就不能做一个共产党员。

5、一切党员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公共的利益,即党的利益,摆在自己的私人利益之上,党员的私人利益必须服从人民的即党的公共利益。一切自私自利的人,不肯为人民牺牲自己的人,都不能做共产党员。(乡村中互助组、互助会、合作社,就是社会主义经济方式之一,是半社会主义。不怕牺牲自己一点,努力为合作社工作,就是社会主义。公营工厂生产竞赛,更是社会主义。)

6、一切党员在革命斗争中,必须勇敢坚决,不能在严重的艰苦的环境中退缩,不能向敌人投降,不能叛变共产党与共产主义。否则,就不能做共产党员。

7、一切党员都必须为人民群众服务,使党与人民建立很好的关系,认真地了解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意见并及时地向党反映,把党的政策向人民群众作宣传解释。除开经过批准的少数党员外,每个党员都必须在自己的职业之外,再做一件党的组织或支部所分配的社会服务的工作。不能这样做的人,都不能做共产党员。

8、一切党员为了能够并且更好地履行以上各项,都必须努力地学习,使自己懂得更多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的思想,使自己的觉悟更加提高。不努力学习的人,是不能做好一个共产党员的。

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记述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29年的历史。该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中央有关重要文献为依据,充分吸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史学界重要研究成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平凡历程,是一部正确总结历史经验的权威性党史基本著作。该书的出版发行,对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党的历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素质,将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史》[3]  第二卷,是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出版以来的又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49年-1978年的历史。这是一段波澜起伏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

该书的编修,始终以历史决议为指导,以新时期党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党的历史的论述为准绳,并在撰写中得到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若干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对这29年历史研究的最高水准。该书规模宏阔、编纂工作历经十六年、十数次易稿,是党史界和党员干部群众瞩目的重大工程。

第二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理解与感悟

中国共产党党史小讲堂

培训中心 曹诚

同学们下午好:

下面我就从20世纪第一个逢一的年份讲起,19世纪第一个逢一的年份1901年,1901年辛丑条约,1840年鸦片战争不过是把中国的边边角角分出去,磕磕碰碰一下,用今天的历史眼光来看,意义非常深刻,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在当时来说,因为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老百姓感受的并没有那么严重,正真要命的是1901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跌倒历史的最低点,地位之低空前绝后,但这也许就是中国人的民族性,不被人家打的剩下最后一口气,它不肯奋起,1840年打一下不在乎,1860年火烧圆明园还能挺过来,就是不下定决心和敌人决一死战,到什么时候下定的决心,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实际上宣告了清朝政府的合法性已经不存在了,尽管慈禧太后从西安回到北京后想接受老百姓意见了,想改革,但是已经晚了,不接受人民意见,你这个政府要垮台,接受人民意见太晚了,已经来不及了,老百姓不给你机会了,直接用暴力,推翻你这个政府。所以别看孙中山的革命今天失败明天失败,这都不要紧,他只要能成功一次就可以了,所以十年之后1911年,武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为什么是湖北武汉呢,别的省份其实也在秘密准备,武汉打响第一枪是因为准备起义的事情败露了,提前行动了,所以1911年是一个转折,皇帝没有了,民国建立了,民主共和了,学习欧美建立像他们那样的制度,像他们一样富强,实习多党制,今天中国有一部分人,有学问的,没学问的,有专家教授老板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党专政,推翻一党专政,实习多党制,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老百姓就幸福了,一百年前我们做过啊,民国时期中国有党派300多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如此自由过,随便几个人便可以成立一个政党,街头的乞丐可以组成一个政党,妓女也可以组成一个政党,袁世凯在当皇帝的时候啊,很多党派给他写效忠信,妓女也给他写,我们花界一致拥护你当中华帝国的皇帝,300多个党派你说都是乌合之众也不尽然,里面还是有二十多个党派是正真意义上的党,谁说中国没有实行过多党制,不仅实行过,而且搞的比谁都红火,结果呢,四分五裂,最后只剩下一个民主共和的空名,辛亥革命,以及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建立的民国,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幸福,带来国家的安定,老百姓甚至生活的还不如晚清,作家老舍先生,在他的话剧茶馆里,有这么一个人物,前清的遗老旗人孙二爷,他有一句话是这个么说的,想起来啊,大清朝不见得好啊,可是到了民国,我挨饿。旗人在清朝比起汉人是有一定的特权的,一个旗人他都说大清朝不见得好,我不是赞美大清朝,也不是要搞复辟,可到了民国我挨饿啊,你怎么给我解释,所以当时谁会依旧很黑暗,老百姓依旧饿肚子,所以迫于这种社会状况,一定得有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政党,站出来,解决老百姓最基本的吃穿问题,所以下一个十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一大一共13位代表,这十三中啊最后1949年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阅兵的只有2个人,所以革命很危险,革命也具有不确定性,这十三中人有革命的叛徒,有去凑热闹的,还有大汉奸,被国民党枪毙,但人家是一大的代表啊,不是因为你参加共产党枪毙你,而是你给日本人做事情卖国,枪毙你的。所以这十三人最后的命运也是截然不同的。

