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2022年)

时间:2022-05-24 08:41: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2022年)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6篇

第一篇: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的功能。在笔者看来,家庭关系不仅是一种形

式,更是一种功能,并且多数家庭关系功能是受法律保护的权

利和约束的义务。当然,在民间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功能还受

惯习、宗规族训(传统时代比较突出)制约。此外,道德伦理也

是维护和引导正常代际关系功能的重要力量。那么,家庭关系

有哪些功能呢?笔者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家庭义务关系。家庭义务关系是具有血缘、姻缘

和收养关系的成员在法律约束下彼此为对方所应作出的价值

付出。不履行义务者会受到法律干预乃至被惩处。这种义务关

系主要存在于夫妇之间和亲子之间。但须指出,有些义务并

非法律所规定,而是由民间惯习所约定。按照现代法律原则,

夫妇之间的义务为互有扶养的义务。而亲子之间的义务更为丰

富,它分亲代和子代两个方面。就亲代来讲,主要体现为中青

年父母有抚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包括为其提供生活费用,管

束其日常行为,安排其接受基础教育并进行相应投入。子代对

亲代的义务为,赡养和照料老年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第二类,家庭责任关系。家庭责任指夫妇和不同代际成员

为满足彼此需求所应作出的贡献。在笔者看来,家庭代际责任

关系更多地受民俗、惯习、宗规族训约束,而不受或较少受法

律干预。在亲子之间,父母对子女的责任主要是为子女操办婚

事,它是约定俗成之责;
而未尽到此项责任的父母不会受到法

律追究,子代也不能以此控告父母失职。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主

要有:为去世父母治丧;
祭祀已故父母及先人;
传承嗣续,免使

血胤中断(这一责任在传统时代比较突出)。

第三类,代际权利关系。按照现代婚姻法律规定,夫妇之

间的权利关系表现为: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归

夫妻共同所有;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夫妻

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亲子之间的权利关系主要表现为亲

子享有继承对方财产或遗产的权利。

第四类,家庭交换关系。交换关系主要存在于亲代和子

代之间。它指有行为能力的亲子及其配偶之间在生产经营、日

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互助、合作关系。笔者认为,交换关系和抚

育—赡养关系是两种并存且有互补作用的关系。在一定情形

下,青壮年时期两代之间(青年儿子、儿媳妇和中年父母亲)交

换关系的存在,为中年(儿子、儿媳妇)和老年(父母)之间赡

养关系的维持打下基础。由于家庭血缘关系成员中加入了姻缘

关系成员,家庭代际关系的交换意义得以凸现出来。实际上,

交换关系不仅表现在青年儿子、儿媳和中年父母(公婆)之间,

而且在中年儿子、儿媳和老年父母(公婆)之间同样存在。

第五类,家庭亲情关系。家庭亲情关系体现为夫妇和亲子

之间所形成的生活关心、情感沟通与精神慰籍等关系。不在一

地居住者相互探视、经常问候也是亲情关系的体现形式。

综上,笔者认为,家庭关系以义务、责任、权利、交换和亲

情行为等多种功能为体现方式。而从成员之间看,亲子关系的

功能更为多样。

第二篇: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全文

●【亲属关系证明英文】亲属关系证明书到哪办领网上咨询

亲属关系证明书到哪办领

2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我国法律所调整的亲属关系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儿媳和公婆、女婿和岳父母、以及其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如伯、叔、姑、舅、姨、侄子女、甥子女、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亲属不等于家庭成员,有亲属关系的人可能分属于多个不同的家庭;家庭成员并不绝对有亲属关系。

根据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可以将亲属分为配偶、血亲和姻亲三类。血亲包括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前者是指出于同一祖先具有血缘联系的亲属;后者是指彼此本无该种血亲应当具有的血缘关系,但法律因其符合一定的条件,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同等权利和义务的亲属,如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就是拟制血亲。姻亲是指除配偶外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姻亲之间只有在法律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权利义务关系。

第三篇: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关系

称呼对象

称呼(称谓)

家庭关系

丈夫

丈夫

妻子

妻子

子女

(长、次、三)子、女或养子、女,继子女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父亲的哥哥

伯父

父亲的弟弟

叔父

父亲的姐、妹

姑母

母亲的兄、弟

舅父

母亲的姐、妹

姨母

父母的其他子女

兄、弟、姐姐、妹妹

伯、叔父的子女

堂兄、堂弟、堂姐、堂妹

姑母、舅父、姨母的子女

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兄、弟的子女

侄儿、侄女

姐姐、妹妹的子女

甥、甥女

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关系

父亲的父母

祖父、祖母

母亲的父母

外祖父、外祖母

生(养、继)父母

父亲、母亲

儿子的子女

孙子、孙女

女儿的子女

外孙子、外孙女

近姻亲关系

妻子的父母

岳父、岳母

妻子的兄、弟、姐、妹

内兄、内弟、内姐、内妹、

妻子的兄弟姐妹的配偶

内嫂、内弟妇、襟兄、襟弟

丈夫的父母

公公、公婆

丈夫的兄、弟、姐、妹

兄、弟、姐姐、妹妹

子女的配偶

媳、婿

子女配偶的父母

亲家翁、亲家母

伯父的配偶

伯母

叔父的配偶

婶母

家庭社会关系称谓一览表

家庭社会关系称为一览表(续)

关系

称呼对象

称呼(称谓)

近姻亲关系

姑母的配偶

姑父

舅舅的配偶

舅母

姨母的配偶

姨丈

堂、表兄的配偶

(堂、表)嫂

堂、表弟的配偶

(堂、表)弟妇

堂表姐的配偶

(堂、表)姐丈

堂、表妹的配偶

(堂、表)妹丈

侄儿、侄女的配偶

侄媳、侄婿

甥、甥女的配偶

甥媳、甥婿

第四篇: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家庭 family ; la famille
祖母 grandmother ; la grand-mère
祖父 grandfather ; le grand-père
叔叔 uncle ; l’oncle
阿姨 aunt ; la tante
父亲 father ; le père
母亲 mother ; la mère
堂/表兄弟 cousin ; le cousin
兄弟 brother ; le frère
姐妹 sister ; la soeur
丈夫 husband ; le mari
妻子 wife ; la femme
媳妇 daughter-in-law ; la belle-fille
儿子 son ; le fils
女儿 daughter ; la fille
女婿 son-in-law ; le gendre
孙子 grandson ; le petit-fils
孙女 granddaughter ; la petite fille
岳母 mother-in-law ; la belle-mère
岳父 father-in-law ; le beau-père
内兄(弟) brother-in-law ; le beau-frère
妻姐(妹) sister-in-law ; la belle-soeur
侄女,外甥女 niece ; la nièce
侄子,外甥 nephew ; le neveu

 

亲戚 relatives ; les parents
祖父母 grandparents ; les grands-parents
父母 parents ; les parents
孩子 children ; les enfants
孙子,孙女 grandchildren ; les petits-enfants
继父 stepfather ; le beau-père
继母 stepmother ; la belle-mère
继女 stepdaughter ; la belle-fille
继子 stepson ; le beua-fils
配偶 partner ; le / la partenaire
代 generation ; la génération
双胞胎 twins ; les jumeaux

 

人生阶段 stage ; les stades
婴儿 baby ; le bébé
儿童 child ; l’enfant
男孩 boy ; le garçon
女孩 girl ; la fille
青少年 teenager ; l’adolescente
成年人 adult ; l’adulte
男人 man ; l’homme
女人 woman ; la femme

 

称谓 titles ; les titres
先生 Mr ; Monsieur
女士,夫人 Mrs ; Madame
小姐 Miss ; Mademoiselle

第五篇: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谈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李岚清同志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可见,家庭教育是教育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特殊功能。不当的家庭教育会对子女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如过高的期待会导致自卑,过份的溺爱会导致依赖,过高的放任会导致消极,过火的严厉会导致焦虑与对立。由于家庭教育不当而使孩子身心发展扭曲,甚至造成悲剧的教育是深刻的,这也从反面体现出家庭教育在当今育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为国教子,科学育人。要搞好家庭教育,必须营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这就要注重培养和发展父母和子女的四重关系:一、同志关系;
二、朋友关系;
三、师生关系;
四、亲情关系。

 一、同志关系

 1、人生的榜样—有理想,有追求,敬业精神强,脚踏实地,勤奋努力,能与子女相互激励。

 从人的补偿心理来说,父母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于孩子,希望在孩子身上变为现实,乃人之常情,可有的期望过高会造成孩子丧失自我,表现为放弃自我努力,丧失了为理想而艰苦奋斗的精神追求,遭受一点失意挫折就垂头丧气。人不过中年,却慨叹人生无常,要求孩子的面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这对孩子的影响是消极的。

 家长的语言是有声的行动,家长的行为是无声的语言。我们的家长从事的职业不同,理想和追求的内容也不同,但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应胸怀远大,目标坚定,意志顽强,有不甘落后、勇为人先的追求精神,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高尚的敬业精神,这将使孩子引以为自豪,从而唤发出极大的精神力量。

 2、换位思维—彼此心心相印,形成家庭良好的精神氛围。

 换位思维,即思维者站在对方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或模拟对方心态去揣度应该或可能出现的心理效应,或事件趋向、结果。我们不妨每天给一定时间与孩子交流,或不定期召开家庭会,以利双方的换位思维。如家长可将自己作为成人在社会上立足奋斗的甘苦与孩子交流,但要注意正确引导,达到激励的目的;
也可以引导孩子谈自己读书的甜酸苦辣,彼此鼓励,以便端正思想,融洽感情,填补代沟,互相建立信心,互相理解关心,也有利于父母分析情况,抓住问题的关键,确定教育方法。如果我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能真正关怀爱护自己的子女,自觉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对子女多些换位思维,坚持热情鼓励,耐心教育,严格管理,不懈疏导,就一定能以心换心,得到孩子的理解、信任与配合,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朋友关系

 忘年交—尊重信任孩子,彼此人格平等。

 俗话说:“朋友是心灵慰籍的清凉剂。”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被当作一个人来对待。鲁迅先生曾说:对于孩子“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所谓自尊心是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并能超过他人的一种情感体验,要保护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建立起朋友关系。有几点提醒:

  1、切忌在众人面前用命令和训斥的口吻和他们说话,教育子女时忌用恶言恶语。对孩子采取冷漠和粗暴的方法都是错误的。

  2、尊重孩子包括尊重他们的感受、人格和潜能。有的家长家长制观念严重,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强行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这做那,结果适得其反;
还有的对孩子呵护备至,仿佛孩子永远长不大,实际上对他们的不尊重,必然会妨碍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们有着自己的情绪、行为甚至道德和道德评价标准,我们要在尊重他们自治权利的基础上正确予以引导,而不能“唯我独尊”、“唯我是从”,说不定在你的粗暴或宽纵之中,孩子身上许多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正在流失。

