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感悟

时间:2022-05-27 14:30:02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感悟,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感悟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感悟3篇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感悟篇1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概述

内容提要:在人类刚刚跨人21 世纪之际,世界局势千变万化,动荡不安。正确回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展望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增强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19 世纪40 年代(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回顾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实践,从低谷中重新奋起再次显示出强大的活力这样四个发展时期。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诞生 繁荣 发展 现状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

(1)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生产和市场的相互需求下,18世纪欧洲掀起了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动力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带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欧洲主要国家的产业革命不仅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且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1]。为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诞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2)社会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越是发展,无产阶级的队伍就越是从其他阶级中得到补充。小工业家、小商人、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纷纷降落到无产阶级的队伍中来。

19世纪30~40年代在英、法、德等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先后发展成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这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起义无产阶级显示了自己的伟大实力,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要求。它表明工人阶级已经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昂首阔步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开辟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纪元"。[2]

(3)、理论前提

“ 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古典哲学,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论据。产生于17世纪下半叶而完成于19世纪初叶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为剩余价值学说的产生提供了有益材料。19世纪三大空想家的思想则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直接的思想来源。”[3]

科学社会主义主便要是在这些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也吸收了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领域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成果。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新的理论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工人运动,1847年11月底至12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参加第二次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为大会起草了共同纲领《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它第一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之作,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4]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繁荣

1、十月革命的胜利

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从此,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由于俄国的农奴制残余和沙皇制度,俄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的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沙俄政府力图通过野蛮的剥削和掠夺弥补其财政的不足,俄国广大劳动群众和少数民族受到极其严重的压榨。同时也不断向外国借债,每年交付高额的利息。

俄国帝国主义把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民族的,以及外国资本的种种压迫剥削集中在一起,成为帝国主义一切矛盾的集合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1917年2月,俄国人民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在经历短暂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后,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苏联模式的形成

2.1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2.2苏联模式的形成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在苏联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在斯大林领导下,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完成了前两个五年计划。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

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和颁布了新宪法,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用法律形式规定了下来,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1945年,南斯拉夫从纳粹德国手中获得解放,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铁托任主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实行了国有化和土地改革,开始社会主义建设。

1944年,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倡议下成立反法西斯民族解放会议。1944年11月29日,阿全境解放。1945年12月,全国第一次普选举行,劳动党获得执政地位。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民主德国在苏联的扶持下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

  2.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于1949年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在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开始有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通过采取赎买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改造,在广大农村通过渐进方式实现合作化,最终于1956年建立起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老挝、朝鲜、越南、蒙古等亚洲国家也通过各种途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截止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上总共有15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从数量上达到了历史发展的最鼎盛时期。

三、社会主义低潮和挫折

1、苏联解体

1988年夏,苏联的改革面临复杂形势。

到了1990召开的苏共28次代表大会后,苏联的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各种政治势力纷纷进行组合,基本形成了以叶利钦等为首的“激进派”,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中间派“和以利加乔夫为首的”传统派的三种势力。

在此背景下爆发的819事件,加速了苏联演变的步伐。具有93年党史,执政74年的苏共顷刻土崩瓦解,苏联走上解体之路。

2、东欧巨变

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在短短一年多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
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联盟不复存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邦都发生了剧变。

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
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3、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在苏东剧变后两年多的时间里,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由15个减少到5个;土地面积减少了70%;人口减少了32%;各国共产党的组织由原来的180个减少到130个;苏东地区9国重新分化组合成非社会主义的27国;亚非拉地区一些原来按苏联模式进行建设的民族独立国家,也都改旗易帜,实行私有制,多党制;一些共产党放弃了共产主义纲领而蜕化变质甚至解散”。[5]

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大事,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转折点,使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科学社会主义现状与展望

一、科学社会主义现状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还处于低潮,而且会持续较长时间”[6]

,但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不仅顶住了苏东剧变的巨大冲击,而且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一是 中国、古巴、越南、朝鲜、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在苏东剧变后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二是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马克思热”,马克思主义的重新传播成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在一些原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力量正在重新集聚。四是亚洲非洲特别是拉美一些国家在饱尝新自由主义的苦果之后,左翼政府纷纷上台执政。

  

二、科学社会主义未来展望

人类社会从来都是在曲折中螺旋式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仍处于艰辛的成长过程之中。正是从这个意义说,一个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还只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序幕。  

虽然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最终替代有一段十分艰辛而又较长远的路要走,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经开始走出低谷,并逐步走向复兴。我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充满必胜的信念和坚强的决心。

参考文献

[1] 龚维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现代垄断资本主义竞争》 1985年05期

[2] 人民网党史百科 无产阶级政党及工人运动 [Z] 2012

[3] 中国知网黄睿 试析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来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 总第143期,