张国焘北京代表,在一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局成员,负责组织工作。一九二四年在北京被曹锟政府逮捕,供出组织和同志。后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直系曹锟政府倒台,张国焘补营救出狱。因他隐瞒了变节事。在共 产 党内继续受到信任和重用。中共中央“四大”、“五大”均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九二七年一月陈独秀被撤销领导职务后,张国焘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负责人会议决定由张国焘任红军总政委、中革军委副主席。但张国焘反对中央关于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根据地的决定,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10月,率部南下川康,在卓木碉宣布另立“中央”,并通缉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人。1938年4月初,他乘祭黄帝陵之机逃出陕甘宁边区,投靠国民党在戴的军统局当了特务,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1949年冬转居香港。1953年春,张国焘动了回大陆的念头,于是写了一封信,托人找到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黄作梅,请转达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表达自己想回去的想法。黄作梅立即派人把张国焘的信送给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并转中央。3周后,刘少奇以中央书记处书记的名义传下话来:张国焘愿意回来是可以的,中央是欢迎的。但是,他必须首先写一个报告给中央,深刻检讨他在历史上坚持自己的错误路线,反对党中央、分裂党中央以致最后背叛党和人民的严重错误,作出改过自新的保证,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听到这个答复,张国焘沉默了,不再提回大陆之事。

1979年在加拿大病逝。

李达(1890——1966),上海代表,在一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局成员,负责宣传工作。。“一大”被选为宣传主任,编辑《共 产 党》月刊,组织翻译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1923年夏,为国共合作问题与陈独秀发生意见分歧。陈独秀主张共产党员全部加入国民党。李达主张党外合作,只选一些政治上强有力的共 产 党员加入国民党工作,共 产 党保持独 立性。因此争吵起来,各不相让,陈独秀拍桌子,摔茶杯,对李达说:“你违反党的主张,我有权开除你。” 李达也不示弱说:“为保无产者革命政党,被开除不要紧,我也并不重视你这个草莽英雄!”从此李达就不和陈独秀来往了,就连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拒绝以参加,遂致脱离中共。新中国成立前夕,重新加入中国共 产 党。建国后历任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文 革初期受冲击致死。

李汉俊(1890——1927),上海代表, 开过“一大”后不久,李汉俊就宣布脱离共 产 党,到武汉去了。曾任武汉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汉口市督政办公署工程师。1925年先后任北京国立中俄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次年,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委员、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部长。大革命后期,因为宁汉对抗,蒋介石令桂系胡宗铎部占领武汉,李汉俊仍以“共 产 党”的罪名被逮捕和杀害。

刘仁静(1902——1987),北京代表, 一九二二年去莫斯科列宁主义学院学习,介入苏共内部斗争。参加托洛茨基派。1935年11月,被国民党逮捕入狱三年。

1949年大陆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刘仁静如梦方醒,离开国民党留在了上海。全国解放以后,刘仁静来到北京。刘少奇亲自找刘仁静,对他进行了认真耐心地教育。刘仁静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悔恨交加,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195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刘仁静的声明》。承认自己的错误。

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出版社特约翻译,国务院参事。1966~1978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关押。翌年8月5日因车祸去世,1987年在北京去世。

陈潭秋(1896——1943),武汉代表,。一九三四年赴苏联参加共产国际工作。一九三九年回国,化名徐杰,任中共中驻新疆代表和八路军新疆办事处主任。一九四二年被新疆军阀盛世才逮捕,一九四三年九月在迪化(乌鲁木齐)被秘密杀害。陈公博(1890——1946),广州代表,1922年秋脱党。1938年投敌,追随汪精卫政府。抗战胜利后,以叛国罪被判死刑,1946年在苏州被枪决。