  3、把孩子当成朋友,让家庭里多一些民主气氛。要尊重孩子的成年意识,以平等态度对待他们。当孩子的成年意识受到尊重时,他们就能与父母和谐相处,否则就会出现反感甚至抵触的情绪。看过《傅雷家书》的朋友,都会羡慕傅雷与儿子的朋友式的骨肉情。为什么孩子有话不愿意告诉父母,起因就是一开始父母没有尊重孩子。因此要学会尊重孩子,允许他们有自己的隐私,如打电话、日记等,要以朋友身份与孩子谈心、活动与生活。

  4、守信用、重承诺。君子一诺千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承诺也应像社交场合一样认真对待,它不仅是与孩子交流的一种形式,也是培养他们健康人格的一种教育手段。当他们认识到自己答应了的事情必须做到时,便有了责任感,要督促他们会履行责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合理地要求他们。当孩子对父母提出要求时,只要是合理可行的,父母也要不折不扣地做到。

  5、要加强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自信心是美好生活的源头,自信才能创新,才能接受挑战,战胜困难,才能挖掘潜力,发展能力。要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必须转变教育方式。放手让孩子去面对挑战,经受锻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培养自信和能力,培养独立性,塑造独立的人格。不经风雨,难以成才。在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遭受挫折的时候,畏缩不前的时候,缺乏信心的时候,面临新的挑战的时候,家长都要及时地给予实事求是的鼓励。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孩子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时,内心会产生愉快的感受,会增强成功的信心和渴望成功的愿望,会把家长的鼓励转化为内在的激励和动力,不断鞭策自己,不断向新的目标努力。

 三、师生关系

 第一任教师—道德上的指导,即教育孩子怎样做人,是家长的首要任务。

 现在的家庭教育大多是在重复教师的工作,如功课辅导、习题加码。其实,家庭教育的定位,不应定位在知识上,而应定在道德上,即教孩子怎样做人。不少家长思想上存在“三重三轻”错误观念,一是重智育轻德育,二是重知识轻能力,三是重文凭轻素质,这种观念影响家长把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普遍心愿,希望孩子成长是好事,但有如何成才的问题。作为家长,要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如:孩子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不能单纯看分数;
孩子的发展是主动的发展,不能教育的外化过程多,而内化过程不够,家长的正确要求只有被孩子认同后才会有良好的结果;
孩子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过程,会有曲折反复,家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信心,放弃做父母的责任。家庭教育的重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品德理想教育、纪律法制教育,即通常所说的做人的教育。

  1、身教。古人有云:“正人先正已”,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思想言行确确实实大多数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可见最重要的是身教,要以身立教,一个好的家长平时话并不多,会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好榜样,会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培养孩子的高尚人格,以德育德,以情育情,以性养性,以行导行。

  2、境教。即用环境的熏陶来教育孩子。“境教”是无常形的,是潜移默化的,但却有着深刻的内涵,有着巨大的能量。要因境施教,不要刻意,但求自然,润物细无声。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人是指家庭中所有的成员,物是指家庭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家庭关系、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态度和教养方式、家长文化素质、家庭居住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均有较大的影响。可以设想,家庭关系紧张、家庭结构残缺、家风不正,或者家长态度暴躁、教养方式简单或过于放纵,家庭生活秩序混乱,家庭文化环境或物质环境差,孩子深受不良传媒信息影响,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其成才之路该是多么艰难。我们要尽可能地用自己的感情与双手去创造一个和谐、温馨、向上的家庭氛围,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人师。家长的阅历深、见识广,而孩子对社会对生活一无所知或知之不多,我们就要积极从正面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告诉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当然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子女成才的环境与父母这一代是迥然不同,老一套标准也可能不再适用,我们要适应时代变化,努力学习,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潮流,在许多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方面,还得虚心向子女学习。从这一点而言,父母与子女应互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促进。

 四、亲情关系

 监护人—保护、体贴孩子,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

 能源部长—提供孩子学习、生活所需的物质给养和精神依托。

 有一句诗化的语句说:家庭是孩子宁静的港湾,亲情是阳光和雨露,缺乏亲情的照耀与滋润,心灵的花朵会扭曲和枯萎。家庭教育有胜过学校和社会教育的独特性地方—个体针对性强,并且有一种无可替代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

 在这里我想谈谈对子女进行正确科学的性教育问题,这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作为孩子监护人的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父母应当是孩子性知识教育的第一位老师。为什么要在家庭中适当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这是因为:

  1、资料表明:我国中学男生首次遗精和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比1991年全国中学生抽样调查的数据提前了0.3岁左右,大多数女孩10—11岁进入青春期,男性稍后一至二年。2、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的出现,使得孩子的性教育更为迫切。因为独生子女缺乏家庭中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观察和了解,他们往往对异性有更强的好奇心,孤独感也更强,急切与同龄人交往。3、孩子关于性知识的来源虽能从课堂上得到一些,但却很少从父母那里得到,资料表明约65.5%的家长从未和孩子谈论过,相反他们很容易受到影视、网络、书刊、私下谈论的影响。4、事实上,学生也存在男女生交往过密的现象。

 因此,家长在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正确引导他们了解性知识,遵守性的道德,既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利于学习,又有助于社会公德,有益于社会风化。

 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呢?1、提前性原则,从小灌输。孩子有了性的萌动,家长就应及时让他们了解对待性的态度:既不神秘,又不随意,同时让他们懂得性的一般知识,如月经和遗精现象。2、爱护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不可过露自己的身体或侵犯他人的身体。3、尊重异性朋友。不交往过密,也敢于拒绝,语言、行为文明。4、让孩子认识到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期,中学阶段的知识学习和品德修养,对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而爱情附属于生活,中学生早恋并不适宜。5、了解孩子心理,全面关心孩子成长,教孩子排除性困扰,可尝试以下几种方法:①集中法;
②宣泄法;
③放松法;
④转移法;
⑤升华法。

 另外,还要恰当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顺利渡过青春初期(10—14岁),危险年龄期(13-14岁,初二),特殊压力期(高三)。

 当前,教育形势越来越好,为后一代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将子女培养成才! 

                关于创建和谐家庭的思考

                          作者:姚鸿昌

                   《中国家庭教育》 2009年第1期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家庭,在走向学习型社会的今天,如果离开了“家”和谐文化的植入,就很难生根。因此,“家”和谐文化不是单纯针对孩子的“小儿科”,而且是唤醒人们智慧心灵,提升民族素质,造就时代智慧人才的出发点和大学问。每一个人的家文化背景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一生的成长轨迹。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农村,如果能把“家”文化作为植根文化融入到学习型组织建设之中,会大大激励社会成员在“享受学习快乐,享受工作快乐”中活出人生精彩。
  
  一、什么样的家庭是和谐家庭?
  
  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和走向成熟的摇篮,是成就一个人事业的基石,是生活力量的源泉和理想的归宿。“家和万事兴”,家庭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幸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作为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整个社会才会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需要创建千千万万个和谐家庭,家和万事兴,国泰千秋好。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才是和谐家庭呢?
  和谐家庭就是能帮助全家人在人生智慧导航中,通过学习化生存方式,成长为与大自然和谐,与人类社会和谐,与人的心灵和谐的环境氛围。
  与大自然和谐体现在有一个生态和谐的家庭生活方式。人类已经明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生存之根本。然而今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大幅度改变,已超出我们的预料。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生态失衡、环境污染,地球上出现的温室效应、气候异常、海水酸化以及水资源日趋匮乏等问题,已经成为媒体报道中的头条新闻。随着工具的改进和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人类越来越成为大自然的主宰,在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的同时,精神却颓废了。非典之后,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非常关注。从环保工作者的角度来看,环境污染对疫病的传播、病菌的繁衍起作用。另外,生态破坏影响了野生动物的保护,现在有很,疫病是人、畜、兽、禽所共患。因此,我们的家庭和谐首先要体现在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态平衡的关注,要爱护动植物,有环保意识,节约水资源等,要崇尚科学,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也生活在一个生态和谐的环境之中并做好为之服务的准备。其次,我们的家庭和谐还体现在以审美的情感融入大自然之中,在提升自身美德和精神品质中使大自然成为我们艺术魅力展现的舞台。第三,我们的家庭和谐还体现在感悟大自然中人人都能读懂自己的心灵这部书,在人生智慧导航中“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曾经培养了两名“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的优秀家长刘东江夫妇正是通过经常带孩子与农村小朋友开展“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和发明创造活动,培养了全家人的环保意识、生存能力和生活情趣。特别是他还有一位残疾女儿也在和谐家庭氛围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成为生存与生活的强者。在这样的家庭中,与大自然和谐的智慧帮助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活出了最好的自己”。
  与人类社会和谐体现在有一个相处和谐的家庭内部互动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敬老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等)和家庭外部互动关系(朋友邻里关系、同学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市场经济关系等)。而家庭内部的互动关系是实现家庭和谐的重要内容,也决定着家庭成员走向社会组织时的相似性角色。一个在和谐家庭中生存和生活的人,在走向社会时很容易以同样和谐的心态和思维路线去处理好社会人际关系;
一个在失谐家庭中生存与生活的人,在走向社会时往往习惯于以失谐的心态和思维路线去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每一个社会人际关系的尴尬和冲突,往往都能找到家庭关系失谐的影子。因此,如何从家文化开始,实现以“夫妻和谐为中心,尊老爱幼为伦理,平等沟通为心灵智慧,融入时代环境为方向”的家庭关系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核心内容。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林秀贞女士不仅创建了一个夫妻和谐为中心,尊老爱幼为伦理,平等沟通为心灵智慧的和谐之家,还在与时俱进中把自己的“家”和谐文化延伸到整个社会,使孤寡老人享受到和谐家庭的天伦之乐,使贫困学子享受到和谐家庭的成长机会。林秀贞夫妇正是以“大和谐”家庭观创造了“社会”这个“大家”的和谐。她成为和谐家庭创建的核心激励源泉,这使我们想到了那首诗:“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把,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林秀贞就是那时代的报春花。她用女性独特的智慧魅力创建着美丽和谐的大家园。
  与人的心灵和谐体现在有一个身心和谐的健康成长状态。这是一个精神生态平衡的问题。一个身心和谐的人,前瞻有“善想”、“智想”、“乐想”,后顾无“恶念”、“愚念”、“苦念”,人生过程中能以“宽容”面对现实。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帮助自己和家人唤醒“为兴趣和梦想而快乐表演人生”的激情,能善解人意。而不是总以狭窄的心境看人看事,一旦遇到人生尴尬时能珍惜生命,热爱生活,远离自残和伤害,那么他就是一个身心和谐的人。身心和谐的层次决定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能承受多少委屈,承担多大压力和挑战,包容多少怪异和难堪。
  每一个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同时还是灵性的人。人的肉体属于自然,人的思想、文化、行为属于社会,人的灵性属于个人自身。作为自然人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作为社会人,人的行动、思想与文化则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要考虑到如何为了他人需要,如何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这是人之为人的本性。作为灵性人,人的心灵成长是在读书学习,不断突破心灵障碍中完成的。成为人的教育就是如何走向社会的教育,它是知识的教育,是爱与美的教育,更是灵性的教育。思想、文化使人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而灵性使人从一个社会人走向一个神圣的人。所以,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也是和谐家庭的重要标志。
  
  二、和谐家庭需要重点协调哪几个关系?
  