[5] 吕健;刘萍《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第06期,

[6] 杨束芳《理论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现状与社会主义发展前景

2007.4,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感悟篇2

社会主义发展心得


社会主义发展心得

——浅谈无产阶级的抗争

“如果斗争是在极顺利的成功机会的条件下才着手进行,那么创造世界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

——卡尔·马克思

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其实就是工人阶级的血泪史,其实就是无产阶级的抗争史。当我们站在今天的高度看过去,发现的不是拄着宝剑的胜利者,而是千千万万倒在地上的牺牲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全世界的发展,离不开那些伟大人物的思想,更离不开无产阶级不求回报的奋斗。在我们赞叹今天伟大成就的同时,回望一眼,看看那些为了实现理想而受苦受难的无产阶级吧,看看那些无所畏惧的抗争吧!

一、“起来,饥寒交迫的人们!”

当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与开化取代封建社会的蒙昧,当雇佣制度取代分封制度,当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的时候,一种全新的社会阶级出现了。这种全新的社会阶级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不得不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才得以生存。虽然他们像乞丐一样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靠着大资本家的“施舍”过活,但是他们绝不是社会的负担与寄生虫,相反,他们是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代表。这样一群被压迫的人们有着最坚定的革命性与理想,他们团结一切像他们一样的被压迫者,憧憬着不受压迫的日子的到来。他们,被叫做“工人阶级”。

当十六世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了人们心中最美好的社会蓝图。与工人阶级的憧憬一样,乌托邦描绘了一个不存在压迫与剥削的社会,一切可以被完美描绘的事物形态在乌托邦中都可以付诸实践。这些饥寒交迫的人们震惊了,他们愿意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付出任何代价。

工人阶级被压迫的太久了,他们需要反抗,需要实现自身的诉求,这个时候,三个伟大的人物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三个伟大的人物,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个名词,并抱着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这些思想对启发和提高工人觉悟起了重要的作用。

受他们三人思想的影响,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工人革命阶级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久被压迫的工人阶级,正准备借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力量,向剥削与压迫抗争!

二、“生产者们,我们要自己拯救自己!”

当工人阶级不能凭借乌托邦式的言论博得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时,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就已经宣告破灭了。圣西门三人建立起来的空中楼阁轰然倒塌,那些受剥削的人们依然饥寒交迫。但是,生产者们没有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们依然盼望着有一天会出现一个乌托邦式的国家,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1836年,法国巴黎的一栋小民居里,一群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业者齐聚于此,建立起了一个国际性的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他们是生产者,是被雇佣者,更是具有革命性的无产阶级。该同盟发展了一段时间,先后有荷兰、匈牙利、捷克、俄国、瑞典、挪威等工人参加,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工人秘密革命组织。同盟先后受到布朗基主义、魏特林空想平均共产主义、蒲鲁东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没有剥削与压迫的政权。但是,一切新生事物都会遭到旧事物的打压,同盟利用密谋等手段发动一系列的起义,都宣告失败,许多人被捕,许多人被迫逃往国外。这个时候,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宣言,决定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同英国宪章运动建立联系,共同为工人阶级的发展做出贡献。

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明确点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要联合起来,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统治。只有靠无产阶级自己,才可能拯救自己,才可能建立起人人平等的社会。

三、“劳动者之间要祥和,我们只向暴君开战!”

当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巴黎公社建立起来之后,工人阶级的诉求得到了部分实现,他们不再依靠虚幻的言论,转而追求暴力对抗剥削者的压迫。他们意识到要靠自己的力量夺取政权,不仅要联合身边的无产阶级,更要依靠枪炮的力量。

一切革命的成功都浸透了人民的鲜血,社会主义革命也是如此。当巴黎公社、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俄国苏维埃政权已经看不见时,那些血淋淋的历史却依然在提醒我们有过许多人为了革命牺牲的生命。

伟大的共产主义导师列宁,凭借马克思主义理论,依靠工人和士兵的力量,利用枪炮从沙皇手中夺去了俄国的政权。将社会主义的号角在世界各地吹响

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感悟篇3

第一部分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

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空想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尚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是现代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建立理想的意识形态社会,并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早期空想平均社会主义,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和三大批判空想社会主义。

早期空想平均社会主义的代表作有《乌托邦》,《太阳城》和《基督城》。

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十六世纪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开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大门。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乌托邦主义是社会理论的一种,它试图藉由将若干可欲的价值和实践呈现于一理想的国家或社会,而促成这些价值和实践。就本质而言,乌托邦是具有启蒙性质的,为一些极少数的人想着这个目标而努力。

1622年意大利早期空想家共产主义者康帕内拉在狱中写成《太阳城》,他抨击了由私有制产生的各种弊病和罪恶,主张废除私有制,同时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在那里人人必须劳动而且一切生产和分配活动都由社会来组织。空想共产主义体系是以后很多空想社会主义体系的雏形,是一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重要文献。