周佛海(1897——1948),旅日代表,1924年脱党。1938年投敌,追随汪精卫政府。抗战胜利后,以叛国罪被判无期徒刑,1948年在南京狱中病死。周佛海回国出席党的一大的行踪早被日本警察知道了,回到日本后的周佛海即被日本警方严密监视,警方还通过学校对周佛海施加压力,老师多次警告周佛海,学校方面也以开除学籍威胁周佛海,这些让周佛海惊恐万分。而且,周佛海还带着第二任妻子杨淑慧一起生活,当时杨淑慧与她的父母失去了联系,他们二人的生活十分清贫,靠领取周佛海一人的官费生活。1924年5月底,周佛海回到广州,就任国民党宣传部秘书,月薪200块大洋。同年9月份,时任广东大学校长的邹鲁又聘请他兼任广东大学的教授,别的教授月薪是220块大洋,邹鲁给周佛海月薪240块大洋。照当时中国共产党的规定,周佛海应按累进额每月交纳、党费70多元,杨淑慧认为丈夫辛辛苦苦赚钱不容易,每月交这么多钱太可惜,就鼓动周佛海脱党。于是周佛海就给中共广州区执行委员会写信,要求脱离共产党。当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广州区委执行委员的周恩来曾经多次找周佛海做思想工作,都被周佛海拒绝。

1924年秋,中共中央接受了周佛海提出的退党的要求,准其脱党。从此,周佛海把戴季陶、邹鲁视为知己,对二人言听计从,并在思想上追随其后。邹鲁是“西山会议派”的核心人物,戴季陶是反共派的代表人物,孙中山去世后,戴季陶抛出了他的“戴季陶主义”,为反共分子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脱党后的周佛海走上了反共的道路,并成为国民党右派营垒中的干将和蒋介石的心腹。

何叔衡(1876——1935),长沙代表,后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工农检查部部长,1935年2月,在福建上杭牺牲。

包惠僧(1894——1979),受陈独秀委派出席一大会议,1927年脱党, 大革命失败后脱离共 产 党,后入南京国民政府任职。一九四九年从澳门回到北京,任国务院参事。1979年在北京病逝。

王尽美(1898——1925),济南代表,原名王瑞俊,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王尽美,有志于“尽善尽美唯解放”。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5年8月,在青岛病逝。

邓恩铭(1901——1931),济南代表,后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1928年在济南被捕,1931年4月在济南被害。

“13”这个数字在西方人的眼里是不吉利的象征。在欧美国家的楼层里没有13层,在宾馆里没有13号房间,在酒店里没有13号桌,在戏院和影院没有13号座位······凡是有数字排列的事物里,几乎都没有“13”的席位。基督教的《圣经》里有关于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里有这个故事的场景再现。可是,当时参加中共“一大”的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代表恰好是13个人。

当时陈公博新婚燕尔,带着漂亮的新娘一起到上海来出现党代会,于是乎,开会和蜜度蜜月两不误。
  陈公博后来退出共产党,紧跟汪精卫。两人关系很铁,他阻止汪精卫投日不成就转而跟汪精卫投日去了。抗战结束以后陈公博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的罪名判处死刑,刑前很从容的地警告国民党:你们最大的威胁是共产党。他的话,有幸言中。
  第一次党代会的另外一个参加者后来成了大汉奸,他就是周佛海,和陈公博一样,也是退党,也是跟着汪精卫跑到南京去投靠了日本人。汪精卫和周佛海还是毛泽东介绍认识的呢。当时毛泽东是宣传部代理部长,汪精卫提名的。

第三篇: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理解与感悟

中国共产党党史

(一九二一年—一九四九年)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一九一九年五月—一九二三年五月)

1,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中国的工人运动发展,各地共产主义组织成立。

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党的“一大”(1921.7.23—31)——《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4,党的“二大”(1922.7.16—23)——制定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

(一九二三年六月—一九二七年七月)

1,党的“三大”(1923.6.12—20),确定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2,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3,5月,设在广州黄埔的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开学(黄埔军校)。

4,党的“四大”(1925.1.11—22)——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5,东征、北伐。

1925年2—12月,国民革命军先后第一次东征、第二次东征、南征,消灭了军阀。

北伐战争(1926年7月—1927年3月)。

6,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7,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和党内严重的右倾退让政策

8,蒋介石背叛革命,大革命失败。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了

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中。

土地革命时期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九三七年七月)

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

秋收起义(1927年9月)

广州起义(1927年12月)

起义均告失败。

抗日战争时期

(一九三七年七月—一九四五年八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部分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

(一九四五年八月—一九四九年九月)

抗战胜利后,人民期望和平,中国共产党呼吁建立联合政府。

重庆谈判

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内战。

在人民革命即将胜利的时候,1949年3月,毛主席在西北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警示:

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政治前提。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即将到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党史 感悟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理解与感悟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理解与感悟 百年党史的认识与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