  和谐家庭不是没有矛盾和斗争,也不是人人走向“同一”,而是家庭成员差异化生存中的相容和互补。为此,实现家庭和谐主要需要解决下述几种关系:
  1 夫妻关系和谐是家庭关系和谐的核心激励源
  夫妻之间从相识到相知,从相知到相爱,从相爱到婚姻,从婚姻到生育,这是一个实现家庭和谐的成长过程。也是奠定一个家庭未来亲子关系、敬老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及至家庭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基础。
  和谐家庭的第一关系是夫妻关系,而不是亲子关系。夫妻如何个人修身,如何和睦相处,如何敬老爱幼,如何处理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家庭关系的和谐和家庭成员的外和谐能力。
  2 亲子关系和谐是家庭关系和谐的高效长成荆
  亲子关系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因为它具有不可解除性,现代的夫妻关系的稳定性正受到越来越有力的冲击,而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与正确相处,亲子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人是物质人,又是精神人,而其精神性是人之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有人性的人必然是一个精神不断成长的人。因此,亲子关系既是物质上的供养关系,更是精神上的互动成长关系。显然,我们为人父母者就不能单纯做孩子的生理父母了,而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的智慧,成为孩子的智慧父母和心灵导师,能引导孩子精神成长,这才会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特别是面对孩子对所有家庭成员都是一次再成长的机会,如何抓住人生成长的“敏感期”,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是家庭和谐的大学问,而不是无足轻重的“小儿科”
  3 敬老关系和谐是家庭关系和谐的仁爱之师
  孝敬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每一个晚辈应尽的义务。我们在“父母伴我行”中成长为大人,父母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和无私的奉献,一个有良心的人是绝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教诲之情的。面对我们的儿女,我们正在“我伴儿女行”过程中帮助孩子成长。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懂得爱的奉献和爱的责任。也是会伤我们心的。爱只有用爱去培养,孝敬老人正是爱的品德的传扬和延续。特别是敬老关系不仅包括对老人的物质生活的关心和赡养,还包括对老人精神需求的理解和帮助,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的老人如能在儿女理解和支持下感悟人生,把经验上升为智慧,将成为和谐家庭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既要感谢父母心,感恩父母情,更要感悟父母慧。因为人的生命延续不仅是物质生命的延续,更是精神生命的延续。
  4 社会关系和谐是家庭关系和谐的智慧延伸
  家庭是个“小社会”,社会是个“大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走向社会后如何处理邻里关系、同学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市场经济关系等都是以家庭中的“相似性”体验为基础。因此,家庭关系和谐是家庭成员走向社会的学习氛围和成长体验基地,社会关系和谐是家庭关系和谐的智慧延伸。当我们出现社会关系不和谐时,追根寻源中,我们总能找到当初家庭关系失谐的影子。因此,在学习型组织创建过程中,一种新的思路已渐渐引起人们共识:从“植根”文化入手,构建和谐“家”文化,可以大大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步伐。一些企事业单位已经逐渐把“家”和谐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重要基础内容。
  5 自然关系和谐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心灵境界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既有与其他动物一样的生物属性。而受自然规律所支配;
又有别于一般生物,能够在适应自然和改善环境的运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生物属性的质和量。作为自然的异化,人的能动作用和自控能力虽然使其自身能够超脱于自然物而独立存在与发展,但他生存的物质基础依然来源于大自然,而且其劳动的对象和认知思维的原像仍是大自然。因此,人若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把握住生态平衡,必然要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就要求人类不能以膨胀了的欲望面对大自然去无情地索取,而是要在突破心灵障碍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用精神的成长,美好的心灵境界与大自然匹配。家庭关系和谐的重要内容就是以美好的心灵世界面对大自然,实现“天人合一”的完美结合。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一个是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宇宙大自然,一个是我们的心灵世界。自然关系和谐是家庭关系和谐的心灵境界。
  
  三、如何创建和谐家庭?
  
  中国的文化,是以“家”为单位出发的文化,与西方以个体的“人”为单位出发的文化是有差别的。
  为什么说,中国的文化以“家”为单位?这是因为中国以家为单位的经济充当了重要的社会角色。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家”文化成为社会主导文化。无论是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至社会,离开了“家”文化就好像没有了“根”。“家”文化的智慧不仅仅用于“治家”,更可以用于“治国”。因为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其理相同。创建和谐家庭需要和谐的“家”文化支撑。那么,什么是和谐的“家”文化呢?
  和谐“家”文化就是在人生智慧导航中,通过学习化生存,实现“三和谐”的文化。创建和谐家庭就要崇尚智慧,学会学习,实现真爱。
  1 创建和谐家庭需要用人生智慧统帅
  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座桥,桥的这头是生,桥的那头是死,人生就是以什么速度,用什么姿态走过去。”
  比尔·盖茨说:“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也必须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在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
  比尔·盖茨从大火中抢救出一个“梦”——让家家都用上电脑,让人人都成为互联网中的一员,让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
  如今,这个梦已经和正在变成现实。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人的生存和生活”,就是“生存”与“生活”的辩证统一。一个从来不为生存而操心操劳,从生下来就吃着现成饭,穿着现成衣,住着现成房并且从来不为自己和别人生存问题上心的人是不会真正理解人生的。尽管他可以有非常富足的物质生活,自认为享受到天伦之乐,可他的精神生活却是枯燥无味的。他不可能真正理解那些为生存而奔波着的父母和大多数平民,更不会关注处于贫困线附近的弱势群体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往往不关心别人的生存问题,尽管他们自己离开了对别人、对财物的依附甚至也不能生存。其实,人生首先是要学会生存与生活。创建和谐家庭就是帮助家庭成员在和谐融入大自然中唤醒生存和生活的生命力。这就是人生智慧。
  一位母亲含辛茹苦把自己的孩子抚养大,当孩子以优异成绩从名牌大学毕业后,却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陷入迷惘,他跑遍全国许多城市找工作不是被骗。就是被拒绝。工作没找到,却被骗走了几百元。在不断遇到尴尬的情况下,他最终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走了,留给人们的是思考。
  他不是死在年老病重上,却死在没有“生存”和“生活”体验上。
  一位母亲一岁多的儿子因一场“意外车祸”而失去了双手。突如其来的灾难击碎了她的心。处理这场事故中。有人鼓动她去闹,她却选择了宽容和理智。瞧着可怜的孩子,她曾下决定伺候孩子一辈子。然而,当这位母亲意识到孩子未来面对的将是离开别人照顾就不能生存的痛苦时,毅然做出了一个人生的特殊选择:学习用嘴来生活和工作。她不是没有手,而是真爱自己那没有手的儿子,他要用“做”的行为告诉儿子,没有手也能够生存和生活。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形:妈妈在儿子所能触及到的视野里始终且周而复始在用嘴做事。她用嘴咬着勺子的一端,很熟练的在她的盘子里舀菜,拨拉,再喂到孩子的嘴里;
用嘴给孩子熟练地穿衣,洗澡;
用嘴抱着孩子轻放进小车;
用嘴收拾着桌子;
用嘴……
  儿子天天跟在妈妈的后面,看着妈妈,模仿着,学得比妈妈还快。妈妈用生命孕育了孩子,又用毕生的心血来呵护孩子,让孩子学会生存和生活,也使孩子懂得了,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和困苦,都要有勇气坚强地活下去。
  我们看到,这位母亲正是用真爱为孩子的未来创造着和谐。这就是人生智慧。
  人生智慧是什么?
  人生智慧就是明白“我是谁”,明白“我从哪儿来”。明白“我到哪儿去”的智慧,就是如何活出人生精彩的智慧。创建和谐家庭就要用人生智慧为家庭成员的成长导航。
  人、生、智、慧这四个字中饱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人:明白我是谁?这其实是一个哲学的追问。
  人类其实是个共生体,我们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系统共同使用着一个躯体,肉体只是精神生命系统的工具和载体而已。精神生命系统纳宇宙生命素为本,与大自然实现着和谐共生中的发展。
  显然,人既是解剖意义之上的生理人,又是精神意义之上的灵魂人。人之区别于任何动物之处就在于有一个思维和创造的心灵世界,有无中生有的创造能力,这使人能够超越自身的有限,而感知宇宙的无限,于是有了在“为兴趣和梦想而快乐表演”中的梦想实现,有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要重视人的心灵成长。一方面是在明白“我是谁”中,摈弃把人不当人的思想和态度(如把人当“纸”实施乱画教育,把人当“畜”实施饲养教育,把人当“瓮”实施灌输教育,把人当“兽”实施驯化教育等),实施以人为本的智慧心灵教育,让家庭成员的心灵不断成长,才是创造家庭和谐的关键。
  生:明白我从哪儿来?
  人的肉体是从娘胎里来,人的精神是从出生后的环境(特别是出生后三年的关键环境)中来。一个人的智慧是在与环境和谐链接中被“激活”并发展的,出生后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是造就人一生命运的源泉。中医讲“系统思维,辨证施治”,对我们实现家庭和谐有很大启示。也就是说,只有把家庭环境,把每一个家庭成员当作一个系统来对待,实施辩证思维中的唤醒教育,才会有家庭成员的心灵成长。
  恋爱的过程是一个从相识、相知到相爱的成长过程,双方都在一边学习,一边提升着各自的人文智慧魅力和素质,终于有一天瓜熟蒂落,建立起婚姻关系。一旦形成婚姻关系,就会有两个家庭之间的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结婚不单单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文化的互动和交流,也是夫妻双方互相包容对方家庭文化和学习对方文化的过程。正是这种文化交流与互动而创建的新家庭氛围,决定了未来子女的生存与生活环境。显然,结婚不是爱情的坟墓,而是夫妻双方继续成长的新开端。即将出生的孩子正是在他出生后的几年里享受父母文化互动氛围的熏陶而成长的。如果这个氛围是和谐的,孩子就会在智慧生态平衡中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人,如果这个氛围是失谐的,孩子就会在生态失谐环境中成为心理不健康的人。显然,“生”的智慧要求组成家庭的夫妇双方从结婚那天开始,就要重新学习做人。这是一个即将面对孩子第二次成长的机会。谁抓住这个机会谁就能成为自己幸福,也帮助孩子幸福的人,谁轻率了这个问题,谁就有可能成为自己痛苦,也给爱人、孩子带来痛苦的人。
  智:“智”和“慧”是解决“我到哪儿去”。
  人的肉体终究要走向坟墓,而人的灵魂则成为延续人类智慧的“种子”而走向神圣,从字面上讲,“智”由“知”和“日”组成,解释为“知识的日积月累”,“知”由“矢”(箭)和“口”(靶)组成,也就是说,所学的知识有的放矢,即能被应用才行,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一种“智”学理念。显然,“智”学就是用左脑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右脑中的图像、过程和场景,通过思维力的桥梁实现左右脑和谐发展。知人者智,知己者明,智行就是一个联系实际学习,与人互动中成长的过程。
  “慧”是由“双丰(盈)”为顶,“心”为底,中间有横“山”的字组成。
  喻意是只有搬倒心灵的障碍,才会有心灵的成长。世界上只有两种东西是无限的,一个是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浩瀚无垠的宇宙,一个就是我们的心灵世界。
  尽管宇宙很大,但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心眼”很小呢?其实就是没有突破心灵的障碍,没有搬倒那座“山”。
  显然,“人生”就是人的生存与生活;
“智慧”就是通过主动不断地联系实践学习,在明晰判断中,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取,有所舍地对资源进行整合与融会贯通的创造过程,是突破心灵障碍而实现心灵成长的升华过程。
  “易经”中的“不易”、“变易”、“简易”为创建和谐文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所谓“不易”就是要认识和尊重宇宙大自然的规律,有胸怀接受“万变不离其宗”的那些“不能改变的事”;