1619年空想社会主义史上的第三颗明珠《基督城》问世。《基督城》以第一人称方式,描绘了一群受迫害的基督徒移居在南极孤岛的生活。基督城是由三个人分别主管司法、经济和审计的共和国,在这里劳动者有了分工并且注重实践教育,人们强调学习能够震动心灵器官。

虽然正面乌托邦的三颗明珠都为人们描绘出了理想国度的美好生活,但是由于当时手工劳动基础上生产力非常地下,人们的这些理论也仅仅是一种空想。

18世纪,法国的莫来迪发表著作《自然法典》, 标志着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诞生。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将平等理解为平均。莫来迪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需要法律来规范,他通过制定一些列的法律勾画出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公平,共有的原则出发,莫来迪认为人类美好的社会制度在远古。

19世纪,圣西门、博立叶和欧文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的不平等,认为私有制这个万恶之源导致了人类的精神怠惰。圣西门提出的实业制度,博立叶提出的和谐制度和欧文提出的公社制度,都严厉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认为资本主义应当为社会主义所替代。

空想社会主义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唯心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陷入局限的根本原因;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空想社会主义没有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空想社会主义承认资本主义在它产生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对社会的贡献,承认了资本主义对生产力和社会的促进作用,但是它并未找到规律性。

从1844年到1917年,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现实。1836年侨居法国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工人和手工业者在巴黎建立的国际性的秘密革命组织——正义者同盟。正义者同盟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提出的口号是“人人皆兄弟”,以密谋和暴力参与斗争。同盟先后受到布朗基主义、魏特林空想共产主义、蒲鲁东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在K.马克思、F.恩格斯帮助下逐步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1月,由莫尔代表同盟专程到布鲁塞尔、巴黎邀请马克思、恩格斯参加同盟,帮助同盟起草宣言,实现改组。马克思、恩格斯接受要求参加同盟。1847年6月2~9日在伦敦举行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改名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口号是“全世界无产者站起来”,纲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宣言》。《共产主义宣言》与1848年发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纲领,标志着社会主义又空想变为现实。1871年,由于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巴黎公社运动宣告失败,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仅72天。此时,马克思强调,无产阶级的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

二、苏联社会主义

列宁认为,由于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社会主义可以再一国或多国取得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包括:不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大中型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
对农民生产实行余粮收集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列宁语),它使苏维埃俄国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物力和财力,从而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为粉碎协约国的武装进攻,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成果,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行余粮征集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极其不满。所以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巩固了工农之间的联盟;
同时,列宁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这使小农占优势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道路;
采用苏维埃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的正确途径。

1926年,苏联社会主义进入斯大林时期。斯大林停止了新经济政策,不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同时采取自上而下的高度集权,形成了畸形的社会主义。总体来说,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发展适应了当时国际情势的需要,但是过于死板僵硬的体制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经了很长的探索时期。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有16个之多,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当前社会主义国家有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和古巴。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以苏联解体告终。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的错误判断、生产力发展滞后和政治腐败等,而赫尔巴乔夫的信仰转变也与苏联解体有很大关系。

在历史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空想变为现实时期,在这段社会主义走走停停的探索时期,在历史的镜子面前,我们必须深刻反思,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我国今天改革成果以及当前国际形势,继续我们大国崛起之路。

第二部分 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潮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思潮主要包括社会党的民主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欧洲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是当代西方一个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潮,通常主要指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社会党和工党奉行的思想体系的总成。它是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动中最大的社会主义流派和改良主义思潮。1951年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召开的国际社会党会议宣告社会党国际成立,通过了《法兰克福宣言》,标志着民主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东欧剧变后,民主社会主义改为社会民主主义,但是基本主张不变。政治上主张多党制,分权原则;
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公私混合体制,国有化程度很高,企业实行民主管理;
社会保障人们的包括生命、受教育权等一系列权利;
国际上建立公共合理的社会秩序,减少不发达国家债务并对其进行援助。自由、公正、民主和人权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最终目标。

欧洲共产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流派,主要是指西欧一些共产党在探索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时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政治路线。欧洲共产主义主张独立自主,坚持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走民主道路,通过议会内和议会外斗争向结合的方式争取民主,即不是采取暴力革命,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有着本质区别。第一,社会党国际认为民主社会主义首先表现在思想上的民主,其指导思想是多元的,而科学社会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第二,民主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属于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和折中主义的庞杂思想理论体系,而马克思主义属于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
第三,在政治主张上,民主社会主义坚持资产阶级的阶级调和民主观和社会改良论,与科学社会主义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和暴力革命论尖锐对立;
第四,在经济政策上,民主社会主义坚持私有制主导下的混合所有制、工人参与管理和社会福利政策,与科学社会主义坚持的消灭私有制实行公有制等经济政策根本不同。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