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睿智文库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事迹材料 教案设计 策划方案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发言稿 > 正文

2022年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

时间:2022-05-27 13:10:03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5篇

【篇1】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

(发展战略)科学引领发展


创建教科研基地,提升学校教育服务品质

——常州市勤业中学教科研基地建设总结

常州市勤业中学

2006年6月,我校被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批准为市教科研基地。三年来,于教研室、教科所领导的亲切关怀、悉心指导下,于本校领导的科学引领,积极推动下,经过3年研究实践,形成了壹个以统领课题为核心,整体推进学校教科研的实践案例。于此过程中,学生学业成就明显进步,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显著,学校课程建设自成体系,学校教育服务品质大大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回顾三年实践,我们对研究成果做出从以下10个方面的概括描述。

壹、坚定信念,引导教师转变心智模式

(壹)用爱和责任点燃激情

教科研基地建设,核心内涵是什么?是坚定信念,用信念的力量激发教师研究的内生动力。孙国平校长说:“我坚信:‘爱’是教育的核心内涵。于教师,热爱学生,是教师全部职业活动中最宝贵的壹种情感,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果的极为重要的前提;
爱学生,才能爱岗位,爱岗位,才舍得坚定不移地辛勤耕耘,教书育人。”

为此,校长室于部署教科研基地建设过程中,以孙校长的壹篇“责任高于壹切”的博文,发起了“我的责任是什么?”的讨论,引发老师们积极的自我反思。老师们深刻认识到:缺失工作激情的本质是缺乏责任意识,自己内心的责任感越强,工作激情越高。由此,为责任而积极工作的激情迸发出来,教学效益日益提高。由此,校长室发起和组织了“责任意识大讨论”,用“责任意识”唤醒教师全力以赴投入教育科研的专业自觉,校长多次于教师大会上语重心长:“壹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品格有许多,但所有品格的起始点是拥有激情:有思想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创意,有创意才有创造冲动,才会有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才会使理想的主旋律铿锵有力。”

信念的召唤,激发了勤中人挑战自我的勇气,全校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和昂扬的斗志,投身于教科研基地建设。

随着创建工作日益推进,我们深深体会到,爱和责任的教育不能壹蹴而就,壹曝十寒,需要长抓不懈,持续推进,三年来,我们仍开展了快乐教师论坛,阅读交流《不抱怨的世界》等系列教育活动。

(二)由骨干带头树“对话”新风

课堂,是学校教科研最重要的场所和对象,研究课堂,是为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改善学习。为此,发现和提出问题非常重要。可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影响,老师们于评课议课中,存于着缺乏批评的陋习,人们常常将对课的评价和对人的评价混淆起来,为执教者和评价者双方的面子计,大家说好话的多,提意见的少。这种保守的心智模式,掩盖了问题,降低着课堂教学研究绩效。如果不能打破这种现象,则教科研基地建设难以展开。

如何引导教师摒弃封闭保守的心智模式,建立“自主研讨、平等对话”的新风气呢?学校建立了跨学科主题教研制度,每月壹次,全校各学科教师济济壹堂,围绕特定主题,观课、评课、议课。

谁来吃第壹只螃蟹,担当第壹个被“解剖”的麻雀呢?我校中层之上干部站了出来。为创新学校教研文化,勇于变革,舍得付出。三年,17次跨学科主题教研,均由学校中层之上干部、优秀教师担纲执教。孙国平校长亲自带头,引领全校教师评课议课,毛晏雯副校长主动担纲执教,直面评价。

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大家已经非常自然地养成了“面对面批评”“说真话交流”的习惯,形成了“基于敬重和信任,实事求是评价课堂”的新思维;
形成了“于教育发生的地方研究教育”的习惯;
形成了“以‘课’论‘课’”,“基于改进学习的目的研究教学”;
基于问题寻找改进策略”等校本教研新传统。

三年培育,“真诚地研究课堂,严谨地对待教学”于勤中蔚然成风。下班后,经常能够见到办公室灯火通明,壹拨壹拨的老师自发地研究教学;
于勤中,任何壹位老师有研究课,组内所有老师壹定会主动参和备课、磨课,贡献自己的智慧,获得别人的启发。

三年培育,平等、开放、严谨、务实的研究风尚深入人心,“将研究变成工作方式”已深深渗透到每个勤中人的思维中。

(三)带青年教师走进幸福课程生活

转变被动、保守、粗放的心智模式,是为了建立积极、开发、严谨的现代教师心智模式。我们深知:教师职业生涯内的尊严和幸福主要来自于课堂,青年教师对专业的执着精神必须要有成功和幸福的体验。为此,我们于青年教师中,成立职初教师植根课堂专业成长行动小组,申报且实施了市级课题《教学研究课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且圆满结题。