  所谓“变易”就是在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中实现思维创新和行动创新,有勇气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

  所谓“简易”就是有智慧区别哪些是“不可以改变的”,哪些是“可以改变的”。把那些“可以改变的事”认认真真做好就是“不简单”。
  在茫茫世界中,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的具体的现实生命是偶然的,微不足道的。一个人无论获得多少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他在时间上转瞬即逝,在空间只能偏于一隅。人要摆脱自我局限只有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上寻求无限,从而获得自由生命的体验。人只有在无限中感到自我生命的短暂、平庸的渺小,才能激起超越之情。将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寻求个人和有限实际利益中去的人,尽管他们得到更多的名利,但他们无暇和无能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也就不能超越平庸和洞察人生意义。而一个人与实际的物质利害保持一定的距离(距离会产生美),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生存和生活的意义就会出现飞跃,就有了“凌驾于一切成败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真正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显然,和谐家庭不仅仅是家庭成员物质生活的栖息地,更是精神生活的美好家园,是在人生智慧导航中。活出人生精彩的氛围。
  2 创建学习型家庭是实现家庭关系和谐的必经之路
  为什么我们一天忙到晚,忙得团团转,却没有时间品味学习?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一天学到晚,学得晕头转向,却感悟不到成长的快乐和生存的价值?
  如果我们把人生成长看作是一个生命进化系统的话。那么,只有学习才能不断完成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投入多少时间去学习,将直接影响生命成长的进程和质量。一个人的读书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生命成长中对时间的不同运用,会产生天壤之别的效果。如果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把注意力、把时间专注于对外物的过度牵挂上,没有内心的宁静,我们就会感到“忙”得没有了时间。“忙”字是由“心”和“亡”组成,“心”都“死”了,生命成长的过程也就停止了。我们只有点亮自己的“心”灯,打开自己的慧眼,我们才会实现生命成长。生命系于成长,成长离不开学习,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唤醒自己的智慧心灵而升华自己,才能真正实现生命成长的意义,才能活出人生快乐和人生状态。伴随人生成长的选择是“学习”。学习虽不能使人变“长”,却可以使人变“宽”。学习化生存就如同人的衣食住行一样,是须臾不可离开的事,可是今天,为生存和生活奔波着的人们却越来越远离了学习。而越来越远离学习也影响人的素质提升,于是又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通过学习实现家庭和谐呢?
  (1)在融入时代环境中更新学习观念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当年说明杠杆原理的一句大话竟然成为今天的智慧名言。其实,地球是否能被撬起并不重要,能把“足球”和“篮球”撬出国门就相当不简单了。问题的关键是,当人们想成功时,如何找到这个“支点”。
  人生其实就是在找“支点”,家庭和谐也需要找“支点”。在工业时代,人们只要在二十多岁前能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或某种技能,取得了一个大中专学历,几乎可以一生受用。于是,“知识”就成了人生成功的“支点”,于是有了“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招鲜,吃遍天”的理念。
  但是,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的局面已让现代人应接不暇,即使有再好的智力,记忆再多的知识,也远远适应不了发展的需要,更何况,电脑的记忆能力已远远超过了人脑,“知识”这个“支点”的位置开始动摇了。即使你研究生毕业,毕业时你所掌握的知识已经一多半过时,你要适应工作需要,有远比你大学功课要多得多的知识等着去学习,想一想吧,如果你没有继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没有再学习的能力和毅力,也就是没有学习力,也是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
  信息时代,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大量重复性工作被机器所代替。我们一位领导人访问日本时,想找工人聊聊天,结果车间里竟然见不到一位工人,老板指着机器对他说:这就是“工人”。那么过去的工人干什么去了?原来,他们去干那些机器干不了的事,创新去了。想一想吧,没有创新力,在今天的时代同样很难生存,更甭说成功了。
  信息时代,还有一个特征是出现了一个虚拟世界。如果只停留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可能跟不上时代,如果脱离现实而陷入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又会生存“无根”,如何在现实与虚拟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智慧的桥梁,这就要靠思维力了。
  显然,学习力、思维力、创新力成了我们走向成功的支点。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与时俱进中融入时代环境,家庭才会在与时俱进中和谐融入时代环境。家庭成员也才能在与时代环境和谐中活出人生精彩。
  显然,和谐家庭应当是向时代环境开放的,把家文化和谐融入时代环境,不断更新思路和观念,用时代的标准塑造家庭和谐氛围,才是和谐家庭的明智选择。这就要求家庭成员从老到小都要有终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都善于思维勇于创新。遗憾的是,我们相当多的老人已经远离了学习之路,即使是一些中青年人如果没有什么考核压力也无多大动力学习了。最可怕的是我们不少孩子正在失谐家教中成为不爱学习,又不得不苦苦学习的高分学子。他们被全家人围着,在失去童年快乐中为所谓的前途挣着分数和文凭。这种以牺牲孩子的学习力、思维力、创新力为代价换回的成绩是很值得推敲的。很难想象,以这种状态面对未来,他们会创建未来的和谐之家,能和谐融入到社会中健康成长。
  即将很快到来的智慧时代,一方面将是“以太阳光为能源,利用生物(植物、动物、菌物)和水与大气,通过农、林、草、畜、禽、菌、药、渔、工、贸等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革命,最终消灭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的时代”;
另一方面也是“以人体科学为主导,带动各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用系统学的理论,把医学(中医、西医、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电子治疗仪器等)、教育学、脑科学、心理学等智慧整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大智大德的智慧人才大批涌现的时代。”
  在时代发展面前,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如何学习?只有更新观念,把家庭成长融入到时代环境中去,我们才会在成长中找到和谐。反之,面对时代,我们仅仅督促孩子学习知识,考取学历,只当有知识的人,不仅不会有家庭和谐,也会直接影响社会和谐。
  创建和谐家庭,其实应从转变观念开始,把提升学习力(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毅力、学习效率、学习转化力)、思维力、创新力放在重要位置。要把知识变为智慧,让智慧变为力量,从单纯做知识人转变为做时代智慧人。这是创建和谐家庭的首要选择。

