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心得

时间:2022-05-29 14:5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心得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心得4篇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心得篇1

第10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内容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识记重要的历史事件,理解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分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时间跨度较长、内容较多、头绪较乱的历史阶段,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把很多概念和史实搞混淆,教师要帮学生理清线索和头绪。本课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一个阶段,即胜利阶段——伟大的解放战争时期。这一历史时期从战争发展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战略决战。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围绕战争展开历史的画卷,以便深刻地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习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虽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仍然停留在史实本身,而缺乏对这段历史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把握,对一些概念事件和历史史实感性认识居多,理性认识不足。另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核心而基本的历史概念也很难一下子就能弄懂,特别是在新旧民主革命的比较方面可能是一知半解。但是,高中生正处于由感性思维逐渐过度到理性思维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在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感受历史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情感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和自身修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等解放战争中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从社会性质、政治、经济、国际意义等视角,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需要适当联系,使意义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和历史纵深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历程。

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

教学方法

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可以采用重点讲授、讨论交流等方法,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

多媒体制作课件辅助教学,播放音视频服务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国家积弱积贫,人民饥寒交迫。“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到国共的十年对峙,再到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革命将向何处去呢?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课教学

一、重庆谈判到内战的爆发

展示材料设问,让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和平建国。重庆谈判虽然符合这一趋势,但其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却是之后解放战争爆发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我全民族目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

——引自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材料二:富强康乐的国家,自由和平的世界,正照耀在我们的眼前。……本党无日不迫切期望归政于全国同胞,即欲我国同胞共负建国的责任……一举而实现国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的遗教。

——引自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

请思考和回答:

(1)两则材料的发表说明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

(2)这个历史事件对世界而言标志了什么?

(3)就这两个材料而言,国共两党对今后的任务和奋斗目标的表态是否有相同点?

材料三: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

——引自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的绝密电报

(4)电文中所谓的“奸党”指的是谁?

(5)对照材料二,就认识国民党而言,这份密电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
美国不但已经协助,而且还将继续协助正好民国国民政府,使解放区中日军的解除武装和撤退得以实现。美国海军陆战队驻在华北,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引自1945年12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华政策声明》

材料五:本党认为蒋介石与马歇尔应该重视自己的信誉和人格,没有任何理由推翻自己所签定的神圣协定。只要他们有这种最低限度的诚意,本党一定继续与他们通力合作,以求和平的真正实现,民主的真正开始。

——引自1946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对时局的声明》

(6)这一时期,在华美军果真在执行杜鲁门《声明》中所说的任务吗?

(7)《声明》中所说的“神圣协定”指的是哪两个协定?

小 结

从材料一《宣言》的发表到材料五《声明》的公布,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现了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灵活机动的斗争策略,在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面前树立了崇高的形象。

抗战胜利,中共及时发表《宣言》,首先表明了以全国人民利益为重的坚定立场,争取政治上的主动;
在国民党的“和谈”阴谋面前,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并作出重大让步,使《双十协定》承认了许多有利于人民的条款,进一步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另外,又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在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努力下,政协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决议,签订了《停战协定》,再次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共一方面组织自卫反击,一方面发表了材料五中的《声明》,再次表明了和平的愿望,揭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本质。

二、从全面进攻到渡江战役

设计意图:提供解放战争期间的重要作战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中感受战争发展的过程。

充分运用“全面内战地图”“孟良崮战役图”“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示意图”“三大战役示意图”以及“渡江战役示意图”。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作答:

(1)根据所提供的地图,将解放战争时期进行分段。

(2)对比每一阶段的战局,分析不同阶段战争双方态势的原因。

(3)分析三大战役所采用的不同的战略战术,感受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巨大魅力。

(4)通过“渡江战役示意图”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喜悦之情。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并欣赏音频资料,感受胜利的过程,分析胜利的原因,并体会胜利的巨大意义。

过程:抗日战争胜利、粉碎国民党进攻、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被推翻、新政协召开、开国大典。

欣赏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

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

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

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结合本课的内容,谈谈你对这首歌的理解。

引导学生概括新民主主义胜利的意义。

1. 倘若将1949年前后的中国作一比较,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哪些方面?

2. 这个重大成就的取得,你觉得主要归功于什么因素?

3.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后,给整个世界会带来什么变化?