于《教学研究课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研究》的行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发展性原则全面评价青年教师,让青年教师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教学专业水平,激励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体验来自课堂的幸福,树立实干、巧干,追求卓越的发展观。

和研究同步,我们先后举行“青年教师评优课”“职初教师汇报课”“教学论文比赛”“校本课程案例比赛”等多项教学基本功竞赛,于磨砺中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今年,就先后有3位上岗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于市级评优课中获得优秀成绩,他们是:王婷(地理评优课市区壹等奖,大市三等奖)、陶莹(语文市区评优课二等奖)、乐雪华(英语市区评优课二等奖)。

项目实施3年来,青年教师共撰写了1023篇教学日志。上载了1000多张观课表,开设了100多节研究课,研究提升了青年教师专业水平,课题组成员中,壹位被评为常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被评为常州市教学能手,已评上和能够申报教学新秀的教师已超过10人,多人于市区级教学竞赛中获奖或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体育教育工作者等市级荣誉称号,于学校举行的多次学生评教活动中,参和活动青年教师的满意率均较高,壹批青年教师成了学校的生力军。

二、立足本校,整体规划基地建设方案

(壹)引进先进经验,规划研究方案

教科研基地建设,是整体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综合工程,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展开研究呢?

学校领导全面调研了学校情况:06年初的勤中,作为壹所薄弱初中,学生学业成就低,有目共睹。教师发展水平滞后亦触目惊心:教师结构不合理、课堂决策能力弱、缺乏提高学生基础学力的有效措施,教师群体以封闭、保守的心态应对课程改革……等等、等等。就教师评价来说,获得“五级阶梯”荣誉的教师少得可怜,学校仅有壹名学科带头人,壹名骨干教师,没有于市里有影响力的教研组。

面对现状,孙校长围绕学校是什么?学校应该做什么?学校应该如何做?三个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孙校长认为:学校是为师生创造幸福课程生活的地方,学校有提供优质教育的责任,为提升学校教育服务品质,我们必须先行发展教师。

为此,我们引进了欧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简称PDS)的经典模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具有勤中特色的教师发展研修壹体化研究项目,且因此申报成功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于PDS教育平台上,构建社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用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方法,进行教师发展实践研究,以此,统领本校教科研基地建设工程。

PDS学校,其全称为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Developmentschool)兴起于80年代中期,是美国大学的教育系或教育学院和当地中小学或学区合作成立的壹种教师培养和培训学校。PDS导则:“(1)为了理解的教和学;
(2)创建壹个学习的团体;
(3)为了理解每个儿童的教和学;
(4)教师、教师教育者及管理者的继续学习;
(5)于教学中进行长期的合作研究;
(6)开发壹个新的机构。”

作为全校的统领课题,校行政必然将担负起引领和推进研究行动的责任,为此,校长室科学规划了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我们认识到,PDS基本原则中的“(1)为了理解的教和学”阐明了教师发展的理想目标,提出了促进教师发展的根本目标——能实施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3)为了理解每个儿童的教和学”则是教学研究的目标——努力研究儿童的学习内涵和过程原理,选择对应的策略;
“创建壹个学习的团体;
教师、教师教育者及管理者的继续学习;
”阐明了促进教师发展的途径——持续的学习。“于教学中进行长期的合作研究;
开发壹个新的机构。”阐明了学习的方式——建立实践型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持续的合作促进彼此共同发展。为此,学校建立了壹个支持PDS的网络平台——勤中教师成长博客,策划了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习、实践研修(聚焦课堂)、项目研究(课程开发)等主要模块。具体流程如下图:(图1)

图1PDS行动路线图

于行动中,校行政紧紧抓住评价这个纲,通过激发内需、理论学习、实践研修、项目研究四个基本模块,推动教科研建设稳步发展。

(二)强化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

为保障教科研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学校强化组织机构,加强制度建设,学校规定研发部是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中层管理部门,于校长或分管校长的领导下负责全校科研的具体管理工作。以学科组为科研工作基层小组,学科组长为科研小组组长,全员参加。

于三年创建期间,学校研发部的积极履行了以下职能:

1.规划和实施校本教研,制定本校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及课题管理办法;
开展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计划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加强科研培训,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2.为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供决策咨询,且会同有关处室或教研组共同研究和制定实施计划。对各学科教学改革计划提供指导、建议,协助各教研组或个人实施计划、总结和推广教改经验。