   关于创建和谐家庭的思考

                            作者:姚鸿昌

                   《中国家庭教育》 2009年第1期


  (2)个人学习与成长是家庭和谐的智慧基础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个人修身是基础。今天的家庭往往不重修身(人格、能力、习惯性格培养),只重知识学习,而且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大人们往往为了孩子学习可以做出极大付出和牺牲,但却放弃自己的学习和成长。其实,面对孩子成长,是大人第二次成长的机会。许多人正是在失去这次成长机会中造成了家庭关系的失谐。创建和谐家庭就要全家人不论长幼,都要走学习化生存之路,其中大人的学习是比孩子学习还要重要得多的事。这就要在家庭中倡导人生全过程教育的思想:
  抓住智慧人生春夏秋冬四季发展机会。在播种智慧的春天成为“智慧人”,在发展智慧的夏天成为“智慧才”,在收获智慧的秋天成为“智慧师”,在浓缩智慧的冬天成为“智慧典”。本书倡导“终生快乐学习、终生创新工作”之路。
  如果按人均寿命一百岁计算,那么人生过程就是:
  在“播种智慧的春天”播种下“善根”而成为“智慧人”(0-25岁)
  在“发展智慧的夏天”发展成“智干”而成为“智慧才”(25-50岁)
  在“收获智慧的秋天”收获到“乐果”而成为“智慧师”(50-75岁)
  在“浓缩智慧的冬天”浓缩出“慧种”而成为“智慧典”(75-100岁)
  显然,面对孩子,年轻父母要在第二次做“好孩子”中帮助孩子“成人”,自己也同时“成才”;
面对经历,中老年人要在读懂自己心灵这部书中感悟人生真谛,在收获不完美的秋天中乐学“成师”,为发展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面对人生,老年人也要在学习中成为一部可查阅的人生智慧宝典,为延续人类智慧画点睛之笔。这就是一个学习之家的修身全貌。
  创造一个“以夫妻和谐为中心,尊老爱幼为伦理”。平等沟通为心灵智慧,融入时代环境为选择的家庭和谐环境。关键是全家人的共同学习和成长。这是一个学习型团队的学习成长过程,它使家庭成为能在自身和谐中和谐融人家庭和时代发展环境。和谐家庭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型组织”。生活在学习型家庭中的每一个家庭成员必然也是很容易融入社会的“智慧激励源”,促进着社会和谐。而“失谐家庭”的成员是很难融入社会而成为“智慧激励源”的。显然,为了创建更多的和谐家庭,就要走学习化生存之路,把每一个家庭创建成学习之家。这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学习之家的核心激励源是夫妻关系,因此,夫妻的“修身”至关重要。夫妻的关系和谐至关重要。夫妻的学习化生存之路,其实就是个性魅力的修养过程,是夫妻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爱情关系继续成长的过程。当夫妻个性修养和夫妻爱情成长了,其他关系的和谐就迎刃而解了。
  女性的魅力在于从内到外的气质展示,男性的魅力体现在面对世界的英雄气概(女人讲气质,男人论气概)。
  女人有三性:智力上的感性、意志上的柔性、情感上的灵性。因此,丈夫要在向妻子学习“三性”中把妻子智慧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之中,帮助妻子在修炼“三性”中为家庭和谐留下“瞬间美”、“过程美”和“回味美”。
  男人有三性:智力上的理性、意志上的刚性、情感上的神性。因此,妻子要帮助丈夫在修炼“三性”中为家庭和谐创造“英雄形象”、“英雄过程”、“英雄智慧”。
  夫妻正是在学习爱中把自己修炼成“最好的自己”而成为家庭和谐的核心激励源。
  敬老关系是家庭和谐的仁爱之师。如何向父母学习,如何帮助父母在读懂自己心灵这部书中感悟人生,延续大智慧,是敬老关系和谐的基础。父母爱的智慧也是需要唤醒的,爱只能用爱去唤醒,爱是相互的,当我们感谢父母心的时候,就会理解仁爱。
  亲子关系和谐是家庭和谐的高效成长剂。没有父母不爱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是我们的爱心。然而,爱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真爱孩子就要向孩子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而不要在孩子面前摆“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子。
  总之,家庭成员的个人修炼过程,必将成为家庭氛围的有效激励源而促进着家庭和谐;
和谐家庭氛围又激励着家庭成员的个人修身。和而不同的个性化发展之路,是和谐家庭的成长过程。
  (3)运用好“三大工具”实现家庭和谐成长
  钱学森说:“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西方思想中的精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但他们没有能了解中国古代思想,是个遗憾。”因此,他建议“把中国古代思想中的精华提炼出来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其实,毛泽东及其所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正是在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中创造了一条成功之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今天,我们和谐家庭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也需要系统思维中的辨证施治,集思广益中的智慧整合,唤醒心力中的人生智慧发展。
  系统思维,辨证施治
  中医理论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的治疗观。这对我们学习和认识事物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宇宙其实就是一个大系统,从胀观,宇观、宏观、微观到渺观,无不是以系统存在的。整体是相对的,既是更大系统的部分,又是本系统的整体。认识事物,考虑和解决问题,离不开系统思维。辨证施治(治家、治企、治国)是把矛盾作为人类理性的思维对象,通过协调关系而实现对立中的统一。和谐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差异化存在,是合而不同。创建和谐家庭中需要掌握“系统思维;
辨证施治”这个工具。
  一位母亲对自己经常考试倒数第一的儿子发了愁。为了帮助儿子提高学习成绩,她除了花钱为孩子请了各学科的家教老师外,自己主动“下岗”陪儿子学习,她天天督促孩子用功学习,并陪着孩子做完作业。期望不久之后随着她的严格管教能使孩子学业成绩跟上去。哪想到孩子反而越来越厌学。还逃学到网吧去玩。
  为什么父母都这么重视和关照孩子学习,孩子反而学习越来越差呢。其实,有了系统思维,辨证施治这个工具,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经过调研,“问题孩子”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家庭环境这个系统。孩子学习不好这个表现只是系统因素造成的结果。
  这位母亲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为了孩子自己不学习,不成长也要让孩子成为爱学习的人。然而,也正是母亲的行为给了孩子一个负向激励:妈妈都不学习,却逼我学习,学习对大人都没有用,我何必好好学习。另一方面,父亲的一句话:“我没文化照样当老总”,“我挣钱都是为了你,我还要把你送出国去学习”与孩子的思维路线“谐振”了。只要有钱,有好老子,将来不愁没出路。
  系统思维让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而辨证施治帮助我们唤醒了大人和孩子共同成长的心力。这个家庭在智慧成长顾问的帮助下,孩子开始在寻梦中找到了“为兴趣和梦想而快乐表演”的切入点,母亲在拜孩子为“小老师”中学习英语。父亲开始在孩子面前树立起爱学习的形象,孩子在提升学习力中不仅英语成绩首先提高了,而且在当家庭“小主人”、“小老师”、“小记者”中提升了综合素质水平。
  显然。系统思维,辨证施治这一工具帮助全家人唤醒了成长的心力,实现了全家人的共同学习和成长。
  
  集思广益,智慧整合
  
  婚姻组成家庭,家庭是两种家文化的智慧整合,家庭成员在走向社会时又会在新环境中吸纳学校文化、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于是家庭就成为多元文化互动交流的场所,正是这种融入社会的多元文化整合,让家庭成员有了继续成长的新思路、新方法。而这种集思广益智慧整合中提升的素质又成为每个家庭成员走向社会的新形象,新层次,于是进一步促进着整合社会的发展。
  集思广益,智慧整合是家庭成员团队学习的重要工具。家庭成员在语言、行为、思想互动中各自展现自己的智慧魅力,并在心灵沟通中达成共识,促进着全家人的学习和成长。
  上述案例中,原来做父母的只把孩子当作管教对象,督促孩子学习,通过系统思维,辨证施治,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而且唤醒了共同成长的心力,于是在与时代融合中找到了心灵沟通的切入点。孩子的未来理想如何实现,为人父母下一步如何再学习再成长,大人孩子都可以共同讨论研究,人人都是交流和互动的参与者和主角。通过学习达成的共识又都变为改变行为的基础。这种集思广益,智慧整合的方式激励全家人共同找到了人生成长的契机。
  
  唤醒心力,成就人生
  
  一个人成功的最大动力是内心的智慧激情,是终生快乐学习,终生创新工作的信念和意志力。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心力,就会成就完美人生。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学习型家庭最重要的不是购买多少图书,大家一起学习,而是通过智慧启迪,唤醒每一个人学习和成长的心力,活出最好的自己来。这就需要有人生智慧统帅。
  上述案例中的那个孩子因为表述爱吃肯德基。在智慧成长顾问的引导下,他开始做起boss(老板)梦。为了这个梦,他把自己最优势的学科:英语(其实成绩也不理想)作为给妈妈当“小老师”的资本。这一过程。妈妈“学”的行为,自己“教”的过程,让母子俩都在学习中成长了。而全家人心力的被唤醒,促进了家庭和谐,使一个新的人生道路展现在这个和谐家庭面前。
  (4)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社会互动
  家庭是缩小了的社会,社会是放大了的家。家庭与社会的和谐融入,除了理念想通,目标一致外,“中介”智慧协调也是重要的一环。这包括:智慧成长顾问在行动、智慧合作家庭在形成、智慧生态园在创建、开放式的智慧学校在呼唤,智慧档案在伴行等。
  智慧成长顾问在行动
  易经上有道:“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人生需要导师,成长需要“高人”指点,智慧成长顾问正是大人和孩子成长的心灵导师。一个能经常受到有智慧的老师指导的人,就会在心灵滋养中迅速成长。培养大批智慧成长顾问,将是唤醒大人和孩子,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会需要智慧成长顾问在行动。
  
  智慧合作家庭在形成
  
  面对独生子女成长的尴尬,以某种形式把多个家庭组织到一起进行体验式学习和交流,既可以使孩子们享受到多子女共同成长的智慧,又可以在互相启迪,互相做智慧成长顾问和心灵好友中共同成长。
  
  智慧生态园在创建
  
  从植物生态园买回的农作物没有污染,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智慧生态园成长过的孩子有爱心,有爱好,又爱学。当年的少年宫活动正是一种这样的氛围,使千千万万个孩子成了今天的科学家,艺术大师等成功人士。今天创建智慧生态园,也是促进学习型家庭建设的重要机会。只要家庭、学校、企业组织能够共同合作,大人和孩子都能享受到智慧生态环境成长的快乐。
  
  开放式的智慧成长学校在呼唤
  
  学校与社会之间有两个围墙,一个是有形的院墙,一个是无形的院墙,这个无形的院墙使孩子们的心灵与社会难以在和谐相融中发展。另一方面,单纯以应试分数作为考核孩子优劣的模式使许多优秀的孩子潜能被压抑,如何唤醒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心力,活出最好的自己,让“差生”也成为人生的成功者,需要在每个城市创建或改造一批学习为开放式的智慧成长学校。这种学校的出现也会大大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
  
  智慧成长档案在伴行
  
  人生成长中都有文字档案跟随。其实,人生成长更需要智慧成长档案伴行。这种智慧成长档案从内容上包括每一个走向和谐之路的家庭多媒体成长过程,也包括用学业成绩、工作业绩考核所不能包括的个性化成长场景和过程记录。这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智慧档案并不单纯是留存的死记录,而是经常供使用,激励本人成长的老师。
  3 在实现“三和谐”中学会“真爱”
  和谐“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学会“真爱”。只有真爱孩子、真爱父母、真爱爱人、真爱自己,才会构建出和谐家庭来。那么,怎么做到“真爱”呢?那就要:一、给你所爱的人自由;
二、帮助你所爱的人学会爱;
三、与你所爱的人之间架起心灵智慧的桥梁。
  如果说“自由”是天,那么“会爱”就是海,天海相依处,就是“心灵智慧”的导航船;

  如果说“自由”是风筝,那么“会爱”就是手,“心灵智慧”就是那条调控线。
  (1)与大自然和谐:给你所爱的人自由
  给你所爱的人自由,是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的体现。
  你给你所爱的孩子自由了吗?你给你所爱的妻子或丈夫自由了吗?你给你所爱的父母自由了吗?
  “给你所爱的人以自由”其实是“道家”的思想主张。道家哲学以出天地超万物为宗,以人生追求为目标,以赞颂美,渴望自由与幸福为主线,比起儒、墨、法等各家哲学更富于人道主义和斗争精神,思想更深刻而透彻。在道家看来,要取得最大的成功和幸福,必须打破常规、使用特殊的方式。老子的“道法自然”观,就是说“道”要效法万物之自然,因此他主张无为而治,不教之教。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则用寓言告诉人们,人人都应当有鲲鹏之志,排除种种障碍,到蓝天上自由飞翔。这对我们今天实现家庭和谐来说不能不说是个启示。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给你所爱的人自由,就要用相似性原理帮助你所爱的人成长。比如孩子出现问题时,简单地“堵”不是办法,疏导才有效。
  用“相似性角色”作切入点,当好孩子心中的“好孩子”和“心灵好友”,沟通就会变得容易起来;

  用“相似性实践”作兴趣点,与孩子在实践中共同探讨他感兴趣的成长问题,孩子们就会把你当成“孩子王”,你的建议就会成为兴趣迁移的起步点;

  用“相似性分析”作研究点,帮助家长和孩子在相似性经历中追根寻源,你就会发现形成“问题孩子”问题的原因,找到改变教育方泼的起点;

  用“相似性联想”作思考点,帮孩子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乐趣源,在开展“五小智慧人”活动中实施“三爱”激励法,是帮助孩子成人的摇篮;