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来概括:其中国内意义强调实现了中国的独立、统一;
国际意义强调改变世界政治格局,鼓舞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解放斗争。

四、本课总结

数千年来,中国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中国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超越而努力。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心得篇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体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本期的主要内容: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与建国前的准备。

    背景: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的阶段。这时,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280万人,基本完成了土地制度改革,广大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解放军的后方进一步巩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军委的领导和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
    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求和”声明,企图借“和平谈判”之机争取喘息时间,布置长江防线,以便卷土重来。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了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
    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指出,人民民主专政需要工人阶级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是当时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备工作胜利完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介绍了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抗体战争,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内容。本期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革命胜利的经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
    中国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
    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主要依靠劳动者的联盟(即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建立和扩大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劳动者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和武装农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中国,建设一个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毛泽东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创建,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这就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心得篇3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资产阶级性质的人民民主革命。

1、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结束。

2、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

3、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4、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完全胜利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而1949年建国初期,当时只是完成了反帝和一部分反封的任务,因为当时中国尚有未解放地区,并且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并没有完全废除。

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时间应该是1956年底的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时。当时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完成,开始迈进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心得篇4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时间:2006年10月19日下午第一节

班级:高一(11)班 授课人:吴光辉

授课类型:2006年红星中学教学开放日公开课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掌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不同阶段所实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理解这些措施实施的背景和意义,从中探究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的原因。

⑵掌握解放战争的军事发展进程,探究国共两党军队一败一胜的历史原因,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⑶通过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等史实,理解国共两党不同的政治主张。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因而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发展了力量。

⑵中国共产党以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为重,尽力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斗争中形成和确立的,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历史的选择。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
三大战役的胜利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

国共两次和谈

【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并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相关史实

【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斗争情况。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在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发展壮大了力量。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经过战略反攻和决战,最终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播放幻灯片油画《开国大典》及幻灯片“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通过《七律·长征》的词引导学生认识到经过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仅剩三万人左右,随后通过两幅图的对比,得出疑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一步步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的?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

一、抗日烽火中成长

播放油画《平型关战役》的幻灯片,并同时播放歌曲《大刀歌》,引导学生进入到抗

日烽火的战争情景中。

(一)利用学生的预习,由学生自行归纳抗日战争的分期。

教师讲述:抗日战争爆发,祖国处在生死危亡的最后关头,在这种情况下,摆在刚刚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面前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如何争取抗战的胜利,二是如何发展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这两个任务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结论这两个任务实际是统一的,因为只有争取抗战的胜利才能发展壮大人民革命力量,而也只有发展壮大人民革命力量才能赢得抗战的胜利,所以这一部分的标题是“在抗日烽火中发展壮大”。

1、战略防御阶段

学生:抗战初期,中国与日本相比,中国国力弱小,日本实力强大,且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因此在抗战的第一阶段中国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利用幻灯片,讲述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措施。

提问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1、为什么要实行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八路军、新四军为什么要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1、只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2、八路军、新四军的力量相对较弱,而深入敌后可以更加有效的配合正面战场,打击日本帝国主义,而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则为人民革命力量的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

2、战略相持阶段

学生: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随着战线拉长,人力物力不足加上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打击,无力继续进攻,而中国人民的抗日力量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蓄才能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因此,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抗日战场的主战场在哪里?为什么?得出结论主战场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原因有两个:1、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活动日益严重。2、日本重点进攻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战场。

利用幻灯片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是如何坚持抗战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的。

3、抗日战争胜利

利用幻灯片是学生了解中共七大内容及日本投降的史实。

对比、分析

利用幻灯片“抗战结束时中共力量一览表”,引导学生对比长征结束时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的状况,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坚持的后抗战,才领导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发展壮大了力量。

二、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提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不是意味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最后胜利?

学生回答:1、反帝反封建。2、不是,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只是使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力量受到了巨大打击,但并没有将他们完全驱逐出中国,此外,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完成。

教师利用幻灯片讲述:抗战胜利后,中国百废待兴,然而,国民党反动派却不顾全国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在美帝国主义的帮助下加紧准备内战,由此可以看出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要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就要彻底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播放幻灯片“夺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并播放歌曲“解放区的天”,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更深的体会。

1、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引导、分析

引导学生分析了解国民党反动派要求进行和平谈判的真实目的是为打内战赢得时间,并企图转嫁内战的责任;
同时理解中共之所以参加重庆谈判完全是出于争取全国和平的目的,使学生了解重庆谈判破裂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党反动派。