3.制定教科研成果登记制度、奖励制度和建立教师教科研业务档案,对学校集体和个人的教科研活动进行归口管理,及时汇总,形成第壹手资料,评定教师年度教科研成绩。

4.负责校级教科研课题的立项评审、组织实施和鉴定工作。负责或协助省级、省级和国家级课题的立项申报、组织实施和成果总结工作。负责教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工作。

5、指导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和教育科研,积极申报市、省、国家级教育科研课题,积极组织、指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各级教育科研成果评选。

6.加强和市、区各级教科研部门的联系,负责校际教科研交流工作,组织和兄弟学校的教育科研交流活动,提高学校的科研交流、对话能力。

我们形成了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校级课题配套成龙的课题群学校对课题的日常管理规范、有序,100%通过中期评估或获得圆满结题。课题群结构如图:

图2PDS课题群图

(三)重视队伍建设,培育研究骨干

于教科研基地建设中,我校从优秀教师培育,青年教师培养和成熟教师提升三个方面,强化队伍建设。教科研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前,于教研室各学科中心组中,我校仅有4名成员,通过3年发展,当下已经有学科中心组成员10名,壹名兼职教研员,2名学科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5名教学能手,4名教学新秀,仍有七人获得今年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评审资格。他们是:

表1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学历达标和高移,培养研究型教师,2008年度,陈黎萍老师获得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高红、徐晓春、苏菊良获硕士学位,仇海蓉、路敏、冒丽琴、刘霞于读教育硕士

(四)形成了“典型引路、奖励先进”的激励机制

我校专门为教科研基地建设制定了奖励条例,且且,于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的行动中,不但对教科研成绩突出的刘霞老师、高红老师授予校“学习型个人”的荣誉称号,仍设立了科研创新奖,全校有100多人次获得该项奖励,大大激发了教师参和研究的积极性。

(五)重视教科研经费的投入

我校多方筹集资金,投入教科研基地建设,光PDS壹个项目,每年投入就超过5万元,三年,共投入经费27万多元。

三、专家引领,践行理论提升研究品质

回顾三年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用对理论,用好理论,用活理论,将理论融化于实践行动中,是我校教科研基地建设的最重要成果之壹。

按“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再认识PDS的首要目标,让我们更清晰地见清楚地认识到:若研究的行动焦点于于“为改善学生的学习”研究教学,则首要问题于于如何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如何确定自己的教学行为呢?我们分析了于近几年里拍摄的课堂视频,审视这些教师课堂行为资料,有壹种现象令人困惑:教师的说和做相差很大。

【篇2】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

创新引领发展,品牌创造未来

付双键

【期刊名称】《创新时代》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 当前,后危机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节能减排、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实施经济复苏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的核心要素,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知识产权就是重视和鼓励创新.

【总页数】2页(30-31)

【关键词】

【作者】付双键

【作者单位】国家工商总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

【相关文献】

1.服务引领发展 品牌创造未来——天津港生活服务有限公司开创港口生活服务专业化发展新局面 [J],

2.港滨物业:服务引领发展,品牌创造未来 [J],

3.科技创造未来 创新引领发展——中远海运重工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J], 魏敬民

4.创新引领发展 品牌塑造形象——讲述央企品牌故事——讲好品牌故事 传递央企声音 [J], 陈建刚

5.引领发展创造未来——在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J], 刘延东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篇3】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

用创新引领发展

作者:刘炳胜

作者机构:《科学中国人》记者

来源:科学中国人

ISSN:1005-3573

年:2007

卷:000

期:006

页码:48

页数:1

中图分类:F124.3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精细化工率;高新技术产业;化学工业;创新;有机合成;产品种类;国民经济;工业结构

摘要:精细化工是在近代有机合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篇4】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

八、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
——关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要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我们党来自人民、服务人民,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人民群众是发展
的主体,也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
只有按历史规律办事,才能无往而不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能做超越阶段的事情,但也不是说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就无所作为,而是要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
来,一步步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通过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物质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为各行业各方面的劳动者、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创造发挥作用的舞台和环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是凭空得来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形势提出的治本之策。当前,世界经济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原有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科技创新孕育新的突破。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日益迫切。面对这种新变化新情况,再坚持粗放发展模式、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显然行不通,必须确立新发展理念来引领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新发展理念是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来的战略指引。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只有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才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协调,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只有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才能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绿色,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只有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才能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开放,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只有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才能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
合作格局。共享,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总是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引领和指导发展实践。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创新和完善,都推动实现了发展的新跨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新的发展实践,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布局、发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对新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把握,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遵循。