  用“相似性创新”作智慧点,帮助孩子用智慧统帅人生,在提升“三力”(意志力、智慧力、道德力)中实现自我超越。
  如果你真想创造家庭和谐,给所爱的人自由,就服下这个“三多”药方:
  多些宽容中的接纳(少些狭隘中的拒绝);

  多些赏识中的发现(少些审视中的挑剔);

  多些关爱中的付出(少些敌视中的伤害)。
  (2)与人类社会和谐:帮助你所爱的人学会爱
  帮助你所爱的人学会爱,是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体现。
  你可能非常爱你的孩子、爱人和父母,然而,你帮助你所爱的孩子学会“爱”了吗?如果你所爱的孩子只懂得接受爱而不会对别人施爱,不会对自己之外的任何事负责,他就会在“本我意识”膨胀中迷失自我。他是无法和谐融入到社会之中的。
  你帮助你所爱的妻子(丈夫)学会爱了吗?当他们主动为你做了一顿尚不可口的饭菜时,你却连讽带刺地唠叨个没完:“做的这个破菜要多难吃有多难吃,你就别瞎逞能啦!”说着自己去包办下来。他那点儿刚刚燃起的爱心星火就这样被彻底浇灭了。没有爱的理解,只会增加爱的埋怨。夫妻就不可能和谐起来。不要以为爱他(她)就是让他(她)听你的,只有为他(她)创造爱的机会,才会有爱的和谐。
  你帮助你所爱的父母学会爱了吗?当你看到父母溺爱孩子时,你可能会无奈地埋怨父母,却很少帮助老人在学习中感悟人生,帮助他们掌握智慧教子的思路和方法。不要以为老人顽固,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父母最会读懂自己心灵这部书,如果你真的爱父母,就要帮助父母走终生快乐学习,终生快乐工作之路,帮助他们在读书中实现心灵成长,才能使他们掌握爱的艺术,他们有丰富阅历作基础,会创造出比你还大的经典智慧。如果老人在收获智慧的秋天和浓缩智慧的冬天,能用爱的智慧爱及全家人,那将是一家人的幸福,那将是高层次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隔代爱”就是一种智慧爱。
  帮助你所爱的人学会爱是“儒家”的思想。儒家主张“仁爱”,力求君民互爱,追求“仁爱”的社会秩序。对孩子的爱应当体现在爱的互动上,让孩子在爱心行动中培养成有爱心的人;
对爱人的爱应当体现在爱的升华上,在个性魅力修炼中使爱情不断成长;
对父母的爱应当体现在理解父母心,感悟父母情,延续父母慧上。
  (3)身心和谐:与你所爱的人之间架起人生智慧桥梁
  与你所爱的人之间架起人生智慧桥梁,是身心和谐的体现。
  与你所爱的人之间架起人生智慧的桥梁,其实就是用人生智慧作统帅,帮助家人实现人生全过程教育,人生全方位教育的过程。
  你可能在物欲横流中迷失了自我,当智慧的灯塔再次闪亮时,你将会找回自己的心灵路线。人是肉体人,也是头脑人,更是灵魂人。与你所爱的人架起人生智慧桥梁,正是帮助人走向神圣的心灵成长过程,包括人生全过程教育,人生全方位教育,全脑教育。
  人生全过程智慧教育:抓住智慧人生春夏秋冬四季发展机会,在播种智慧的春天成为“智慧人”,在发展智慧的夏天成为“智慧才”,在收获智慧的秋天成为“智慧师”,在浓缩智慧的冬天成为“智慧典”。本书倡导“终生快乐学习、终生创新工作”之路。
  人生全方位智慧教育:在“向孩子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中,用诚挚的“爱心”塑造人格魅力,用痴迷的“爱好”锻炼多元能力,用勤奋的“爱学”养成良好习惯。
  “全脑”智慧教育:在相似性体验中实现“左右脑”和谐发展,在相似性创新中实现“大小脑”智慧整合,在相似性联想中实现“人脑、电脑”功能延伸。在融入时代环境中实现“四网合一”(电脑互联网、知识互联网、社会互联网、心灵互联网)
  人生智慧最终帮助我们“活在最佳状态,活出自己智慧,活得快乐幸福”。因此,人生智慧是创建和谐家庭的统帅。 

关于创建和谐家庭的几点思考

[ 作者:汉中局 郑建英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829    更新时间:2007-7-27    文章录入:dygh ]

内容提要:
本文以创建和谐家庭为主线,着重阐述了创建和谐家庭重要意义、基本内涵、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创建工作的主要途径。

关 键 词:和谐家庭 创建 意义 内涵 途径

  社会和谐,生活美好,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完全适应我国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充分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什么是和谐家庭,怎样创建和谐家庭,作为拥有36万职工的陕西省电力公司,审时度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率先在全系统开展“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以家庭和谐促进企业和谐,推动社会和谐。陕西省电力公司在“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中深刻的体会到,创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

一、创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意义

“家和万事兴 家齐国安宁”。家庭是第一学校,是每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以及品德修养、行为习惯形成的最重要的环境。家庭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幸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健康、稳定。只有家庭和谐,整个社会才会和谐。如果说,和谐社会是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乐,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是这首交响乐中的一个个音符,而每个家庭就是音符组成的和弦。无庸置疑,一个音符不准确,就无法组成协调的和旋,无法奏响最美最和谐的乐章。因此,家庭是否和谐,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祖国能否健康快速繁荣发展。

 1、创建和谐家庭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国由家组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是人生旅途中温馨的港湾,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都离不开家庭的和谐。一个和谐的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关爱,大家就会心情愉快,精神充实,进取向上,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快乐平和的心境去面对每一天,每个人,每件事,就会以感恩包容的心态为他人、为社会积极主动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从而推动全社会的和谐。

   2、创建和谐家庭有利于婚姻家庭的巩固。婚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元素,没有和谐的婚姻就没有和谐的家庭。每个人都有追求情感满足的客观需要,都渴望美好的爱情、亲情、友情,渴望完整的母爱、父爱,这一切都是以稳定的高质量的婚姻为前题的。夫妻和,一家和,夫妻不和,几代不安。创建和谐家庭,使每一对夫妇在宽松和睦、亲切协调、幼孝老慈、夫妻恩爱的环境中,他(她)所追求的情感满足就能实现,从而使婚姻稳定,家庭稳定,社会稳定。
    3、创建和谐家庭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家庭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孩子出生在和谐的家庭,就会使他们无忧无虑的健康快乐成长,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有益心智、身体的全面发展,家庭中亲密的夫妻关系、和谐的亲子交往、浓烈的兄妹情谊、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和谐的环境中熏陶成长,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讲文明,懂礼貌,敬重师长,关爱他人,使孩子具备热情、开朗、进取、正直、真诚等品质,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相反,在不和谐家庭成长的孩子,都会出现心理障碍,如自卑、恐惧、没有安全感、自私、多疑、自闭,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心身健康全面的成长,甚至会导致孩子长大后走上犯罪道路。据我国和国外对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研究表明,多数犯罪的青少年大都是因家庭不和谐,从小缺乏关爱而造成的。

二、创建和谐家庭的基本内涵
    和谐家庭应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民主协商的家庭氛围为主要内容,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共处的新型文明家庭模式。
    1.婚姻关系稳定。婚姻是构成家庭的纽带,也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因此,稳定的婚姻关系是和谐家庭的首要要求。
    2.家庭成员平等。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是和谐家庭的核心要求,平等的家庭关系首先表现为夫妻关系平等,即建立男女平等,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其次为亲子关系民主平等,主要体现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纳;
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赡养、尊敬老人。三是家庭其他成员民主平等,兄弟姐妹、婆媳、姑嫂关系融洽商。
    3.邻里和睦相处。和谐社会要求“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家庭必然要求建立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邻里关系。
    4.生活方式健康。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最终要求,也是一个家庭是否和谐的本质体现。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家庭成员民主平等、自强自立、积极进取,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远离黄、赌、毒等不良行为。此外,还要有艰苦朴素、勤检持家,爱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等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当前影响和谐家庭创建的主要问题。

电网企业作为国有大型企业,多年来始终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广泛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可以说职工队伍素质相对较高,婚姻家庭相对稳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职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一些职工在家庭道德价值判断上出现混乱,价值观念扭曲、道德行为失范、子女教育有误、婚姻稳定性下降等等,这些都成为家庭不和谐的主要因素。

1、离婚率上升。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婚恋观发生了深刻地变化,草率结婚,草率离婚,婚外恋、网络情人出现,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增多等等,这些都成为影响家庭和谐的因素。离婚虽然是追求婚姻质量的一种体现,但因离婚给家庭带来的影响,往往弊大于利。如离异家庭容易造成子女性格孤僻,情绪反常,心理压力增大,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失足走向犯罪,还有因为婚姻纠纷引发出刑事案件,不但影响家庭的和谐,而且影响社会的稳定。

   2、家庭教育失当。西方一位教育家说:一个家长胜于100个校长。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是家长教育下一代的另外一所最重要的心灵学校。电力系统职工大部分家庭经济状况不错,舍得为子女教育花钱。一些家长逼着孩子上补习班、特长班,而忽视建全的人格培养。普遍存在重身体素质,轻心理素质;
重智力开发,轻非智力因素培养;
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一腿长,一腿短”现象;
特别是一些家长不注重言传身教,自身行为不检点,在加上受社会上“黄、赌、毒”和不法经营的网吧等社会环境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少年自大妄为,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变质学坏,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影响家庭的和谐。

    3、生活方式不健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浪费等腐朽思想在一部分职工家庭成员中滋长。如有的家庭过分追求金钱、名誉等;
有的家庭沉迷于麻将、扑克、六合彩等赌博活动;
有的家庭缺少交流,家庭成员之间情感淡化;
有的家庭对子女过于溺爱,造成子女性格自私、生活挥霍,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安全、社区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

  4、邻里关系比较淡薄。目前,电力系统大多还是同单位职工居住在一起的家属院,虽然很多都是熟悉的同事,但下班回家后很少来往,有的住在一个单元、楼上楼下,甚至门对门都不来往。

四、创建和谐家庭的主要途径。

“家庭”更多地强调的是私人的空间,不适用于行政命令。因此,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比起其它创建活动,无疑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是新形势下摆在工会面前的一个的新任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我们必须自我探索,自我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和谐家庭创建主要是思想观念的一场革命,应立足实际,重在教育引导。