教师归纳、播放幻灯片

夺取民主革命胜利包括三个方面,即军事——进行解放战争;
政治准备——七届二中全会;
经济准备——土地改革。

2、解放战争

通过幻灯片及渡江战役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对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及其进程有所了解。

提问: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至此,蒋家王朝的覆灭已在眼前。

引导、分析

利用幻灯片“蒋介石的求和声明”,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出此时国民党反动派求和的真实目的是拖延时间,以整军再战。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共在形势极端有利于自己的情况下还要同国民党反动派和谈呢?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以争取国内和平为首要目的。

讨论:

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有何不同点和相同点?

结论:不同点:1、背景不同2、国共双方力量对比不同;
相同点:1、中共的态度都是为了争取国内和平2、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为内战赢得时间3、破裂的原因都在于国民党反动派。

3、土地改革

引导、分析

通过学习土地革命的内容,引导学生回答思考题,认识到土地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4、七届二中全会

使学生了解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七届二中全会为全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做

了政治上的准备。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利用课本上的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word/media/image5.gif知识结构:

四、知识拓展

时事

利用幻灯片播放连战等人来大陆访问镜头。

课后思考:

1、国共之间曾经有过几次成功合作?后来为什么又破裂了?2、在今天的中国,新的国共合作又什么意义?

【本课教材与前后内容的衔接】

本课是第三单元第四课,学习新课之前,要求学生对本单元已学过的三课内容进行复习,从而更好的把握新民主注意革命的发展过程。

此外,还应当要求学生对第四单元第一课进行预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意义。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

本课内容较多,易引起学生学习时的厌倦,针对这一问题,本课采取:

1、多媒体的形式,以一定量的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油画、示意图、歌曲、影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2、采用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且讨论的问题深浅适中,易于学生发挥。

3、突出重点,部分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了解即可,不必苛求学生掌握。

【教学启发】

1、采用多媒体的手段易解决课堂时间有限与内容繁多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必须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体现出新课程的真正魅力所在。

3、历史应当与现实相联系,用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这才是历史学习的真谛。

【知识能力与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其主要内容是( )

 A、政府与军队共同努力作战  B、在一切日军占领区都进行抵抗

 C、海外华侨也要参加抗战   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进行人民战争

2、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

A、协助国民党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C、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3、中共发动百团大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

B、 为反击国民党反共逆流

C、 中国抗日战争出现空前的投降危险

D、 克服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4.1945年8月,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当时的“斗争”主要集中在( )

A.建设什么性质的国家 B.军队如何整编

C.统一战线是否继续存在 D.是否召开政协会议

5、1946年6月,国共两党全面内战爆发,其时世人议论纷纭。下列评论中,哪种更接近事实本质( )

A、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B、楚汉相争,成者为王败者寇

C、五四以来,社会势力演化之必然 D、玩偶皮影之戏,列强其后也

6.刘邓大军挺进中原最重大的意义是 ( )

A.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B.揭开战略决战的伟大序幕

C.大量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D.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

7、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

 A、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8、国共双方在解放战争时期曾进行过两次谈判,两次谈判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

A、政府组织形式 B、中共及政权的地位

C、军队的改编方式 D、国共两党的关系

4、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陕甘宁边区垦荒、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

材料二:可以给人这样的印象,即边区政府在发展它的领域内的生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1940~1941年间国民党加紧封锁以后更是如此……在农业上,粮食作物德产量可能至少是有所增长的,这主要是由于为了增加谷物种植而大规模垦荒德结果。纺织品原料的生产由于棉花的恢复和振兴肯定业大大增加了……政府发展生产的努力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相当德成功。因为有了这样德进步,边区政府能在1943~1945年间很好地达到了衣食住等方面自己自足的目标。当然,这些目标也反映了极端简朴的消费水平。

——(美)施兰《陕甘宁边区生产的发展》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比较1941年和1942年的几组数字,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二是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端评论,请结合材料一和你得认识对它加以鉴别并简述理由。

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A 5、C 6、A 7、C 8、B

二、材料题

开荒、耕地面积和谷物、皮棉产量都有明显得增长,其中皮棉产量增长幅度最大,大生产运动取得很大成绩。

评论正确。他根据事实充分肯定了大生产运动取得得成绩并承认它达到了目标,同时也指出这是就极端简朴得水平而言得。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