3.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新发展理念,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要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对我国这么大体量的经济体来讲,如果动力问题解决不好,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两个翻番”是难以做到的。坚持创新发展,是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总结我国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就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形势下,协调发展具有一些新特点。比如,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协调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又要考虑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两方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实现高水平发展;
协调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协调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更注重发展机会公平、更注重资源配置均衡;
协调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协调发展就是找出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要看到现在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也面临更深层次的风险挑战: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但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依然任重道远;
世界经济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但还没有找到全面复苏的新引擎;
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
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均衡的阶段,但支撑高水平开放和大规模走出去的体制和力量仍显薄弱。树立开放发展理念,就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其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全民共享,即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二是全面共享,即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即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四是渐进共享,即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树立共享发展理念,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一定要深化认识,从整体上、从内在联系中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4.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成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家里手。

深学笃用,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发展理念的真理力量。“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确立新发展理念,需要不断学、深入学、持久学,从灵魂深处确立对新发展理念的自觉和自信。各级领导干部要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深入把握新发展理念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意义。同时,还要开展知识性、专业性学习,注重构建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知识体系。通过加强学习,把新发展理念贯穿领导活动全过程,落实到决策、执行、检查各项工作中,增强领导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增强作决策、做工作、抓管控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辩证法的运用;
新发展理念的实施,离不开辩证法的指导。要坚持系统的观点,依照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系统设计,做到相互促进、齐头并进,不能单打独斗、顾此失彼,不能偏执一方、畸轻畸重。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善于厘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区分轻重缓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要遵循对立统一规律、质量
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善于把握发展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渐进性和飞跃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既求真务实、稳扎稳打,又与时俱进、敢闯敢拼。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善于进行交换比较反复,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
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涉及一系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工作方式的变革,涉及一系列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发挥改革的推动作用、法治的保障作用。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是贯通的,对中央改革方案中的原则性要求,可以结合实际,进一步具体化;
遇到改革方案的空白点,可以积极探索、大胆试验;
遇到思想阻力和工作阻力,要努力排除,不能退让和妥协。要深入分析新发展理念对法治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入分析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法治领域遇到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守住底线,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面对国际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不能掉以轻心,必须积极主动、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矛盾风险挑战的准备,确保我国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和自觉性,提高风险
监测防控能力,做到守土有责、主动负责、敢于担当,积极主动防范风险、发现风险、消除风险。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形成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切实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篇5】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

名校——示范引领发展
郓城县南城中学校长谭金辉做大名校长工作室,为一方教育实现真正优质均衡找到“切入点”。谭金辉名校长工作室聘请全国知名课程专家张斌博和教育部领航校长程和方为导师,制订了《名校长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2018-2021》。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相融合、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研究与实地考察相印证、多方联动和定点诊断相配合等途径,形成“三三六”的工作机制。通过课题和研究性学习,为每个人量身定做“发展方案”,目标直指专家型、学者型校长。“一人一案”,卓越发展。目前,名师工作室已有一人成为第三期齐鲁名校长工程人选,二人被评为齐鲁名师,三人被评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谭金辉名校长工作室承接了“菏泽首届校长论坛”,主持了“菏泽首届名师论坛”,正在筹备“菏泽首届名班主任论坛”和“菏泽首届家校共育论坛”。尤其是2019年11月,名校长工作室成功承办了“山东省师德师风现场会”,并做了《以“好人文化”导航,师德建设让每个孩子的明天更辉煌》的主旨报告,向全省介绍名校长工作室的师德建设经验。由于名校长工作室卓有成效的业绩,谭金辉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多次应邀到全国作报告。《教育家》以《做校长,这些能力素质不可缺》为题,作为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菏泽日报》以《“孵化”好校长,塑造好学校》专题报道了“谭金辉名校长工作室搭建校长成长平台的成功做法。名校长工作室成立两年多来,谭金辉名校长工作室为全区做报告二十六次,为重庆、四川、江苏、河南、山西等地校长培训做报告累计达110多场(次。《人民教育》(2020年8期)以《校长抱团,为学校发展“换挡提速”》发表了我有关校长工作室建设的论文。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可持续化发展的关键要素,是品牌发展的内在要求,南城人以“好人文化”与“再创学习”为腾飞的双翼,构建好课程,孕育好校风,化育好师德,让每一朵花都自由而幸福地绽放,在齐鲁大地上创建一所好字校。

推荐访问:发言稿 突围 引领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 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发言稿教师

猜你喜欢