1、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左右行动。创建和谐家庭,必须首先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宣传创建的目的、意义、方法、途径,大力开展形式多样,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简单易行的群众性活动,吸引每个家庭成员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可在职工家属集中的地方悬挂标语口号、格言警句,让大家时时都能感受到和谐的理念和氛围。并选树一批能看得见,学得来,有成效的先进典型,通过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家庭成员学习借鉴,让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通过和谐观念、和谐文化的传播,引导家庭成员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共同营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勤奋好学、道德高尚、身心健康、团结和谐、蓬勃向上的家庭氛围,建立文明和谐的现代家庭,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2、着力构建学习型家庭。一个和谐的家庭,必定是一个与时代同步的家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应对;
才能心胸开阔,适时扮演好自己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
才能高瞻远瞩,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人格品味。什么是学习型家庭,笔者认为有四个特征:一是家长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上进心、时代感,有教育好孩子的意识、信心、设想,有培养孩子的目标,更有教育孩子的措施及行动。二是家长具有学习意识,有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能坚持进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学习;
能自觉进行家教理论、方法的学习。三是家庭能采用多种学习形式,如阅读家教类的报刊杂志,观看电视上家教类的节目等。四是家庭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家长能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间具有互动、互学的风气;
家长具有勇于实践的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发展,提高实践效果。要宣传鼓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心得交流”等活动,倡导每个家庭成员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能人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的学习热情,提升每个家庭成员的综合素质。当前,陕西电力公司在全系统开展的“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学习型员工”活动,已经为“争当学习型家庭”开了好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加强家庭美德宣传教育。家庭美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家庭成员素质,创建和谐家庭的基础和保证。家庭美德的核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重点是处理好夫妻、长幼、邻里三者关系。一是发展夫妻爱情。夫妻关系是家庭美德建设的核心,要大力倡导“夫妻平等、互敬互爱、互忠互信、提高素质、共同发展”。重点解决夫妻不和睦、感情不专一问题。二是发展长幼亲情。长幼关系是家庭美德建设的重点,要大力倡导“尊老爱幼、赡养老人、优生优育、教子有方、相互关爱”。重点解决不敬老不养老及教子无方问题。三是发展邻里友情。邻里友情是家庭美德建设的组成部分,大力倡导“邻里相知、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助人为乐、奉献社会”。重点解决邻里不相往来及不团结问题。通过行之有效宣传教育、丰富活动、典型激励、评比表彰、服务凝聚、社会约束等形式,激励更多家庭在关爱、分享、感恩、责任、沟通、欣赏、激励、反思、微笑中和谐发展,享受美好生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构建和谐家庭的最终要求,也是一个家庭是否和谐的本质体现。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进步成就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体现。集中表现为:一是充分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不断提高人自身的文明素质,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是能够培养人的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和谐友爱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活风尚;
三是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合理地支配生活资料,安排生活时间,选择生活方式,调整生活角色,丰富生活内容,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家庭成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现代意识,崇尚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追求充实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盲目攀比;
提倡计划生育,婚事新办,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堵绝“黄、赌、毒”行为。

结束语:和谐是每个家庭都希望的一种生存状态,这就为我们创建活动的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深入发动,立足实际加强教育引导,注重实效不走过场。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家庭美德,弘扬先进文化,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事感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就一定能够取得实效,助力和谐社会的构建早日实现。

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作者:周永梅 | 最后更新:2009-4-26

 

[内容提要] 青少年学什么?除了课本知识外,关键的是要学习一些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等,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如何理顺好这些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就涉及到了交往能力的问题。未来社会将倡导“没有完美的个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团队”的合作理念,充分发挥个人潜质、优势互补、实现共赢。人际交往能力是青少年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通过问卷调查和咨询个案发现,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

[关键词] 青少年;
人际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2006年初,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在沈阳市进行了一次10-20岁青少年成长现状调查,其中在“我感到苦恼的事情”的调查中,选择“同学关系不好”的占25.48%,觉得“自己不被人理解”的占31.69%,感觉“自己有困难没人帮助”的占14.20%;
在另一个题目“我认为自己有多少好朋友”的调查中,选择有1-2个朋友的占12.55%,选择有3-4个朋友的占18.69%,选择有5-6个朋友的占17.22%,选择有7个以上朋友的占51.54%,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人际交往情况远远好于重点中学的学生。

我们在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咨询个案中发现,社交恐惧症的青少年逐年增多,并且发现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希望通过对人际交往的意义、青少年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人际交往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提供给家长、老师、社会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正视和解决青少年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问题,充分重视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使青少年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培养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

青少年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更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

1.人际关系影响青春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况

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渐渐地从家庭中游离出来,更多地与同伴一起交流、活动,结交志趣相投的伙伴为知心朋友,他们无话不谈,形影不离,视友谊至高无上,甚至为朋友两肋插刀在所不惜;
青春期是性心理萌芽期,表现为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形象,特别是异性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也尝试与异性交往,但是在交往过程中心理变得很复杂。一方面渴望接近对方,另一方面又很害怕别人发现……一般说来,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大都能保持开朗的性格,热情乐观的品质,从而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相反,如果缺乏积极的人际交往,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则容易形成精神上、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感觉到到孤独、寂寞、无助,难以化解心理矛盾,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病态心理。

2.人际交往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变化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情绪容易波动,而且表现为两极性,即有时心花怒放,阳光灿烂,满脸春风,有时愁眉苦脸,阴云密布,痛不欲生,甚至暴跳如雷。在这个过程中,一旦遇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就容易导致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实践证明,友好、和谐、协调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学生对不良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和宣泄。

3.人际交往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

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需要进行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讨论学习、理想、游戏、偶像,诉说喜怒哀乐。人际交往正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方式。通过人际交往,可以满足学生对友谊、归属、安全的需要,可以更深刻、更生动地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并产生对集体和他人的亲密感和依恋之情,从而获得充实的、愉快的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4.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量之大、信息价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人们对拥有各种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要求,随着信息量的扩大,也在不断地增长。通过人际交往,学生们可以相互传递、交流信息和成果,使自己丰富经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启迪思想。

5.人际交往是青春期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完成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手段

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别人的认识,完成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是一个心理概念,是指个体将自身动力、能力、信仰和历史进行组织,纳入一个连贯一致的自我形象中。首先,青少年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虽然可能和别人共同完成任务,但是他是可以和别人分离的;
其次,自我本身是统一的,自我有一种发展的连续感和相同感,现在的我是由童年的我发展而来的,将来我还会发展,但是我还是我;
最后,自我设想的“我”和自己体察到的社会人眼中的“我”是一致的。因此,青少年交往面越宽,交往越深,对对方的认识越完整,对自己的认识也就越深刻,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同情、关怀和帮助,自我同一性才可以达成。

三、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与诸多因素有关,但通过个案分析,最根本还是与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1.家庭不睦与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关系

个案:小莉,女,19,高二——

小时候父母总是吵架,大吵大闹,摔砸东西,彼此抱怨。爸爸脾气不好,总说我这不行那不行。我从小就非常害怕他们吵架,现在看到街上的男人就生气,觉得他们粗俗,没教养。我不喜欢与男生交往,觉得他们都不好。女同学关系也不太好,初中时有一个女生跟我情况差不多,所以我们关系还行,后来就没有联系了。我感觉到孤独,也想有好的人际关系,但不知道怎么办。

解析:父母吵架时孩子无能为力,孩子常常觉得是自己不好,认为是自己又犯什么错误,父母才吵架,担心父母离婚,自己没人要……自责、自罪与恐惧对孩子心理造成巨大伤害,使得他们不懂交往、不会交往,有的只会通过吵架进行交流,也有的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产生严重偏差。

2.爱的感觉与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关系

个案:小白,女,18,辍学——

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妈妈怀孕时大家都以为我是男孩,出生后发现我是女孩,非常失望,奶奶、爸爸都想把我送人,一直觉得我是多余的;
我从小被人欺负,自己胆小,易脸红爱出汗,没有朋友;
经常矛盾、犹豫,怕被别人看不起;
在人多的地方不自在,在公交车上总觉得别人在看自己,跟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非常担心、恐惧。

解析:这是一个社交恐惧症的学生,已经辍学。没有被爱的感觉的人,更不会去释放爱,不知道如何与伙伴交流,觉得自己被忽视,觉得自己不可能有快乐,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得到幸福,非常缺少安全感,生活中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困难。

3.父母训斥打击与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关系

个案:小芷,女,19,高三——

我总是好想问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不敢看人,觉得同学说我难看;
妈妈总是拿我跟别人比,看不上我,说我什么都不行,肯定考不上大学。

我的同性朋友不是很多,以前天天一起吃饭的女同学,分班后不在一起,我跟别人一起去买饭,听到她说骂人话,后来知道是在骂我,把我气的够呛。

我跟咱班男生关系不是太好,有一个男生对我挺好,愿意做我的哥哥,我也高兴,后来我总依赖他,发现他对我没有那么好了……

解析:父母的训斥、指责,伴随着这个学生的成长,造成学生自卑、依赖、情绪易变、脾气暴躁等情况,与男生和女生的关系都很差,人际交往问题困扰着她的学习和生活。父母拿她与别的孩子比,大大伤害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在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的调查题目“父母的什么行为你最不能容忍”中,“拿自己跟别人比”这个选项超过“讽刺挖苦”和“偷看日记”两项,排在第一位,占34.47%。

4.父母过渡保护、限制过多与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关系

个案:小伟,男,18,辍学——

我的妈妈是护士,非常干净,每次我出去玩之后必须洗脸洗手,妈妈经常指责我把衣服裤子又弄脏了,很多时候为了不弄脏衣裤而限制我玩许多游戏;
妈妈对我吃的东西要求最多,经常说不能吃WW,因为没有营养,不能吃XX,会让人发胖,不能吃YY,因为含有化学成份,不能吃ZZ,因为制作工艺有问题……现在我什么都不会做,都是妈妈照顾我,同学们都不喜欢我,说我不像男孩,说我幼稚,我也不喜欢他们,他们太疯、太脏。

解析:这是一个在溺爱与限制中长大的学生,自理自立能力极差,无法与同学沟通交流,孤僻、自傲、好高骛远、敏感、高自尊,社会功能受到损害。

5.父母强势与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关系

个案:小敏,女,17,高二——

我曾经和室友闹矛盾,她们指出我跟她们交往时的“语气和神态方面有问题”。她们是那种强势的人,经常标榜自己“不容侵犯”、“谁敢惹我就有得好看”。而我的父母以前也是强势的人,对我管得相当严。我小时候经常被欺负,所以一直以来都对这种“强者”又怕又恨。一开始室友之间不是很熟,就相处得很好。以后相处的久,她们就疏远我了。

至于对朋友,倒是相反。我总是感觉自己对朋友(多数是性格相似)有一种控制欲,总是希望她们能跟自己有一样的遭遇、一样的想法,做出跟自己一样的选择……反正就觉得,自己总是在人际交往问题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解析:这个个案介绍的情况非常明晰,代表了在父母强势打压下这一类人的性格特征,“对‘强者’又怕又恨”、“对朋友有控制欲”——讨厌强势,在生活中又无意间习得了强势的交往方式,没有好朋友就很正常了。

6.不同成长背景与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关系

个案:小杜,男,19,辍学一年——

我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小学三年级回到父母身边,父母关系不好,爸爸在家没有地位,我跟父母一点不亲,他们对我也不好,看不上我。

小学5、6年级玩测谎游戏,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看谁说谎,那个时候开始感觉不舒服;
初中与一个同学对视不自在;
后来看女老师不自然;
初二学习生物条件反射,自己开始吞口水,感觉老师也在吞;
初三下学期转学,物理老师是女老师,自己看到她就满头大汗;
中考考上了一所我们那最好的学校,高一下学期,看到所有的老师都不自然了;
现在住在舅舅家,门口有人坐着,第一次看见没有问题,第二次就非常紧张了;
在公交车上,自己不舒服的时候都能感觉到别人吞口水。

解析:这也是一个社交恐惧症的个案,虽不能说所有与祖父母长大的学生都有问题,但这些学生与父母感情缺少亲密感是共同的,与父母沟通不畅,不愿意交流,再加上这个学生父母不和、经常训斥他,促成了这个学生的问题。另外,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容易出现消极情绪、自卑心理、特殊个性、行为多变等问题;
家庭条件非常优越的学生,容易出现骄傲、自负、用物质满足朋友、缺少心灵交流等问题。这些心理都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正确交往观,顺畅的交往行为。

通过上述典型个案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教育对孩子人际相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家庭教育的失误给孩子们在人际交往方面带来的消极影响和伤害。当然,良好的家庭教育给孩子们带来的友善人际关系也是比比皆是,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四、从家庭教育这一根源上解决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

1.家长认真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勇于承担教育责任

在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的调查题目“最喜欢父母的做法”选项中,选择“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的占14.96%。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尝够了父母不懂家庭教育知识的苦头,对父母是既爱又烦,有的甚至还产生了恨。而家长们,宁肯花大价钱让孩子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也不肯给自己花钱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殊不知,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才可以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增长,否则会阻碍了孩子能力的培养。也有的家长,觉得自己教育孩子不行,不花心思让自己提升,而是高价请老师教、朋友带,觉得那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殊不知,父母身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父母掌握了科学的教育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再加上亲情互动,是任何一个专家都无法超越的。

有的家长说,家庭教育的书籍林林总总,专家说法不尽相同,我们学习似乎无从学起。其实,家长必须掌握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并不多,也不难,简单说只有三点:

(1)站在未来的角度学习最新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关注电视教育节目、网络教育频道、听专家讲座、阅读教育期刊杂志,站在未来而不是现代的角度,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自己的理念,逐渐调整方法,以保证教育方向不走偏。

(2)学习孩子成长的普遍规律。通过看书,了解新时期孩子成长各阶段的普遍规律,生理心理特点,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等孩子成长到那个阶段的时候,就会应对自如。

(3)了解、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发挥潜能。家长要成长,必须阅读好自己孩子这本书,通过细心观察、经常相处,了解自己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普遍规律之间的差异,发现孩子语言、数学、文艺、体育、美术、操作、交往、个性等的优势与不足,发挥优势,适当弥补不足,在孩子自身基础上提升,使孩子既有特长又全面发展,时时自信满满,充分发挥潜能。

做到上述三点,重点在于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敏感和专注,孩子在这样一种知性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会更自如进行人际交往,充满自信和力量。

2.爱孩子就让孩子感觉到爱的存在

“爱孩子让孩子感觉到”,这是一个让众多家长困惑的提法,中国的家长是世界上为孩子付出最多的家长,最辛苦的家长,却也是感受到孩子有感恩心理很少的家长,从孩子身上感受到快乐很少的家长。孩子不满意,家长很委屈,原因就是家长爱孩子,孩子没有感受到。

(1)无条件爱孩子,做出来,说出来。中国人含蓄、内敛,家长总觉得我都为孩子做了,不用再说。其实不然,热心地做、真诚地说以及充分的肢体语言的表达同样重要。有的家长为孩子做了许多事,但在语言上不会表达,甚至在语言上伤害到孩子,使得孩子感觉父母不爱自己。有的学生说:“在我的记忆中,爸爸从来没有抱过我,爸爸不喜欢我”……因此,一个关注的眼神、喜欢的话语、亲切的拍打拥抱,都把会大量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使孩子感觉到:父母爱我,不是因为我学习比同学好,不是因为我拿到什么骄人成绩,只因为我是他们的孩子。这种无条件的浓浓的爱,让孩子感觉到温暖,并愿意将这爱传递给朋友,人际关系自然会很好。

(2)以孩子的需要为需要。很多家长为孩子做了许多事情,找好幼儿园、上最好的小学、读优秀初中、插重点高中、安排各种补习、无微不至照顾饮食起居……家长为孩子设计了他们认为最好的未来,给予孩子他们认为最好的物质与精神营养,却发现孩子并不领情,还经常与家长发生争执,或者不再交流,甚至离家出走。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家长自说自话,或者为了孩子的未来、或者为了自己曾经的理想、或者为了自己曾经的遗憾、或者为了自己的面子,匆匆忙忙安排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充分感受孩子的真正需要,使得孩子不知何去何从,按照父母的安排去生活,非自己所愿,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又被父母阻止,以至于不愿再努力,自暴自弃。而这种不在同一轨道的沟通,造成孩子较大的厌烦情绪,在同学朋友中也不会交流。因此,家长要放慢自己的步伐,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使自己的努力更符合孩子的需求,使自己的努力更有效果,也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良好地沟通,增加对家长的理解和感恩。

(3)公正、平等、尊重、信任。在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的调查题目“最喜欢父母的做法”选项中,选择“让我平等参与家庭生活”的占25. 6%,选择“父母信任我”的占41%,可见青少年对公正、平等、尊重、信任多么渴望,也可以看得出目前家长这方面有多少欠缺。

爱孩子让孩子学习规则。“爱”不能过度,而应恰当。只要是不伤害孩子的活动,可以适当让孩子参加;
只要是合理的要求,尽可能满足孩子;
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益的事情,鼓励孩子参与。同时,孩子过分的要求坚决不能满足,对孩子造成危害的事情坚决予以阻止,虽然说要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但态度一定要坚决,使孩子明确什么是原则,违反原则的事情,无论如何哭闹都是无济于事的。

爱孩子让孩子学习平等。有好吃的东西,无论多少,全家人平等分享;
出门游玩,全家人商量决定;
家庭重大决策,全家人一起讨论;
家族事宜,共同承担责任……让孩子在参与中,感受平等与尊重,摈弃自私、狭隘与自我中心,学习平等,学习感恩,学习责任,而这些是保证孩子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必备素质。

爱孩子让孩子学习尊重。学习尊重别人,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了解自己的各种感受,敢于体现自己的意志。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自己的人,才会更多地尊重别人,了解理解别人的感觉,体察别人的需要,适时给别人以帮助,而不是一味地迎和别人。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过程中,要多理解孩子的感受,更多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让孩子坦然表达自己愿望,敢于体现真我,勇于解决冲突,在面对冲突、解决冲突中学习沟通交往能力。另外,在孩子体会尊重自己的同时,教孩子一些尊重别人的原则和方法,如不闯别人的私人空间,不随便打扰别人等等。

爱孩子让孩子学习信任。孩子拥有了多少能力,就给孩子多大的空间,从穿衣服、系鞋带、到洗衣服做饭、到处理与老师关系、同学关系、再到解决学习困难……让孩子在体验中、在试错中学习人际交往,学习公正、平等、尊重和信任,成为助人而有原则的人,成为受欢迎的人。

总之,家庭是一个人生命的摇篮,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是一个人休憩的港湾,也是爱和力量的源泉。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连续性、权威性、感染性、及时性等特点,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的优势。因此,作为家长,要重视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肩负起培养孩子友善人际关系的重任,创建和谐的家庭,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使用灵活的家庭教育方法、智慧的沟通技巧,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心灵,培养出一个有着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人,而这样的人,投身于未来合作型社会时,必将建立和谐融洽的交际氛围,顺利发展,走向成功。

 

第六篇: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ABC

作者:
艾 理

来源:《爱你 》 2018年第2期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家庭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是:A. 夫妻关系 B . 父母子女关系 C. 兄弟姐妹关系

你的答案是A,B,还是C ?

针对这个问题,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给出了答案。他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只有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一个家庭才会稳如磐石。

这三种家庭模式不健康

第一种:一方成了“透明人”

阿萨和他的妻子是同学,后来两个人因为工作成了恋人,最后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小孩 没有出生之前,周末是他俩的私人时间,任何人都不能打扰。他俩会去看看电影、逛逛公园或 者上街买东西。

可有了孩子以后,一切都变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妻子都把小孩子放在第一位:下班回到家, 阿萨想给妻子一个拥抱,却被妻子一把推开;
晚上睡觉的时候,阿萨想和妻子亲热亲热,那更 是不可能的事,孩子永远横在中间;
周末的时候,妻子忙着约闺蜜一起带孩子上早教课,把阿 萨撇在了一边…一阿萨说:“我感觉妻子把全部的爱给了孩子。”

第二种:“三角恋”关系 王冲把妈妈从老家接过来带小孩,但之后发生的婆媳矛盾让他始料不及。比如吃饭这件事,妈妈对他说:“我买了你们喜欢吃的海鲜,洗干净,配上佐料,等媳妇回到家,我想请她做一顿海鲜,我在一旁学习,好以后做给你们吃。谁知她借口有事,直接出门了。”妻子对他说:“妈妈嫌弃我不干家务活,我上一天班已经够累了,她还让我做晚饭……”在妈妈面前,王冲觉得妻子应该理解妈妈的一番心意;
在妻子面前,王冲又觉得妈妈做事的方式欠周全。

第三种:陷入“孝心困局” 胡虎很爱妻子,但同时认为年轻人要孝敬父母,所以,当妻子和家人发生冲突时,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度蜜月时,他听父母的意见选择了更便宜的泰国游,而不是妻子梦寐以求的欧洲游;
买房子时,他听父母的意见买了一个夫妻俩并不满意的户型;
装修的时候,他按照父母的想法装修了一种夫妻俩不喜欢的风格……妻子对父母的干涉不满,胡虎却总是说:“拒绝父母?他们会伤心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阿萨的妻子把家庭生活的重心转向了孩子,冷落了丈夫,让丈夫感觉成了“透明人”。王冲没有做好妻子和妈妈之间的沟通工作,左右为难,让家庭矛盾持续加深。胡虎因为“要孝顺”,让父母过多地干涉了自己的生活,导致家庭冲突不断。

推荐访问:和谐 建立 关系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怎样建立和谐家庭关系 如何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